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先哲告誡世人說:“認識你自己。”然而這一告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不是把自己看得太高了,就是過分地低估了自己。
作為一個現代人,如果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就很難在社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認識自我,不僅要認識自己的先天素質,包括智能素質、心理素質、身體素質,還要認識自我所受的教育,以及在教育和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自我的思想品德,認識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專業特長和技能等等。
每一個人都必須突破自己設置的迷霧,戰勝自己設置的極限,認識自我、定位自我是戰勝自我、突破自我的起點。正如尼采所說過的:“聰明的人隻要能認識自己,便什麼也不會失去。”
成功路上,你是否迷失了自己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又要到哪裏去,這些問題從古希臘開始,人們就開始問自己,然而都沒有得出令人滿意的結果。
人常常迷失在自我當中,很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並把他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照,從眾心理便是典型的證明。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哪些人受暗示性強呢?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測試檢查出來。
讓一個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朝上,閉上雙眼。告訴他現在他的左手上係了一個氫氣球,並且不斷向上飄;他的右手上綁了一塊大石頭,向下墜。三分鍾以後,看他雙手之間的差距,距離越大,則受暗示性越強。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是個人了解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時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總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地位來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人便借助外界信息來認識自己。個人在認識自我時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常常不能正確地知覺自己。
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致入微、準確至極。下麵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盡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製。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麵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後都認為算命先生說得“很準”。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製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你也有從眾心理嗎?你是否也在“巴納姆效應”中迷失自己?
自知者自明,知命者樂天
魯迅在《祝福》裏描寫祥林嫂這個人物,是一個隻知向神佛乞求改變自己命運的不幸女人。時至今天,還有很多人一旦在前進的道路上遭遇困難、碰到挫折、麵臨逆境、身處不幸之時,也總是抱怨自己的命運,嗟歎自己的命運是如此的多舛,從而輕易把自己的失敗歸責於他人,把成功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把命運的改變希冀於上帝的垂青。
每個人對自己都是有所了解的,隻不過有的人了解得比較清楚,有的人卻從未認真想過,還不太清楚。有的人過高地估計了對自己的認識,而有的人卻總是看低自己的能力。對自己命運的掌握,全在於對自己的了解上,這就是說要知命。
可是偏偏就有那麼一種人,對自己的命運越了解,越是清楚,反而越是相信在冥冥之中有個東西在主宰自己的命運,認為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天安排好的,是上天注定的。於是放棄抗爭的努力,讓很多能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從身邊白白溜走。不去做主觀努力,隻知一味地等待,看到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上,就一輩子守在樹樁旁,從未想過還可以離開樹樁到其他地方去抓兔子。
