正文 我國餐飲業綠色營銷戰略的實施(1 / 3)

推廣、實施綠色營銷,需要餐飲企業的不懈努力、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消費者的熱情參與。從宏觀層麵看,政府要加強引導和管理,創造綠色發展環境;從微觀角度分析,企業要積極實踐,實施綠色營銷戰略管理。

一、加強宏觀管理,創造綠色發展環境

(1)大力宣傳,改變觀念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的經營思想仍然沒有改變“資源無價、環境不變”的觀念,綠色環保意識淡漠,停留在追求消費數量增加而忽視產品質量和公共利益的階段。如果不轉變現有觀念,樹立環境意識,就沒有人會認識到綠色市場上的巨大商機,也不會將綠色產品推向市場。因此,政府必須加大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提高全民環境意識。改變過去那種高投入、高耗費、高汙染的粗放型發展模式,樹立企業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綠色營銷觀念,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要引導廣大消費者轉變高消費、高浪費的傳統消費觀,選擇適度的、合理的、科學的和注重精神的綠色消費方式,自覺承擔企業為提高環境質量而做的投入,抵製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危害環境的產品。

(2)建立健全環保政策法規體係,規定扶持綠色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與鼓勵措施如信貸優惠、稅收優惠等,建立綠色企業的自我發展機製,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手段調整企業綠色營銷行為。

(3)組建綠色企業集團通過政府引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以資本運營為紐帶,通過聯合、兼並和資產重組,組建綠色企業集團,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效益,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4)科技進步、技術創新是綠色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有關部門要建立綠色產品發展專項基金,以扶持綠色產品的研製,要認真抓好相關科研成果轉化為綠色新產品、新設備、新材料的工作,尤其要注意有利於環保的最佳實用技術的篩選、評價和推廣,要發展綠色環保技術市場,促使科研成果商品化。企業應加大對綠色產品研製開發的投入,並大力引進生產技術改造工藝流程,盡可能降低綠色產品成本,把目前過高的綠色產品價格降下來。

(5)健全綠色標準抓緊製定各類產品的綠色標準,特別是綠色產品生產過程的綠色標準,要設立有關行政管理機構,加強對綠色認證及“綠色標誌”發放的管理。在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的同時,要健全綠色產品的質量監督機製,定期對綠色產品進行抽查、檢驗,建立低劣產品淘汰製。

(6)加強合作,借助外力環保產業在許多國家是被列入高新技術產業,不但要求先進的技術和設備,而且要求雄厚的財力。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綠色營銷思想和經驗,引進國外先進的綠色技術和設備,加強與外界的綠色交流,積極引導、支持企業參與國際綠色認證工作。

從目前狀況看,我國餐飲企業發展綠色營銷有許多具體的困難和製約因素,比如資金匱乏、技術落後、政府扶持力度不夠等,但是我國餐飲企業不能因此而停滯不前,要抓住餐飲消費市場的綠色需求,順應時代的潮流,在逆境中不斷前進。

二、運用營銷組合,打造綠色企業形象

企業以何種方式進入市場和以什麼樣的形象和手段來與消費者接觸,都屬於企業外部營銷戰略的範疇。企業的外部營銷戰略是多種多樣的,比如說擴張型戰略、差異化戰略、廣告促銷戰略等等。然而,企業的綠色營銷戰略具有其獨特的特點,需要根據環保產業和綠色市場狀況以及企業自身條件來決定。目前,我國餐飲企業進入綠色市場可以從外部綠色營銷組合的“5G”著手:綠色企業形象(GreenImageofEnterprise)、綠色價格(GreenPrice)、綠色包裝(GreenPackage)、綠色渠道(GreenChannel)、綠色促銷(GreenPromotion)。

