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立體思維法
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方麵,並運用多種方法在事物發展的不同層次上向縱、橫兩個方向延伸思考的思維方法。其特點是:從事物的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麵來思考問題,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不但能解決一般的問題,而且能以別人意想不到的方案、設想、辦法,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立體思維善於在事物發展的不同層次上向縱、橫各個方向發展,向問題的深度和廣度方向發展,能進行交叉思維,能充分調動已有的知識,甚至可以把不相關聯的知識聯係起來,在某一點上形成新的突破口並加以擴張,形成一個新的知識係統。立體思維不是胡思亂想,而是以頭腦中積聚的大量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基礎,是長期思考和鑽研的結晶。
34.聯想法
按想法之間的聯係引導思維,使概念或形象接近或相聯的思維方法。聯想可以很快地從記憶裏追索出需要的信息,構成一條鏈,通過事物之間接近的、可對比的條件,把許多事物聯係起來思考。它能開闊思路,加深對事物之間聯係的認識。聯想法共有4種類型:
①相似聯想。指在性質上或形式上相似的事物之間所形成的聯想;
②接近聯想。指把某些事物的特性聯想到可以運用於別的事物,一個聯想的開始環節和結束環節可能毫無共同點;
③對比聯想。指由正麵想到反麵,或由反麵想到正麵的聯想;
④因果聯想。指由結果聯想到原因的聯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因果聯想符合人類的認識發展過程,是一種簡便的聯想方法。
培養和訓練聯想能力一般采用“概念聯想法”的方式來進行。概念是事物本質屬性的反映,是人們經常使用的思維單元,而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係反映了客觀事物之間的常見關係,這就為開展概念聯想法創造了條件。
35.想象法
想象思維是人類對客觀世界特有的一種形象創造的方法,是對記憶中的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創造新的形象的過程。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想象思維有以下3個特點:
①形象性。
②廣闊性。
③創造性。
欲提高想象思維的能力要注意:
①廣見博識是產生想象的重要條件。
②思想自由馳騁是發揮想象的前提條件。
③樂觀向上是創造想象的必要條件。
36.演繹法
從若幹已知命題出發,按照命題之間的必然邏輯聯係,推導出新命題的思維方法。演繹法已成為構造科學理論、組織科學知識的一種重要方法。演繹法可廣泛運用於日常認識和科學研究。它既可作為探求新知識的工具,使人們能從已有的認識推出新的認識,又可作為論證的手段,使人們能運用它來證明某個命題或反駁某個命題。演繹法是按照命題之間必然的邏輯聯係進行推導的。運用演繹法時,必須使結論與其前提之間有必然的邏輯聯係,即斷定結論應是斷定其前提的必然結果。否則,就不能發揮演繹法的作用。
37.溯源推因法
又稱回溯推理法,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理解。廣義的是指根據事物發展過程所造成的結果,推斷形成結果的一係列原因的整個邏輯思維過程;而狹義的則是指從事物的結果推斷其原因的一種思維方法。簡單地說,溯源推因法就是從事物的“果”回過來推測其“因”。這種思維方法的應用極其廣泛,尤其是在刑案的偵查工作上。在實際思維中,還要注意結合運用其他思維方法、觀察方法、實驗方法,經過正確的推導才能成功。
38.枚舉歸納法
這種方法是指通過列舉從屬於普遍判斷的全部情況中的單個判斷的途徑,來確定普遍判斷的方法。其中,按照得到普遍判斷時所概括的對象是否完全,可分為完全歸納法和簡單枚舉法。
(1) 完全歸納法
又稱窮舉歸納法。對某類事物的全體對象進行考察、再進行概括的一種推理方法。也就是說,考察某類事物的每一對象,然後進行歸納判斷,肯定了它們都具有某一性質,從而得出這類事物都有這一性質的一般性結論。數學證明中常用的數學歸納法就是典型的完全歸納法。它的作用在於綜合,把一定數量的具有共性的單一判斷綜合為一個具有整體性及特定尺度的一般性命題。在應用這個方法時,應注意:
①所考察的每一個前提與結論之間必須是個別和一般的關係,結論的範圍不能超出前提的範圍,並且每一個前提都必須真實可靠;
②作出結論之前,要在前提中毫無遺漏地對所要考察的某類事物所包含的全部對象進行考察;
③所要考察的對象必須是有限的。完全歸納法隻適用於那些數量有限的(可數的)現象或對象。當研究範圍很大、數量很大時,該方法不適用。
(2)簡單枚舉法
亦稱“不完全歸納法”、“簡單歸納法”或“簡單枚舉歸納推理”。這是指隻根據部分對象個體具有的某種屬性而作出概括的推理方法。具體地說,就是通過對某類事物部分對象的考察,以及列舉若幹經驗事例,發現某一屬性在一些同類對象中不斷重複,而又沒有遇到與此相矛盾的情況,從而得出該類事物都具有某種屬性的一般性結論。簡單枚舉的特點是沒有列舉全部或無法列舉全部事例,把僅屬於部分對象個體的性質當作全體對象一般屬性作出判斷,而且又未通過理論證明,因此結論不一定是可靠的,是非確定性的結論,也就是說,結論可能為真,也可能為假。雖然如此,它在人們的認識過程中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因為它可以對事物進行初步的概括,提出尚待進一步證實的假設,為人們的科學研究活動指出了一定的方向、提供了一定的線索,促進人們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或者充實初步的假設或者推翻它,這對每一門科學的研究和發展都是必不可少的。提高簡單枚舉歸納推理結論的可靠程度的重要方法,就是要搜集大量的能夠證實這一結論的事實材料。事實越多,根據越充分,結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
