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善
2009年5月29日,農曆端午節的第二天,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在廣東東莞與妻子一起打工奮鬥15年,並擁有一家模具電子小廠的溫能生,人前的稱呼由“溫總”變成了“豬總”。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就是養豬的,生產種豬與肉豬。有人問溫能生:稱你“豬總”,你不覺得受糟鄙嗎?溫能生笑著說,我不覺得受糟鄙,這正適合我的身份,我們公司注冊的種豬品牌還叫“能生牌”呢!我這人胖,重230斤,身高1.74米,穿衣服不講究,不修邊幅,也像頭豬。種豬叫“能生牌”吧,就是說我們出欄的種豬,特別能生殖,一窩能生幾十頭。溫能生的話,引得訪問者哈哈大笑,但是我們難道從溫能生的話裏聽不出他對豬的一種特殊情感和他對自己所追求事業的執著與熱愛麼?
答案是明白的。
豬總,溫能生,這稱呼真好!
武漢市新洲區有一個最小的最窮的鎮。說它最窮,它是武漢市10個貧困鄉鎮之一;說它小,它隻有29000人,版圖麵積56平方公裏。這個鎮叫鳳凰鎮,相傳這裏的山崗上曾飛來一對五色斑斕的鳥,人說是鳳凰,清末鄉紳為防撚軍,在崗上築寨,名鳳凰寨,鳳凰鎮由鳳凰寨得名。
鳳凰鎮係山地丘陵地區,境內各山均係大別山餘脈,由紅安縣延伸入境。大革命時期,鳳凰鎮屬黃岡縣,是黃麻蘇區的一部分,也是徐向前領導的紅四方麵軍和紅一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鳳凰鎮境內有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樹、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紅軍樹是一棵有200多年曆史的大楓樹,當年陳田等村莊的100多名農民就是在這棵樹下集合參加黃麻起義的。
1969年8月,溫能生出生在鳳凰鎮關聖寨村溫家咀。溫家咀屬關聖寨村第三村民小組。溫能生的父親是革命烈士謝柏林的兒子。謝柏林在紅安參加革命,是地下黨,後被叛徒出賣,被敵人殺害。謝柏林的妻子帶著幼小的兒子四處尋找丈夫的屍骨,直到解放後都未找到。在那種年代,孤兒寡母為了活命,謝柏林的妻子改嫁給溫家咀的溫姓農民。溫能生是革命烈士之後。溫能生的奶奶是個堅強而明理的女人,她含辛茹苦撫養兒子成人。溫能生出生後,奶奶對溫能生和溫能生的哥哥溫文生寄予了莫大的希望。鳳凰鎮過去很窮,土地貧瘠,荒山禿嶺,農作物產量低,山上長些雜木茅草,隻能當柴燒。一家人辛辛苦苦地種地,到頭來飯都吃不飽。奶奶給大孫子取名文生,要讓他讀書。一家人砸鍋賣鐵,勒緊褲帶供文生讀大學。溫文生考上了華中農業大學。溫能生原準備取名武生的,但奶奶最終給他取名能生。奶奶說,你祖父能為革命犧牲,我們家的人能死也能生,再窮再苦,我們也能生存。奶奶還說,貧窮並不醜,討飯並不被人恥笑,我們窮苦人家出生的人,必須加倍努力,才能做成功事情,戰勝別人。
在艱苦的日子裏磨煉,溫能生讀到了高中畢業。家裏實在沒錢供養第二個大學生了,溫能生就回村參加勞動,當農民。溫能生開輛手扶拖拉機,給人搞點小運輸,家裏日子比過去好些了,哥哥也能順利地大學畢業了。
溫能生當農民。但是家鄉的土地太貧瘠了,村裏的年輕人與能力強的人都往外奔生活去了。他們到南方打工,或者設法遷移到富裕一些的地方。讀書讀出去的孩子不願回到家鄉。在這裏工作的幹部,有門路的都找關係往外調。那時的鳳凰鎮,成了野嶺荒村、家家蕭條的窮窩子。溫能生還在堅持,與父母、奶奶從貧瘠的土地裏發掘活命的資源。溫能生與鳳凰鎮的姑娘周春榮訂婚了,結婚了,並且很快有了兒子。回憶結婚時的光景,溫能生說,他連一件拜堂穿的新襯衣都買不起。有了孩子後,家裏的日子更難過了。溫能生結婚第二年,給他許多有益教誨的奶奶去世了。溫能生記著奶奶的話,要做成功的事情,戰勝別人,他決定離開溫家咀了。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湖北鄉村到廣東打工的人很多。那是一個打工潮湧的年代,在外打工一年,收入比在鄉下種田強多了。1994年清明節後,溫能生和妻子周春榮在親戚的介紹下,到了廣東東莞。那時東莞各廠招工年齡都限定在23歲以下,文化程度至少是初中畢業。溫能生25歲了,周春榮隻有小學三年級的文化程度,他們都找不到好的工作。溫能生當雜工,周春榮當清潔工。萬事開頭難,工作地位低下並不恥辱,重要的是我們怎麼去幹。溫能生下決心要幹出點兒名堂來。白天幹各種雜活很累,但他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用心學習他接觸到的各種有用的技術與知識。晚上回到租住的小房中,周春榮幹了一天的活,也很累,但這位憨厚善良勤勞的妻子,總是把飯菜做好,精心照顧丈夫。夫妻倆苦點累點,但心裏是甜的,因為他們有目標、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