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不良情緒的常見危害
人的不良情緒主要有兩種:一、過度的情緒反應,是指情緒反應過分強烈,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絕、激動不已等,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二、持久的消極情緒,是指人在引起悲、憂、恐、驚、怒等消極情緒的因素消失後,仍長時間沉浸在消極狀態中不能自拔。
1.心理危害
不良情緒與心理問題及疾病大多有著密切的關係。過度的情緒反應,會抑製大腦皮層的高級智力活動,打破大腦皮層的興奮和抑製之間的平衡,使人的意識範圍變得狹窄,削弱正常的判斷力和自製力,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錯亂、神誌不清、行為失常;持久性的消極情緒,常常會使人的大腦機能嚴重失調,從而導致諸如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神經衰弱等各種神經症和精神病。
2.生理危害
不良情緒還可嚴重損害人的生理健康。我國古代醫學中很早就有關於不良情緒影響人的生理功能的論述,如“內傷七情”、“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等。
(1)不良情緒會影響消化係統功能。如人在恐懼或悲哀時,容易胃粘膜變白、胃酸停止分泌,發生消化不良;在焦慮、憤怒、仇恨時,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發生胃潰瘍。
(2)強烈或長久的消極情緒會造成心血管機能紊亂,引起心律不齊、心絞痛、高血壓和冠心病,嚴重時還可導致腦栓塞或心肌梗塞,以致危及生命。
(3)不良的情緒會影響內分泌係統,導致內分泌失調,使皮膚灰暗無光,在女性身上還表現為月經不調,甚至發生閉經。
(4)長期消極情緒會損害免疫係統,造成人體抗病能力下降。
(5)消極的情緒還會引起肌肉收縮甚至引發痙攣疼痛。
六大妙方,讓不良情緒逃之夭夭
對不良情緒的調整,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自我激勵法
在遇到困難、挫折、打擊、逆境而痛苦時,用堅定的信念、偉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樣和哲理來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逆境和痛苦進行鬥爭。自我激勵是人們精神活動的動力源泉之一。
2.宣泄法
情緒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進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良情緒來臨時,我們不應一味地控製與壓抑,還要懂得適當的宣泄。
當生氣和憤怒時,可以到空曠的地方去大喊幾聲,或者像屠格涅夫一樣“在開口前把舌頭在嘴裏轉上十圈,怒氣也就減了一半”,或者進行比較劇烈的體育活動,如跑兩圈、扔鉛球等等。
當過度痛苦和悲傷時,放聲痛哭比強忍眼淚要好。研究證明,情緒性的眼淚和別的眼淚不同,它含有一種有毒生物化學物質,會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狀。通過流淚,把這些物質排出體外,對身體有利。尤其是在親人和摯友麵前痛哭流涕,是一種真實感情的宣泄,哭過之後痛苦和悲傷就會減輕許多。
一位百歲老人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一下。產生不良情緒時,他有調節的妙招:一、堅決不去想煩心事;二、和童真的小孩們一塊玩耍;三、照鏡子,看看自己生氣的樣子是不是很難看,然後努力拿出笑容,看看是不是很悅目。
3.語言暗示法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高級心理功能,是人們交流思想和彼此影響的工具。語言的暗示對人的心理乃至行為都會產生奇妙的作用。在被不良情緒所壓抑的時候,可以通過語言的暗示作用,來調整和放鬆心理上的緊張狀態,使不良情緒得以緩解。比如,在發怒的時候,就重述一下達爾文的名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於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憤怒是以愚蠢開始,以後悔告終。”或者用自編的語言暗示自己,如“不要發怒”、“別做蠢事,發怒是無能的表現”、“發怒會把事情辦壞的”、“發怒既傷自己,又傷別人,還於事無補”。還可以在家中或單位懸掛字幅暗示自己。例如,禁煙英雄林則徐,為了控製自己的暴躁脾氣,便在中堂掛了上書“製怒”的大字幅,隨時提醒自己。在憂愁滿腹時,則可以提醒自己“憂愁沒有用,要麵對現實,想出解決辦法”等等。在鬆弛平靜、排除雜念、專心致誌的情況下,進行這種自我暗示,往往對情緒的好轉有明顯的作用。
4.創造歡樂法
情緒不佳時,要積極創造快樂、釀造笑容。笑,能瞬間擊潰所有的煩惱,調解精神,促進身體健康。有關專家研究認為,笑有十大好處:
(1)清潔呼吸道;
(2)增加肺活量;
(3)抒發健康的感情;
(4)消除神經緊張;
(5)使肌肉放鬆;
(6)釋放過剩精力;
(7)驅散愁悶;
(8)減輕精神壓力;
(9)克服羞怯情緒、困窘的感覺及各種煩惱,有助於人際交往;
(10)使人忘記不幸,向往未來。
5.景色調節法
情緒不佳時,千萬不要一個人關在屋子裏生悶氣,要到景色怡人的大自然中走一走,比如環境優美、空氣宜人的花園、郊外,甚至是農村的田園小路,能寬廣胸懷、愉悅身心、陶冶情操,能有效調節人的心理狀態。尤其是長期處於緊張工作狀態的人,最好定期到大自然中去放鬆一下。
