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耐基說:“學會控製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要訣。”實際上,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的情緒,也就是人心裏的感覺更能影響我們的生活了。
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時好時壞。情緒的好壞對於你來說是很關鍵的,你要是情緒控製得好的話,你每天總是樂嗬嗬的,你的家人和同事看見你也會開心的,因為情緒是可以感染的。所以,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是十分重要的,心情好了,你就會愉快地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幾率也是很大的。情緒變化是心理變化的直接體現,要想獲得穩定的心理素質走向成功,就必須學會如何掌握情緒。
情緒這東西,一言難以盡述
《牛津英語辭典》將情緒定義為:任何心理、感覺、感情的機動或騷動;泛指所有激烈或興奮的心理狀態。
情緒的表現可分為幾方麵:
1.生理變化,如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快……
2.主觀感覺,如感覺不舒服等;表情為眉頭緊皺、嘴角下垂、拳頭緊握、肌肉緊繃……
3.行為衝動,如打人、摔東西……
情緒的主要特征有:無所謂對錯,常常是短暫的,會推動行為,易誇大其辭,可以累積,也可以經疏導而加速消散。
人類擁有數百種情緒。它們或涇渭分明,如愛恨對立;或相互滲透,如悲憤、悲痛中有憤恨或憤怒中夾雜慘痛;或大同小異的情緒彼此混雜,十分微妙,往往隻可意會,難以言傳。在紛繁複雜、波譎雲詭的情緒麵前,語言實在是有點蒼白無力。
情緒可以作如下的扼要分類:
1.憤怒。如憤慨、苦惱、煩惱、煩躁、忿恨、怨恨、仇恨、狂怒、激怒、惱怒、刻毒、敵視,走到極端則是恨之入骨與暴力。
2.悲哀。如多愁善感、自憐、寂寞、沮喪、悲傷、難過、陰鬱、憂鬱、絕望,到極點則是嚴重抑鬱。
3.恐懼。如憂慮、憂愁、緊張、疑慮、急躁、警覺、慌亂、焦慮、坐立不安、畏懼、恐怖,直至病態的恐懼症、恐慌症、恐怖症。
4.快樂。如自豪、興奮、欣喜、幸福、喜悅、歡樂、放鬆、狂喜、逍遙自在、歡天喜地、感官快樂、心滿意足、怡然自得、隨心所欲、欣喜若狂,以致極端的躁狂。
5.愛。如敬老愛幼、寸草春暉、情真意切、癡迷眷戀、親密無間、一見傾心、心心相印、肝膽相照、生死與共、忠心耿耿、相濡以沫、無私關懷、敬重仰慕、溫情脈脈、情投意合、舐犢之情。
6.驚奇。如奇怪、驚訝、驚異、震驚等。
7.厭惡。如藐視、輕蔑、鄙棄、憎惡、反感、討厭等。
8.羞恥。如窘困、屈辱、內疚、悔悟、懊惱、懊悔、羞愧等。
上述的分類當然不是絕對和全麵的。比如嫉妒就很難說屬於哪一種,因為它是憤怒混合著悲傷與恐懼的情緒;希望、信念、勇氣、寬恕、自信、沉著等美德也難歸類;自滿、懶惰、疑神疑鬼、麻木、無聊等缺點也是如此。
另外,還有人認為人類有四種基本情緒:恐懼、憤怒、悲哀和快樂,人的其他情緒都是這四種基本情緒的混雜。
情從心來,人的心理促生情緒
任何心理、感覺、感情的機動或騷動都會引起情緒的波動,那麼,決定情緒發生和變化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決定情緒發生的關鍵因素是認知評價
認知評價受一個人的知識經驗、思想方法、信念和價值觀等的影響。認知評價是決定情緒發生的關鍵因素。比如,不能辯證地認知評價的人,在受到挫折時往往隻看到失敗一麵,而產生悲觀情緒;能夠辯證認知評價的人,在遇到挫折時,會以“失敗是成功之母”激勵自己,而不致產生消極情緒。
