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寬闊的東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這句雨果的名言在世界範圍內家喻戶曉。
雨果的名言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寬容,與寬容相對應的是狹隘和斤斤計較。寬厚待人,容納非議,是事業成功、家庭幸福美滿之道。寬容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境界。
氣度決定人生高度
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而氣度則決定一個人美妙人生的高度。
有一個公司的重要部門的經理要離職了,董事長決定要找一位才德兼備的人來接替這個位置,但連續來應征的幾個人都沒有通過董事長的“考試”。
這天,一個三十多歲的留美博士前來應征,董事長卻是通知他淩晨三點去他家考試,這位青年於是淩晨三點就去按董事長家的鈴,卻未見人來應門,一直等到八點鍾,董事長才讓他進門。
考的題目是由董事長口述,董事長問他:“你會寫字嗎?”年輕人說:“會。”董事長拿出一張白紙說:“請你寫一個白飯的‘白’字。”他寫完了,卻等不到下一題,疑惑地問:“就這樣嗎?”董事長靜靜地看著他,回答:“對!考完了!”
年輕人覺得很奇怪,這是哪門子的考試啊?第二天,董事長去董事會宣布,該名年輕人通過了考試,而且是一項嚴格的考試!
他說明:“一個這麼年輕的博士,他的聰明與學問一定不是問題,所以我考其他更難的。”又接著說:“首先,我考他犧牲的精神,我要他犧牲睡眠,半夜三點鍾來參加公司的應考,他做到了;我又考他的忍耐,要他空等五個小時,他也做到了;我又考他的脾氣,看他是否能夠不發飆,他也做到了;最後,我考他的謙虛,我隻考堂堂一個博士五歲小孩都會寫的字,他也肯寫。一個人已有了博士學位,又有犧牲的精神、忍耐、好脾氣、謙虛,這樣才德兼備的人,我還有什麼好挑剔的呢?我決定任用他!”
沒有氣度的人會生氣,會亂發脾氣,從而攪亂了自己的計劃。氣度,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一個有氣度的人才會有所成就,否則他未來的成就勢必會受到局限。在謹記“知識就是力量”的同時,不妨提醒自己——“氣度決定了高度”,這是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在我們追求知識、升學、才藝……的同時,千萬不要忽略了:所謂的“內在”,除了充實知識、才藝外,還包括了充實修養、品格。
氣量:宰相的胸襟,大將的風度
氣量是一種高尚的人格修養,一種“宰相胸襟”,一種大將風度。
唐代婁師德氣量超人,當遇到無知的人指名辱罵時,就裝著沒有聽到。有人轉告他,他卻說:“恐怕是罵別人吧!”那人又說:“他明明喊你的名字罵!”他說:“天下難道沒有同姓同名的人嗎?有人還是不平,仍替他說話,他說:“他們罵我而你敘述,等於重罵我,我真不想勞動你來告訴我。”有一天入朝時,因身體肥胖行動緩慢,同行的人說他:“好似老農田舍翁!”婁師德笑著說:“我不當田舍翁,誰當呢?”
清代中期,當朝宰相張廷玉與一位姓葉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兩家毗鄰而居,都要起房造屋,為爭地皮,發生了爭執。張老夫人便修書北京,要張廷玉出麵幹預。這位宰相到底見識不凡,看罷來信,立即做詩勸導老夫人:“千裏家書隻為牆,再讓三尺又何妨?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張母見書明理,立即把牆主動退後三尺;葉家見此情景,深感慚愧,也馬上把牆讓後三尺。這樣,張葉兩家的院牆之間,就形成了六尺寬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
要心懷坦蕩,寬容他人,就必須做到互諒、互讓、互敬、互愛。互諒就是彼此諒解,不計較個人恩怨。人都是有感情和尊嚴的,既需要他人的體諒,又有義務體諒他人。有了互相之間的諒解,就能清心降火,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保持平靜的心境和寬厚的品格。互讓,就是彼此謙讓,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心底無私天地寬,淡薄名利,摒棄私心雜念,自覺做到以整體利益為重,把好處讓給別人,把困難留給自己,相互之間的矛盾就容易化解;爭名於朝,爭利於市,一事當前先替自己打算,對個人得失斤斤計較,是難以與他人和睦相處的。互敬,就是彼此尊重,不計較我高你低。尊重別人是一種美德,“敬人者,人自敬之”,尊重別人,自然會獲得別人的好感和尊重。如果無視他人的存在,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不會有知心朋友。互愛,就是彼此關心,不計較品格氣質的差異,愛能包容大千世界,使千差萬別、迥然不同的人和諧地融為一個整體;愛能熔化隔膜的堅冰、抹去尊卑的界線,使人們變得親密無間;愛能化解矛盾芥蒂,消除猜疑、嫉妒和憎恨,使人間變得更加美好。
人有一分氣量,便有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必多一分事業。雖說氣量是天生的,但也可以在後天學習、培養。我們閱讀曆史,多少的名人聖賢,有時不讚其功業,而讚其氣量。所以氣量對人生的功名事業,至關重要!