6.求助他人法
培根說過:“如果把你的苦惱與朋友分擔,你就剩下一半的苦惱了。”不良情緒僅靠自己調節是不夠的,還需要他人的疏導。人的情緒受到壓抑時,應把心中的苦惱傾訴出來,如果長時間地強行壓抑不良情緒的外露,就會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傷害。特別是性格內向的人,光靠自我控製、自我調節還遠遠不夠,可以找一個親人、好友或可以信賴的人傾訴自己的苦惱,求得別人的幫助和指點。在很多情況下,一個人對問題的認識往往是有限的,甚至是模糊的,旁人點撥幾句,會使你茅塞頓開。這時人家即使不發表意見,僅僅是靜靜地聽你說,也會使你得到很大的滿足。別人的理解、關懷、同情和鼓勵,更是心理上的極大安慰,尤其是遇到人生的不幸或嚴重的疾病,更需要別人的開導和安慰。將自己的憂愁和煩惱傾訴出來,不但會保持愉快的情緒,而且會增進人際交往,令你感覺到自己生活在愛的懷抱中。
對付抑鬱玩症,當用頑強之法
在2004年倫敦抑鬱症國際討論會上,醫學專家指出,到2020年抑鬱症很可能會成為除心髒病之外給社會經濟造成負擔最大的一種疾病。抑鬱症並非簡單的心情“不愉快”,而是威脅患者生命的一種疾病,重症患者死亡率高達到30%。專家指出,相對於抑鬱症的危害程度來說,當前對抑鬱症防治的重視和投入程度仍顯不夠,其中發展中國家的抑鬱症診斷及治療條件尤為匱乏;各國應進一步加強抑鬱症知識的宣傳和普及,高度重視抑鬱症防治。
(1)提倡早發現,早治療。必須全麵了解病人的需要、內在心理衝突、心理防禦機製、應對方式及能力等,並應了解生物、心理、社會等各方麵的影響因素。減少應激性生活事件,使病人消除不必要的顧慮、恐懼及悲觀情緒,主動配合治療。
(2)藥物治療。如果確診為抑鬱症,首先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進行係統的藥物治療。抗抑鬱藥物治療抑鬱症的效果很明顯。大多抑鬱症患者在服藥後的7~10天,都會有奇跡般的好轉,但抑鬱症的療程要足夠長,3~6個月以上,甚至終身。抗抑鬱症的藥物與抗精神病及抗焦慮藥物不同,既沒有呆滯、反應遲鈍等負作用,一般也不會使人上癮,可放心使用。在用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藥物的劑量和使用時間。沒有足夠的劑量,服藥時間再長,也不會有理想治療效果。同時,在症狀緩解之後,還必須進行一段時間的鞏固治療。在整個藥物治療過程中,要始終注意貫徹治療的“個別化”原則。治療應努力取得病人及其家屬的配合,增強執行治療計劃的依從性。
(3)深入的心理治療。如果條件許可,有必要對患者實施深入的心理治療。應進一步分析造成抑鬱的內在心理原因,並積極幫助病人進行調整。
(4)對流露自殺言行的抑鬱症患者,不能掉以輕心,注意盡量不要讓其獨處,尤其在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要有人相陪。如果發現情緒突然變佳,具有改變服飾之舉,更要格外小心。
(5)提倡積極的自我調養,防治抑鬱。
①要樹立自信。
抑鬱症患者總是對自己沒有信心,甚至全部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失敗的。這樣一來,難免會自己陷入低落情緒的泥潭。因而,要積極回顧以前的成功往事,或去做一些定能成功的小事,努力樹立自信。
②要廣交良友。抑鬱症患者普遍沒有真心的朋友,出現不良情緒時往往隻能自己默默地承受,缺乏排解的渠道,久之會加重病情。而經常和朋友保持交往的人,其精神狀態遠比孤僻獨處的人好得多,尤其在境況不佳時,“朋友是良醫”。交朋友首先是可以傾訴衷腸的知己,還要結交一些饒有風趣、逗人發笑、使人愉快的朋友。養成和朋友經常保持接觸的習慣,這樣可以避免孤獨、離異感,防治抑鬱。
③要改變認知。
抑鬱症患者往往對自己不寄予任何希望,對未來不抱任何幻想,消極處世。在他們眼裏,一切都是灰色的。這不僅不夠客觀,也不利於抑鬱傾向的改變。因而,要積極、主動地多接觸些良性刺激,培養積極認知。
④要走向集體。
抑鬱症患者喜歡獨處,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因為他們一方麵覺得別人身上的毛病太多,另一方麵認為別人會傷害自己。其實任何人和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隻要理智地去尋找,就會發現任何人和事又都是有閃光點的;找到的越多就越會激發出接近集體的興趣,抑鬱情緒就會越少。
⑤要貼近快樂。
抑鬱的人卻偏偏喜歡聽悲傷的歌曲、看悲傷的電影、想悲傷的事件,始終讓自己沉浸在悲傷之中。聽歡快的歌,看幽默電影,想高興的事對抑鬱症症狀有緩解作用。
⑥做最感興趣的事。
如果事業上沒有獲得成功,想辦法增進自己的技能,從最感興趣的事入手;或者再尋找其他成功的機會。有計劃地做些能夠獲得快樂和自信的活動,尤其在周末,譬如打掃房間、騎賽車、寫信、聽音樂、逛街等。另外,生活正常規律化也很重要。盡量按時吃飯,起居有規律,每天安排一段時間進行體育鍛煉。
⑦多參加體育鍛煉。
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人的精神狀態,提高植物神經係統的功能,有益於人的精神健康。在各種運動中,跑步對防治抑鬱症療效最佳。科學研究表明,每天跑步的人,會有一種特殊的欣快感。因為跑步能使人體的腦啡吠含量增加,腦啡吠是大腦分泌的一種生化物質。這種生化物質有類似嗎啡的作用,是一種天然的止痛物質,能使人產生一種特殊的欣快感覺。由此產生一個專門術語“欣快跑”。美國精神病專家發現,他們診治的病人約有70%患有精神抑鬱症,而經跑步一個月後,80%~85%的抑鬱病人均迅速獲益,其效果遠遠超過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