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風雨曆程築福天下(2 / 3)

不久,邵逸夫先生捐資在華師第二附屬小學現武漢小學修建一幢教學樓,要求在6個月內完工。工期如此之緊,武漢市教育局急忙在全市教育係統內尋找一支能打硬仗的建築隊。由於馬河建築隊此前的出色表現,得到了洪山區教育局的極力推薦:“我們這裏有一支很強的隊伍,他們一定能行!”

餘寶琳果斷接下了這塊硬骨頭。他和工友們沒有辜負洪山區教育局對他的信任,又打了一個漂亮仗。這幢教學樓不僅按期完工,後來還被評為了優良工程。

對餘寶琳和他的工友們來說,建造這座逸夫樓是他們事業的一次重大轉折,具有裏程牌式的意義。自此,馬河建築隊在行業內嶄露頭角,在全市教育係統紮下了根;之後,又通過教育係統進入到全市各行各業。更為重要的是,憑借這次的出色表現,他們於1990年初獲批全國建築企業四級資質證書,這標誌著寶琳和他的工友們在從工商局爭取來的一年時間裏,憑著埋頭苦幹、拚命硬幹,正式告別“三無”,再也不用擔心成為被清理對象。隨後,他們又在漢口承接了第一棟造價過千萬的工程,終於闖過了“生死線”。

築起人生的高度

經過十餘年的艱難創業,到了1995年,馬河建築隊發展壯大,成為了新洲區第七住宅建安公司,餘寶琳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2001年1月,新七住宅建安公司發展成為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餘寶琳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建築行業是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要想從中脫穎而出絕非易事,而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卻獲得了超常規發展,這首先得益於餘寶琳對機遇的捕捉與把握。

在世紀之交,武漢的房地產市場不景氣,當時沒有一家建築企業願意承接商品房工程。因為大家都擔心房子賣不出去,墊資收不回,而餘寶琳卻一直在密切注視著這個市場。

2002年,國家先後出台係列房地產促進政策,報紙、電視等媒體上對房地產的報道驟然增加。餘寶琳敏銳地意識到,中國房地產市場即將啟動,他組織公司高管和項目經理連開了四次會議,果斷做出了進軍房地產的決策。

餘寶琳的預判很快得到了市場的驗證,這一關鍵性的決策把新七建設集團推入了快速發展軌道。

快艇雖快,但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出現故障甚至翻船。新七建設集團想像快艇一樣長期快速前進,內部一定要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

2004年,新洲區政府提出,全區數十家集體所有製建築企業進行民營化改製。這是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模式的契機。

很多企業實行民營改製時,創始人往往占據了極大比重的股份,但也不知有多少曾經共患難的團隊因此發生了內部矛盾,留下了一個個痛心的教訓。在這種時候,要求領導者要有犧牲精神,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崇高的威望。

當時,有人提出新七建設集團應由餘寶琳控股,占51%的股份,但餘寶琳拒絕了,他說:“不是我買不起,也不是其他股東不要我控股,但不能讓大家認為新七是我個人的。企業是大家的,如果由我控股,大家就沒有主人翁意識,發揮不了積極性,對公司發展不利。我要用釋放股權來凝聚人。”

這麼多年來,餘寶琳深刻體會到,建築企業的特點是鬆散、流動性非常大,新七要發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至關重要。

最後,新七建設集團的改製與其他企業不同,餘寶琳隻占30%,高管團隊、項目經理、技術骨幹等70多人占股70%。

改製後的新七建就如一匹注入了強大動力的駿馬,昂首疾馳。公司進入高速發展期。2005年,公司產值達到10億元。

2008年,公司第二次改製,餘寶琳繼續堅持釋放股權來凝聚人才的理念,他的占股從30%下降到6%。

唯有非常之胸懷者,方能成非常之事業。

第二次改製使新七建第二次提速,餘寶琳給新七建定了四個目標:產值百億,問鼎魯班,資質申特,整體上市。

2011年,新七建的產值高達近80億元。2012年,公司實現產值100多億,上繳地方稅收6050萬元。2011年,新七建如願以償地斬獲國內建築行業最高獎——魯班獎。至2013年,新七建所承建的工程獲得了國家、省、市級獎項300多個。產值過百億和問鼎魯班,比原計劃提前兩年成為現實。

當年那個無資質的建築隊在資質升級上一路狂奔,從四級到三級,三級到二級,二級到一級,如今發展到了總承包一級,正全力以赴衝刺特級。並且,整體上市也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

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餘寶琳一刻也沒有放鬆質量。在質量問題上,他不折不扣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創業之初,為了保證質量,信守施工合同,他常常深入工地,夜以繼日,一幹便是一個通宵。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使質量管理科學化、製度化,從2000年6月起,新七建設集團率先在同行業中推行ISO9002質量認證體係,並於當年順利通過。目前,公司已經形成了貫穿施工生產全過程的職責細化、行為規範等20多個程序文件和10多個要素的質量保證體係。

為確保工程質量,公司規定項目部負責人均由集團副總經理兼任,每項工程施工由一級建造師擔任,並配齊相關的持證“六大員”安全員、質檢員、施工員、材料員、預算員、資料員,各司其責,統一管理。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每一道工序均采取了三級管理,交叉檢查。事前有技術交底,事中由專業人員跟蹤指導、檢查,事後有專業技術人員驗收,驗收合格後方能進入下一道工序。正是多年堅持,新七建設集團所承建的工程合格率100%,優良率82%,國家、省、市重點工程優良率100%。

人生還有更高的境界

不懈的奮鬥換來了豐厚的回報,餘寶琳及當年和他一起“一把泥刀闖天下”的創業者們早已告別貧困,成為陽光富豪。按理說,用汗水和智慧換來的金錢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消費,但人生還有更高的境界,那就是把自己勞動果實用來回報社會、幫助他人。

餘寶琳和他的高管團隊中的很多人飽嚐過“沒飯吃、沒書讀、沒房住、沒錢用”的痛苦滋味,經曆了背井離鄉、白手起家、摸爬滾打、四處求助的種種艱辛。

幫助,對貧困的人來說有多麼重要。餘寶琳對此有刻苦銘心的感受。在中學時,有一年學校放農忙假,為了多掙一點養家糊口的錢,父母沒有讓餘寶琳分擔田間的農活、幫著他們插秧,而是另外給他找了一個活幹,利用十五天的假期,到黃岡的一座山上的采石場去打石頭。年僅十幾歲的餘寶琳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裝就出發了。

打石頭是一項強體力勞動,到了采石場後,餘寶琳掄著12磅的大鐵錘在烈日下拚命幹,才半天時間,雙手都被錘把磨破了。怎麼辦?沒辦法,隻能咬著牙用流血的雙手繼續掄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