做人不應該是這個樣子。做人就應該樂天知命,知命而不信命。人的命運是可以改變的。曆史前進的步伐就是那些從不相信命運,從不向命運低頭服輸的人引領著的。昔日,陳勝、吳廣高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首先向自己的命運進行了抗爭。做人更應該這樣,更應該經常向自己發問:“難道我就是這個樣子,不能改變嗎?”人對人的超越,最主要的是對自我的超越。隻有超越自我,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出生在同樣的環境中,坐在同一間教室裏,聽同樣的老師講課,畢業後的結果卻大相徑庭,這裏麵的原因是什麼?看來不是一個簡單環境決定論所能回答得了的。這其中,顯現出來的差別就在於每個人對待自己命運的不同態度。相信命運與不相信命運的人的結果有著很大的差異。
可見,人的處境永遠不是僵直呆死與毫無道理可講的,處境是按照一定的規律而變化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機遇也會有自己的挫折,有自己的無常也會有自己的有常,有自己的順風也會有自己的厄運。命運由我做主,幸福在於自己去尋求,無論身處逆境、順境或是俗境,時刻以一種樂天知命而不信命的態度超越自己,去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認識喬韓窗口理論,破譯自我密碼
美國心理學家喬和韓瑞提出的關於自我認識的窗口理論,被稱為喬韓窗口理論。他們認為人對自己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因為每個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開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過與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過他人的反饋減少盲目的自我,人對自己的了解就會更多、更客觀。
那麼如何認識自己呢?認識自我的渠道主要有三種:
1.從自己與他人的關係認識自己
與他人的交往,是個人獲得自我認識的重要來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鏡子。從幼年到成年,我們從簡單的家庭關係擴展到外麵的友愛關係,進入社會又體會到複雜的社會人際關係。聰明而善於思考的人能從這些關係中用心向別人學習,獲得足夠的經驗,然後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規劃自己的前途。但是,在與他人的關係中認識自己也要注意一些問題:
第一,跟別人比較的是我們做事的條件,還是我們做事的結果?比如有些大學生來大學學習,認為自己家庭條件和經濟基礎不如別人,開始就把自己置於次等地位,進而影響學習心態和情緒。其實我們應該比較的是大學畢業後各自所取得的成績,而非在學校學習時所具備的物質條件;
第二,跟他人比較的標準是可變的還是不可變的?經常有人認為自己不如他人,他們關注的常常隻是身材相貌、家庭背景等不能改變的先天條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些條件是很難改變的,是沒有實際比較意義的;
第三,和什麼樣的人相比較?是與自己條件相類似的人,還是個人心目中的偶像亦或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社會名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所以,確立合理的比較對象對自我的認識尤為重要。
2.從“我”與事的關係認識自我
從“我”與事的關係認識自己,即從做事的經驗中了解自己。我們可以通過自己所做過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所犯過的錯誤看到自己身上的優缺點。對那些聰明又善用智慧的人來說,成功、失敗的經驗都可以促使他們再成功,因為他們了解自己,有堅強的品格特征,又善於學習,因而可以避免重蹈失敗的覆轍;而對於某些比較脆弱的人,因為隻看到失敗反映出的負麵因素,而更使其失敗,甚至陷入不斷失敗的惡性循環,這也是常見的現象。因為他們不能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改變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敗後形成害怕失敗的心理,不敢麵對現實去應付困境或挑戰,甚至失去許多取得成功的機會;而對於一些自大的人而言,成功反而可能成為失敗之源。他們可能因為一時的成功便驕傲自大,以後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受更多的失敗。
3.從“我”與自己的關係中認識自我
從“我”與自己的關係中認識自我看似容易,其實做到這一點是非常困難的。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去試著認識自己:
第一,自己眼中的我。個人眼中觀察到的客觀的我,包括身體、容貌、性別、年齡、職業、性格、氣質、能力等;
第二,別人眼中的我。在與別人交往時,從別人對你的態度、情感反應而感覺到的我。不同關係的人,不同類型的人對自己的反應和評價是不同的,它是個人從多數人對自己的反應中歸納出的認識;
第三,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對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眼中的我,別人眼中的我,自己心中的我這三個我的比較分析來全麵認識自己,進而完善自己。