關於認知評價對情緒發生的重要性,一位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把實驗對象分成兩組,都給他們注射腎上腺素。腎上腺素能使人體出現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臉麵變紅等症狀,對正常人不利。然後讓這兩組人同時依次經過令人非常高興的和令人非常憤怒的兩個特別環境。但告知其中一組剛才注射的是維生素,告知另外一組真實情況。結果發現,經過上述特殊環境時,被告知真實情況的一組人情緒更穩定。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位心理學家分析說,被告知打了維生素的人在認知上無準備,易受環境影響而表現出較強的高興或憤怒的情緒;而被告知打了腎上腺素的人有所準備,會有意識控製自己,不要讓自己太高興或太憤怒,所以情緒狀態比前者穩定。
2.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是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關係
事物本身並不直接決定一個人的情緒,而必須通過人的需要等主觀中介,所以情緒可以說是人與事物之間的某種關係的反映。事物與需要的關係既決定了情緒的積極或消極,又決定了情緒的種類及程度。舉個例子,你在商場看上了一條項鏈,想買下來,可價格太高,使你不能如願而產生失望、沮喪甚至憤怒的消極情緒。可這不能怪項鏈,要怪隻能怪你對它的需要,你若不想買它怎麼會煩惱呢?如果價格比你的支付能力高一點或者你不是很需要,你的消極情緒可能會輕一些,因為努力一點就可以買到或者不要也無所謂;如果高出許多而你又喜歡得不得了,你的消極情緒就會重一些,因為如願的可能性很小。
3.決定情緒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事物與人的預期的關係
所謂預期,是指一個人根據自己的經驗、習慣對客觀事物做出的估量。人的預期是不斷變化的,可能被人充分意識到而表現為有意識的估量,也可能未被充分意識到而表現為潛意識的估量。
一般地,客觀事物超出人的預期越大,它滿足個體需要與否所引起的情緒也越強烈;反之,則越微弱。也就是說,事物與人的預期之間的關係決定著情緒發生的強度。另外,這種關係會決定情緒的種類,尤其是驚奇一類的情緒。當客觀事物超出預期達到一定程度時,人就會發生驚奇情緒,並可根據不同的超出程度,區分出從新鮮感、新奇感,到驚訝、驚愕,直至震驚、驚厥等一係列不同強度的驚奇情緒。
心為情困,情緒影響人的心理
研究表明,強烈的情緒反應會驟然阻斷人們的正常思維,持久而熾熱的情緒則能激發人們無限的潛能去完成某些工作。這幾乎是顯而易見的,生活中你一定會有這樣的體驗:在情緒好、心情爽的時候,思路開闊、思維敏捷,學習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緒低沉、心情抑鬱的時候,則思路阻塞、操作遲緩,學習工作效率低。也就是說,情緒會左右人的認知和行為,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麵:
1.情緒影響人的心理動機
情緒能夠影響人的心理動機,可以激勵人的行為,改變人的行為效率。積極的情緒可以提高人們的行為效率,加強心理動機;消極的情緒則會阻礙降低人的行為效率,減弱心理動機。一定的情緒興奮度能使人的身心處於最佳活動狀態,發揮最高的行為效率。這個最佳興奮度因人而異。
2.情緒影響人的智力活動
情緒對人的記憶和思維活動有明顯的影響。例如,人們往往更容易記住那些自己喜歡的事物,而對不喜歡的東西記起來則比較吃力;人在高興時思維會很敏捷,思路也很開闊,而悲觀抑鬱時會感到思維遲鈍。
3.情緒影響人際信息交流
情緒不僅僅存在於一個人的內心,它還可以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遞,而成為人際信息交流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
人的情緒通常伴有一定的外部表現,主要有麵部表情、身體動作和言語聲調變化三種形式。比如,人們高興時眉開眼笑,手舞足蹈,講起話來神采飛揚;發怒時橫眉立目,握緊拳頭,大聲吼叫;悲哀、悔恨、失望時則語言哽咽、頓足捶胸、垂頭喪氣……所有這一切都是一種具有特定意義的信號,可以傳達給別人並引起他人的反饋。人們通過細微甚至難以覺察的情緒信號來彼此傳遞和獲取信息——這種信息有時是難以用言語來直接表達的——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下一步的交流。
