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能力方麵,中國海爾集團的擇業觀是:善於總結。海爾所要的不是一個有多麼豐富經驗的人,而是一個善於總結經驗的人。善於總結經驗的能力,就是學習能力。如果沒有學習能力,有再多的經驗,也不能轉變為智慧。相反,海爾認為一個人一旦有了這種學習技巧及綜合的能力,即使現在沒有經驗,隻要做成一件事,就會去總結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人就會有一套自己的東西,發展的速度會很快。
某知名企業老總也曾說過:“學曆、文憑代表一個人的靜態能力,而學習能力才是一個動態、實用的能力。”無論知識和技能及技術在當代是多麼的新,但在這個飛速發展的年代裏都可能在短短的時間裏折舊得幹幹淨淨,然而,學習技巧是永遠年輕的,它永遠不會折舊。
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中國教育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學,這種體製下走出來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學許多東西,這對於他進大學考試有許多幫助。但這種教法的主要缺陷是學生隻宜於考試,不宜於做研究工作,因為研究工作所要求的路與傳統的學習方法完全不一樣。傳統的學習方法是別人指路自己走,而新的學習方法是自己開路自己走。”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是個人發展的必需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知識的積累和增長與科技文明的進步,已經到了日新月異的地步。任何一個人如果僅靠學校階段的學習或年輕時候所學得的智能,來麵對瞬息萬變的未來社會競爭及個人生涯發展的需求,是注定要失敗的。
因而,要使我們的思想適應新情況,就要學習,一旦學習停滯了,適應就停滯了。適應新時期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斷學習甚至終身學習。隻有做到終身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獲得新信息、新機遇,才能不斷獲得高能力、高素質,才能夠不停頓地走向成功。
在談終身學習之前,先談另一個話題——終身教育。終身教育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定義,動搖了傳統教育大廈賴以存在的物質和精神基礎,給教育事業帶來了革命性影響,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而終身學習就是每一個人的一生一世都要持續不斷地學習。它始於生命之初,終於生命之末,從搖籃到墳墓,持續不斷。因此現代社會,學習正成為各國新世紀新挑戰的高能武器,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視。
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麵向21世紀教育研討會”。當時各國人士就已認識到,由於技術的進步,從未受過教育的人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學習者,因此會議的主題是“發展一種麵向21世紀的新學習觀”。
學習的重要性在20世紀90年代更是得到了升華,1994年6月,在日本成功召開了第三屆經濟技術合作與開發組織(OECD)大會,會議提出了一個更加發人深思的主題——終身學習,麵向未來的戰略。
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羅馬舉行了“首屆世界終身學習會議”,提出“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生存概念”,強調如果沒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就難以在21世紀生存。
成年人慢慢被時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齡的增長,而是學習熱情的減退。
人生是一個成長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人猶如一件藝術品,需要自己精心雕刻,才能永遠保值。
有一次,著名演講家丹尼·考克斯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的一家公司的總部做客。當他和公司的副總裁一起參觀公司時,注意到了寫在牆上的一句格言。那位副總裁告訴他,幾年前公司的經營十分保守,但是現在已經從衰落走向複蘇了,這句話就是成功經驗的總結。
是什麼話具有這麼大的作用呢?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學無止境”四個字。
皮爾博士在86歲高齡時還在不斷學習,他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當我躺下麵對死亡的時候,才是我停止學習的時候!”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經曆無數次改變,生活的改變、工作的改變,隻有那些不斷提升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才能適應種種變化,才不會被生活拋棄,也才會迅速成長!
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即將由工業經濟時代向知識經濟時代過渡。這種變化將給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帶來劇烈而深刻的變革。
知識經濟既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又是一個新的世界時代。
當知識經濟形態出現和發展的時候,它將會使整個經濟乃至整個社會具有新的特征,把世界帶入一個新的時代。說知識經濟是一個時代,是就全球的世界範圍而言。當16世紀英國等少數歐洲國家開始產業革命的時候,世界其他地方還停留在封建農業經濟時代,但這些國家工業革命的成功,就標誌著世界進入了工業經濟時代。今天,也將是這樣一個局麵,少數先進國家的知識經濟形態率先成為其經濟主導,那麼,也就標誌著世界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預計,人類將在21世紀的下半葉全麵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在知識經濟時代,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對人的能力的挑戰,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決於人的知識及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程度。要想成為知識經濟時代的弄潮兒或者領跑者,必須有相關的知識做後盾。
而且,由於“知識”概念的擴展,使得學習的環境、目的、方式、內容等都比傳統概念大大擴展了。
例如,在這個知識經濟時代,不懂一種或一種以上外語的人,就很難適應時代的要求,很難走向卓越。一些富有戰略眼光的企業家已率先在這方麵向自己的員工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日本大企業伊藤忠商社從1978年開始,要求其全體員工都要在4年之內通過一定級別的外語考試,並逐步達到能用外語會話交流、撰寫文章。鬆下商社和豐田汽車公司分別從1993、1995年開始,公司不再設翻譯,要求全體職工無一例外地具有獨立地與外國人打交道的能力。
在這種新形勢下,你不學習就有被淘汰的危險。學習的目的,也不再僅僅是短期的功利或長期的悟道。而是邊幹邊學,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那句“活到老,學到老”。下麵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黃宗漢做過宣傳工作,擔任過北京東風電視機廠廠長等職。離休後,致力於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的研究與開發,搞起了大觀園,先後策劃了兩部大型電視劇,而且受到了廣泛好評。
他老驥伏櫪,壯心不已,64歲開始攻讀碩士學位,他寫的碩士論文《孫中山第二次到北京》,引起海外學者的高度重視,應邀到美國講學。2003年,他已經73歲高齡,開始攻讀博士學位,成為目前為止中國年齡最大的博士生。
黃宗漢說:“學海無涯,我要活到老,學到老,奮鬥到老!”