一生成功始於正確評價自己
自我評價是心理學中的一個術語,是指人對自身條件、素質、才能等各方麵情況的一種判斷。自我評價得恰當與否,直接關係到個人的職業選擇、事業的成功。
正確地進行自我評價一般可通過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的自我評價,一種是間接的自我評價。
1.直接的自我評價
直接的自我評價首先是認識自己的自然條件,包括健康情況、心理狀態、情感特點、興趣傾向、知識水準、專業特長、智力情況、能力特點,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麵的情況。其次,是同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實踐中取得的不同成績相比較,以發現自己的長項,確定奮鬥目標。美國華爾街股神沃倫·巴菲特原想成為音樂家,也曾在大學學習音樂專業,但很快他就發現自己的長處不在這裏,於是便毅然轉到股票投資方麵的學習中去了。
2.間接的自我評價
間接的自我評價是指通過與他人行為的對照、情況的對比,發現自我認識的錯誤。當局者迷,那麼就不妨用與他人相比較的方法及用自己在不同領域中取得的不同成果相比較的方法鑒別一下。多數人在自我評價問題上具有兩重性,一方麵,喜歡幻想,把個人的境遇、發展、前途規劃得絢爛多彩;另一方麵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評價常常是過謙的,甚至是比較自卑的。有的人可能不辨音律,但卻有著高超的組織才能;有的人也許不解數字之謎,但卻心靈手巧,長於工藝;有的人可能不好琴棋書畫,但酷愛自然,精於園藝;有的人或許記不住許多外語單詞,但有一副動人的歌喉,擅長文藝……正確的自我評價,是幫助我們確定正確的奮鬥方向的前提。在實踐中,在與他人的比較中,要突破一定的思維定勢,要使思維方法盡可能地全麵些、辯證些、靈活些。
人的知識、才能通常是處於離散的、朦朧的狀態,需要人們不斷地挖掘、探索、發現和開發,從個人的興趣愛好、思維方式、毅力的恒久性、已有的知識結構、獻身精神與果敢魄力等多方麵進行全麵的考察和測試,才能為做出科學的自我評價提供有益的幫助。
自己動手,在試驗中解剖自己
美國19世紀著名的牧師亨利·沃德·比徹爾說:“一個人需要思考的,不是自己應該得到什麼,而是自己是什麼。”
許多知名的企業家、作家、演員和運動員都曾經談論過,自我形象會如何影響他們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甚至有的人說,那是人類所有成就中最重要的單一因素。美國著名的整形外科馬克斯威爾·莫爾茲博士發現有一些病人在做過整形手術後,會經曆重大的人格變化。但是在其他的一些個案裏,即使是相當戲劇化的手術結果,病人還是把自己看成是一個醜陋的或是無能的人,外在形象的改變對於真正的問題還是毫無影響。他們內在的自我形象,也就是他們對自己的信念,還是依然未變。於是,莫爾茲博士試著讓他們忽略自己的肉體,而去改變對內在自我的態度,這也終於使他們其中的一部分人取得了之前從未有過的成功。
你也許會說,我對自己的認識已經很清楚了。是的,透過鏡子,你也許可以看到一個平時看不到的自己,卻難以直視內心裏的那個你。你現在應該問的是:你究竟有多了解你自己?你對自我形象的固有認識對你的成功有幫助嗎?
讓我們來做個試驗。
首先,你需要把能夠描述你自己的一切特征或人格特質,以及相信你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的想法都寫出來。請注意:不是你認為別人會如何看你,而是你如何看你自己,把這些以任意的順序寫出來。我們的人格都有多個方向,而每一個方向對於我們的行為和我們的成就,都會有一些影響。如果你想開始得容易一點,就按下麵這個技巧去做:首先寫出你覺得足以描述你自己的一些詞語(如“老實”或“自信”),或多字詞語(如“專心致誌”或“心胸開闊”)。
接著,要注意,寫的時候要用你平時不慣用的那隻手,例如,如果你是慣用右手的話,就用你的左手,以此類推。這樣做也許會有困難,而且你也許必須要把字寫得大大的,但是隻要你繼續做下去,你就會發現,事情變得越來越容易了。隻要你在事後能夠將每一個字辨認出來,你就不需要為你的字寫得歪歪扭扭而操心。現在就開始寫出你的清單吧,給自己足夠的時間。如果你在做這件事的時候能夠保持放鬆的話,是會有幫助的。當你減少了有意識的左腦幹擾之後,更深入的、誠實的洞察就會顯現出來。
人大腦的左半邊與語言和邏輯有關,而右半邊則與直覺和感覺有關。你慣用的那隻手和你身體的同一邊,都是由你的大腦的另一邊來指揮的,例如,你的右手和右半邊由左腦來指揮。因此,當你在做上述試驗的時候,你的左右腦中比較不慣用或屬於潛意識的那一邊會在某種程度上被運用出來。這個簡單的試驗可以從意識下帶出一些最為真實的洞察,而這些洞察,如果你用自己慣用的那隻手來寫的話,可能就會寫不出來了。隻有當它們被你發現了,你才會意識到它們是真實的。你最先所寫的一些勉強可以認得出來的字,也許是可以預測的,而且也和你用較常用的手寫出來的那些是一致的。但是當你繼續寫你的清單,並且容許你的潛意識自由發揮的時候,你就會得到更多具有透露性的自我形象的詞語了。當有明顯的矛盾——即與平時的印象構成巨大衝突的時候,你需要對自己完全的誠實,分辨哪一個才是真正反映自我的評價。通常使用慣用的手所寫出來的那張清單,看起來會像是為了供“大眾消費”而寫的,並不會明確指出更深層的自我信念。例如,你用慣用的手寫出來的“聰明”,在用非慣用的手來寫時,就可能變成“圓滑”,甚至是“投機取巧”。在很多試驗的例子中,親戚和親近的朋友會確認說,用非慣用的手所寫出來的比較接近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