情緒與健康有關嗎?有關且非常有關
古代的一位學者把一胎所生的兩隻羊羔安置於不同的生活環境之下:在一隻羊羔旁邊栓一隻狼,另一隻羊羔則和其他羊放養在一起。結果,前麵有一隻狼的羊羔,總是看到麵前的這個可怕威脅,時刻處於極度恐懼之中,吃喝不好、睡眠不香,不久就死去了。而另一隻羊整日和羊群在一起嬉鬧,活得悠哉悠哉。
從前,有一個人以為自己誤吞了一枚縫衣針,就覺得特別不舒服,甚至感到喉嚨已經腫了。後來,他無意中發現了那枚遺失的針,才明白自己並沒有吞針,滿腔的疑慮解除,所有不舒服的感覺也就消失了。
爪哇島上生活著一個未開化的民族村落。有一天,村裏發生了犯罪事故。村裏的人相信巫師,為了查清罪犯,就請來了一名。巫師心裏嘀咕,如果查不出罪犯,誰還會相信自己的魔法呢?於是,他讓所有的嫌疑分子都喝了“法液”——一種有相當毒性但並不致毒死人的液體。清白的人,堅信“法液”不會傷害自己,大膽地喝下去,都安然無恙。但真正的罪犯卻陷於絕望之中,由於心存恐懼,“法液”使他的身體受到了很大的傷害,沒有多久就死去了。
通過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積極的情緒狀態可以增強動物或人的抵抗力,消極的情緒狀態則會對身體構成傷害。我國古代就有“內傷七情”之說。認為當人的“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過度時,就會使人產生生理疾病。
凡是不能滿足人們需要的事物,都可使人產生消極情緒體驗。如憤怒、憎恨、悲愁、焦慮、恐懼、苦悶、不安、沮喪、憂傷、嫉妒、恥辱、痛苦、不滿等。任何事物都有好、壞兩個方麵的特征,消極情緒也不例外:一方麵,它是機體為適應環境而做出的必要反應,能動員機體的潛在能力,努力使自己適應變化的環境;另一方麵,消極情緒是一種人體心理的不良緊張狀態,會引起高級神經活動的機能失調,過分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內分泌腺,使人體失去心身平衡,從而對機體的健康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
現代醫學證明,有些疾病的發生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而是與精神狀態不佳、情緒異常有關;經常、持久的消極情緒所引起的長期過度神經緊張,會導致心身疾病。比如高血壓,如果人的不良情緒反應不斷發生,就會首先產生間隙性的高血壓,之後就轉為頑固性的高血壓,或引起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等等,並可能轉變為精神障礙或引起其他器官係統疾病。
再比如癌症,大量的研究表明,充滿心理矛盾、壓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緒體驗的人,免疫力減弱,容易患癌症。最新科學研究發現,經常忍氣吞聲、“有淚往肚裏咽”的人得癌症幾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忍氣吞聲型”的人,往往過度克製自己,壓抑自己的悲傷、憤怒、苦悶等情緒,不讓發泄。惡性情緒長期作用於大腦會導致內分泌紊亂,降低人體免疫功能,從而給癌症以可乘之機。這類人群應學會自得其樂,及時疏導和發泄不良情緒,增強自信心。
據有關研究資料顯示,情緒除了因影響人體免疫係統而不利人體健康之外,情緒還會通過影響人的行為方式、心理適應、求醫行為、社會支持等決定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影響人體健康。另外,人的身體健康又會反過來影響情緒,因而通過情緒也可推斷人的健康狀況。比如,一個人身體健康,往往表現精力充沛、心情開朗;一個人長期疾病纏身,則容易引起憂鬱情緒,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