年輕的你應該在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的同時抓住這個機遇,發展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使自己跟上時代的節拍。從現在起橫下一條心,確定一個遠大的目標,通過不斷學習,塑造一個完善的新的自我。
終身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在於它可以使自己多學得一些知識,更在於可以使自己不斷地與時俱進以至開闊更大的人生視界與生命內涵,令自己的生涯發展與規劃有更多的機會及實踐的可能性。
換言之,通過終身學習可以使每個人在麵對自己的健康、人身安全、心理衛生、職業工作、人際相處、家庭生活、兩性關係、休閑運動、生命意義的追求等個人生涯發展相關課題時,能有更好的規劃、更正確的認知、更多元的探索、更充分的準備、更有效的實行、更良好的調適,以及更進一步地再發展。
養成終身學習習慣的七個好建議
每個人要培養起終身學習的習慣,才能真正建立學習型社會,並發揮其功能。
對於如何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有七項具體的建議:
1.建立主動學習的意願、態度及能力
教育常以外在的壓力,要求學生學習升學所需要的測驗內容,相對忽略主動學習的動機與能力。結果,社會最暢銷的書是教學輔導,學生及成年人有意接受再教育者,接觸最多的不是他們喜愛的書或信息,而是為學習用的參考書。因此我們的社會亟待在校內及校外,培養主動學習的動機、態度及能力。
2.個人應該熟悉多元的學習渠道
目前知識膨脹的社會,各種出版物形形色色,不一而足。除了迅速出版的書刊以外,錄像帶、播音、電視、函授、參觀、活動參與、計算機網絡、光盤數據庫等,都是大家學習的媒介與渠道。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完成以後,校內、各校區、各區域及世界各地緊密連接而成的信息網絡,將使信息的傳輸、流通與交換,成為唾手可得的簡單事情。在這樣的社會中,選擇單一渠道學習的人,容易閉塞與孤寂;熟悉多元學習渠道的人,則容易性格開放與快樂。
3.想要終身學習的人,就要掌握各種學習的機會
當第二次教育的需要形成,而機會也存在的時候,千萬不要猶豫,一定要趕快踏出第一步。一次有名的演講公告時,趕快空出時間準備聽講:需要學計算機的時候,千萬不要嫌自己太老而不學;一次動人的音樂演奏,千萬不要去省那可觀的入場費;一次多年未完成的進修機會,千萬不要喪失自己的鬥誌。掌握每一次學習的機會,個人心靈的富有,將是生命力的源頭活水。
4.從事學曆與文憑以外的學習,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在國人的觀念中,學習與獲得學曆或文憑幾乎被畫了等號:獲得學曆與文憑以外的學習,也就被認為是較次要的事情。在終身學習的生涯中,學曆與文憑已逐漸失去其絕對的價值,社會成員也會重新評量學曆與文憑的真正功能。樂於從事學曆與文憑以外的學習,是養成終身學習習慣的重要途徑。
5.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以前,一想到學習,就想到念書。一想到念書,就想到買書或借書,以致全家都是書,皓首窮經,而成為學者。家裏的書如果不夠,也要到圖書館查閱好久,才找到資料。終身學習時代的景象是:在很多大學中,教授與學生可以便捷地從宿舍或研究室查閱全部書目,可以利用電子郵件交換信息,可以和世界相同領域熟悉或不熟悉的學者筆談。個人進入自動化的圖書館,等於進入了一個世界性的信息站;進入設備良好的視聽中心,也可以在不幹擾別人的情況下學習或相互討論學習。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仍然是終身學習重要的一環,但是“書”僅是信息的一種,其他還有很多信息任人選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在這種環境中,具備部分器材如計算機,並有充分運用的能力是必備的。事實上,在現代社會中,書香已有新的意義。書香不僅可以通過傳統古籍傳揚芬芳,更可以經由現代科技提升人的生活境界與精神文明。
6.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要讓學習動機與學習成就,循環作用,相互回饋終身學習的習慣,首先源自一種理念,以後在每一個階段學習有成,更會加強這種理念,促成更多的學習成就。當它成為一種堅定不移的行為形態時,就是個人快樂的時候,也是社會進步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