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創業鳳凰寨(3 / 3)

當我們通過消毒門,被溫能生帶上武漢新鳳畜牧公司的辦公樓頂平台時,看到新鳳公司的3000畝土地內,那一幢幢豬舍的藍色屋頂,像是一朵朵藍色雲朵鋪展在山間,陽光下它們閃耀著一種純潔與青春的光澤。豬舍周圍的山坡上,是茶葉與樹。他們栽種的是從台灣引進的烏龍茶。烏龍茶與一般的綠茶比較,葉片更大些、顏色更綠些。綠色的茶園,藍色的豬舍,組合成一片亮麗的風光。溫能生介紹,公司現存欄生豬7000多頭,每年出欄數2萬多頭,其中種豬8000頭,5000頭提供給溫文生的中博生物公司作研究用,7000餘頭肉豬供給市場。公司現有員工一百餘人,這些人包括茶園種植采摘及茶葉加工和豬舍管理的工人,公司年純收入600萬元左右。

溫能生給我們介紹了他們公司的循環農業。像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這樣規模的養豬企業,如何做到汙水的零排放,是最重要的問題。7000頭存欄豬,每天排放的糞便與衝洗汙水如果不處理好,將會產生多大的環境汙染。溫能生安裝了排汙管道,衝汙糞水通過管道直接送到山坡上的茶園,豬糞則被製成幹糞餅運到茶園。養豬促進了種茶,豬糞肥料會一年年地改變山地的貧瘠土壤,茶園的產量不斷提高。

問到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在溫能生的家鄉創辦後,到底給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群眾生活帶來什麼變化時,溫能生憨厚地笑笑,說這事要慢慢來。新鳳公司給鄉親們提供了一百多人的就業崗位,增加了農民收入5000餘萬元。關聖寨村、溫家咀村民小組,隻要是哪裏修橋鋪路搞公益性活動,溫能生都會拿出三五萬元支助,這種出資每年都有好幾起。過年過節,溫能生都會殺好兩頭豬,送到鎮福利院去,給孤寡老人改善生活。溫家咀與附近幾個村民小組,過年過節,溫能生都給每家送去5斤豬肉。周圍其他村子,凡家中有老人的,溫能生在過年也送去5斤豬肉。這些物質的饋贈,充滿了溫情與關心,是一個方麵;關聖寨村有了自己人創辦的企業,年輕人有能力的人再不用遠去南方打工、不要坐那四天三夜才能到家的火車,是重要方麵;而更重要的方麵是,溫能生用自己的智慧與勞動,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建設了自己的家園,為鄉親們造福,給後代創造了一個好的環境,為下輩提供了一個建設家園的榜樣與平台。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溫能生,他們佇立在老區鳳凰鎮,其意義於此。

在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采訪時,我們感覺最強烈的,就是老區人的厚道純樸與吃苦創業精神,還有他們的善於學習與時俱進的精神。中午飯是在公司的食堂裏吃的,溫能生向我們介紹,端菜上桌的一位中年女子是他老婆周春榮。溫能生說,歌曲《十五的月亮》裏唱的“軍功章 ,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而在我的事業裏,如果頒發獎章 的話,有我老婆的51%,我隻有49%。周春榮,一個農家女,嫁給溫能生後,隨他到東莞打工,又回鄉創業,照顧溫家老人,撫養兩個孩子,當溫能生的後勤。更令人驚奇的是,她管理著公司的財務,每年進出資金上千萬元,無一筆差錯,而且用電腦操作,用現代化的網絡管理。對於一個小學隻讀了三年的農家女來說,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我們與周春榮打招呼的時候,她在忙活著廚房的事,朝我們憨厚地笑了笑。她很低調,沒有一個老板娘的珠光寶氣與頤指氣使。

溫能生也很低調,沒有大肆鼓吹自己的雄心與業績,沒有去經營官場政治。溫能生是共產黨員,除了當他的“豬總”外,他還擔任了關聖寨村的名譽黨支部書記。

當我們離開武漢新鳳畜牧有限公司時,告別了站在山野陽光的溫能生,沿著鄉間公路,穿過一片片的茶園,心裏在想,新洲區鳳凰鎮這個武漢市10大窮困鄉鎮之一的地方,正在脫貧,正在變得富有。烈士當年灑血的這塊土地,有一個個溫能生這樣的後輩在建設,一定會美麗而有生氣。

“豬總”,溫能生這個名稱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