你的氣量不顧別人,隻顧自己,那隻能養自己;假如你的肚量能涵容全家,你就能做一家之長;你的肚量能包容一縣,就能做縣長;能包容一省,就能做省長;能包容一國,就能做國主。曆史上成功的人物,並非他有三頭六臂,而是他的肚量比人大啊!肚量小的人不能容人,人又怎麼會容你呢?所以布袋和尚為人歌頌“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笑口常開,笑盡人間古今愁”。
有一打油詩雲:“占便宜處失便宜,吃得虧時天自知;但把此心存正直,不愁一世被人欺。”有量的人,必定是不會吃虧的啊!
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這句諺語本來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也是運用了對仗。可惜“度”為仄聲字,犯了孤平,念著別扭,很容易讀為平聲字“毒”,對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古人便把這句改為“無毒不丈夫”了,成為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
不知從什麼年代起,“無毒不丈夫”這句話,成了行凶作惡或野心家、陰謀家的思想行為的“理論根據”,並以此作為他們下毒手的信條。
其實,這句話是以訛傳訛而來,並非原句原意。它的原句是由“無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兩句寓意深刻的對聯式諺語組成的。意思是心胸狹窄、缺乏度量的人,就不配作丈夫和君子。這裏的“丈夫”,是指有遠見卓識、胸懷寬廣的“大丈夫”之意,“無度不丈夫”中的“度”和“量小非君子”中的“量”合起來正好是“度量”一詞,其本意有如“宰相肚裏可撐船”一詞的意思。
做人要心胸寬廣,有海納百川的度量,有“得讓人處且讓人”的寬容。要學會體諒別人的難處,諒解別人的錯處,關注別人的長處。心胸開闊與否或許和性格有關,但絕對和後天養成有直接關係。有意識地去關注一些大事,有意識地開闊自己的視野,拓寬自己的格局,讓自己的心去追逐更遠大更高尚的目標,久而久之,漸漸地就會悟出這樣一個大道理:天下之大有那麼多的知識要學,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哪還顧得上為一點點芝麻綠豆傷腦筋?為點蠅頭小賬計較?為個人的雞毛蒜皮糾纏不休?
要讓心胸開闊,你就得學會恬淡和從容,生活像支曲子,時而高昂,時而低沉;生活是爬山,有上坡,也有下坡,所以,在順心的日子裏,你要保持那份恬淡,不得意忘形,忘乎所以,在不順心時,也要執著一份從容。
要心胸開闊,你還得學會遺忘。凡事都放入你心靈的篩子裏過濾一遍,真實的、美好的、能激勵自己前進的、能讓自己生活多些樂趣的,就把它留下來,銘記在心裏,否則就統統丟去,忘卻它。如果沉溺於其中,人就變成了柳宗元筆下的蝜蝂,隻知道負重,不懂得放下。雨果曾說:比陸地寬廣的是海洋,比海洋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寬廣的是人的胸懷。如果我們心裏能容得下山,容得下海,容得下天和地,那麼我們怎麼還就容不下小小的人?怎麼還就容不下短短人生中的瑣瑣碎碎?如果我們的心裏真能容得下山,容得下海,容得下天地,那麼,我們眼前哪還有走不通的路,哪還有過不去的坎兒,哪還有什麼“無度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的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