(一)綠色企業形象

餐飲企業市場營銷的目標是為了爭取消費者,使顧客滿意,通過更多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和服務的購買行為來實現企業的利益,而樹立良好的綠色企業形象正是餐飲企業市場進入、取得消費者信任的有效手段。通過綠色企業形象的樹立,可以幫助餐飲企業更直接、更廣泛地將綠色信譽傳送到促銷無法達到的細分市場,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餐飲消費者在消費中具有惰性和被動性,這就需要企業去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觀念和行為。餐飲企業每一次為樹立綠色形象所進行的宣傳、廣告或活動都是對消費者的綠色教育,一次、兩次、更多次地對消費者進行灌輸,其效果不容忽視,它將引發消費者的綠色需求,從而對企業的綠色供給作出最好的回應。一個企業做得好將帶動更多的市場進入者加入綠色行業。在樹立綠色企業形象時應該把握以下幾點:

首先,是企業要爭做第一。消費者總是比較容易相信在某行業中居於領先地位的企業,如果國內某家餐飲企業能係統地有目標地進行綠色營銷之形象樹立戰略,使消費者對綠色餐飲產品有了深入的了解,從而進一步改變了其消費觀念,那麼消費者將忠實地記住該餐飲企業的名字,並對其產生極大的好感和興趣。

其次,充分利用各種宣傳企業綠色形象的機會。宣傳企業綠色形象的方式多種多樣,既可以通過一定的大眾媒體開展,如通過演講、報刊、環境保護活動、有聲影視資料等,也可以通過綠色讚助活動及慈善活動等開展與環保有關的公關活動來宣傳企業綠色形象。

最後,導入企業識別係統,取得綠色標誌。導入CIS,製定綠色CI計劃,對於增強企業競爭意識、拓展市場、促進銷售都十分重要。企業識別係統包括綠色企業產品觀念識別、行為識別和視覺識別三方麵。觀念識別包括綠色產品發展戰略、企業精神、經營準則等;行為識別指企業在其理念引導下為實現企業的方針、目標、發展戰略等所實施的組織結構、生產操作規程、銷售手段、營銷策略等具體的決策措施和行為。行為識別主要通過穩定的綠色產品質量、周到的服務、廣泛有效的廣告和各種公共關係等手段來實現。

綠色標誌作為市場營銷環節的一種環境管製措施,為獲得綠色標誌企業就必須主動調整產品結構、實施技術改造、自覺地節約能耗物耗,最大限度地減少汙染的排放,提高資源的綜合利用率,從而使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對環境的有效保護。綠色標誌可以為企業樹立良好形象,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中國飯店協會製定有行業標準,規定了綠色餐飲企業的綠色標誌及等級。

(二)綠色價格

傳統的市場定價方法一般包括成本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法等。這些定價方法考慮到了影響商品價格的許多因素,比如成本、消費者需求、競爭者行為、替代品價格、收入、消費者偏好等等,但是它們均未將生態價值問題考慮進去從而沒有考慮自然環境資源的價值,也沒有考慮人與自然的交換關係中作為消費者的人應做的“環境消費付費”問題。而製定綠色價格,是要樹立“環境有償使用”和“排汙者付費”的觀念,把用於環保的支出計入成本,形成綠色成本,成為綠色價格構成中的一部分。通過綠色價格來反映環境和資源的價值,有利於改變那種認為“自然資源可無限攫取”的錯誤觀念,保證清潔生產和全過程控製的資金需求。目前,綠色市場總體而言屬於賣方市場,發展空間較大,發展勢頭良好。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綠色意識的不斷增強和對生活品質的進一步追求,綠色消費者隊伍會發展壯大,綠色餐飲會越來越受人們青睞,綠色餐飲的市場需求量巨大,有拉動價格上漲的潛力。

由於餐飲企業將生產和營銷等方麵的環保投入所形成的綠色成本計入綠色價格,所以綠色產品的價格比普通產品價格要高。據統計,在德國生態食品的價格比一般食品高出50%~200%以上。在日本,綠色食品價格也比一般食品高出20%以上,但是,從消費者的可接受性上分析,綠色價格利用人們的求新、求異、求安全、求健康、崇尚自然的心理,采用消費者心目中的“覺察價值”來定價,而且消費者一般都認為綠色餐飲產品具有更高的價值,為滿足自己綠色消費的需求而願意為此支付較高的價格。例如在北京,10~20元/500g的綠色蔬菜就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