39.抽樣歸納法
又稱“統計概括歸納法”。抽樣歸納法是從簡單枚舉歸納法發展出來的一種不完全歸納法。它是依據樣本具有的某種屬性,得出總體也有這種屬性的歸納方法。在被研究對象數量很大時,為了得到被研究對象的某些數學特征,可以應用這種方法。這樣就能夠避免對大量研究對象逐一進行考察、分析的麻煩,隻要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對象,用數理統計的方法加以分析就可以了。這種從總體中抽取部分對象的過程,叫做“抽樣”,所抽取的部分稱為樣本。抽樣的目的在於,在研究樣本的基礎上得出樣本具有某種屬性的論斷,再從這一論斷,推出總體也具有這種屬性的結論。這種結論在某種程度上也具有或然性。應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
①在抽樣過程中要注意樣本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②要求抽樣的個體(樣本)占全部對象(總體)的比例必須足夠大;
③必須隨機取樣,不可有主觀意向。
40.類比法
根據兩個對象在一係列屬性上的相同或相似,由其中一個對象還具有某種其他屬性,推測另一個對象也具有這種其他屬性的思維方法。運用類比法得到的結論具有或然性,不能確保正確無誤。為了使結論有較高的可靠性,在運用類比法時,進行類比的兩個對象應具有較多的共同屬性,它們的共同屬性與被推斷的屬性之間應有較密切的聯係。類比法可廣泛運用於日常認識和科學研究。它對於探求新知識,進行發明創造,都有重要作用。科學史上的許多重大發現、發明都曾借助於類比法。類比法也可運用於論證,但隻能作為一種輔助手段。
41.求同法
又稱“契合法”、“唯一契合法”,是判斷現象間因果聯係的穆勒五法(求同法及以下五種方法是19世紀英國著名邏輯學家穆勒在總結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礎上,提出的確定現象之間因果聯係的“穆勒五法”。)之一,屬於不完全歸納法。如果被研究的現象出現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為了探求這一現象存在的原因,可將這些不同的場合進行比較,排除它們之間不同的情況,尋找出唯一相同的情況,這個共同情況便是被研究現象存在的原因。這種棄異求同的思維方法,就叫“求同法”。求同法的基本規則是:如果被考察現象的兩個或多個事例隻有一個共同點,那麼此共同點就是該現象存在的原因(或結果)。運用求同法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①在各種不同的場合中找出可能與被研究對象的存在原因相關的情況;
②把出現該現象的幾種不同場合進行比較,排除各場合中不同的相關情況,找不同場合中唯一的共同情況,從而確定被研究對象存在的原因。
求同法適用於較簡單的涉及到判明因果聯係的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或然性的。為提高求同法判斷因果聯係的有效性,應注意:
①要根據具體情況相應地增加比較的場合;
②對共同情況加以認真分析,對唯一共同情況是否和被研究現象確有聯係做出準確的判斷;
③仔細尋找各種不同場合是否還有其他共同情況,防止遺漏。
42.求異法
通過把某一現象出現的場合和不出現的場合加以比較,尋找唯一不同的相關情況,以確定該現象產生的原因的思維方法。其思維過程是:在某一現象出現的場合(可稱為正麵場合)和不出現的場合(可稱為負麵場合)中,如果隻有一個相關先行情況是前者具有而後者不具有的,那麼這個情況就是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其特點是同中求異。運用求異法得出的結論具有或然性。在運用這種方法時,正負兩個場合隻能有一個相關情況不同,其他情況必須完全相同,要特別注意發現在那些表麵上相同的情況中隱藏著的重要不同因素,以免忽視了被研究現象存在的真正原因。
43.求同求異並用法
通過把某一現象出現的一組場合和不出現的一組場合加以比較,尋找前一組場合共同具有而後一組場合皆不具有的唯一相關情況,以確定該現象產生的原因的思維方法。其思維過程是:在某現象出現的一組場合(可稱為正事例組)和不出現的一組場合(可稱為負事例組)中,如果隻有一個相關先行情況是前一組的各場合共同具有的,而這個情況在後一組的各個場合中都不存在,那麼這個情況是該現象產生的原因。其特點是既求同又求異。運用求同求異並用法得出的結論具有或然性。要提高其結論的可靠性,所考察的場合應盡可能多些,並且正事例組的各場合與負事例組的各場合應有較多的相似性。
44.共變法
通過對某一現象發生變化的若幹場合進行考察,尋找與之有共變關係的相關情況,以確定該現象的原因的思維方法。其思維過程是:在某現象發生著變化的若幹場合中,如果隻有一個相關先行情況發生了變化,那麼這個情況是該現象的原因。其特點是從量的共同變化上來尋求因果聯係。運用共變法得出的結論具有或然性。在運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現象之間共變關係的複雜性:有共變關係的現象並不都具有因果聯係;有時現象之間的共變關係有一定限度,超過了這個限度,原有的共變關係就不存在。
45.剩餘法
判明現象間因果聯係的一種方法,穆勒五法之一。剩餘法的基本規則是:從一現象中除去通過先前歸納法已知為某些前件(可理解為被研究的某些複雜現象的一部分)結果的那些部分,該現象的剩餘部分便是其餘那些前件的結果。剩餘法的推理形式如下:
被研究的複雜現象:a、b、c、d。
現象的複雜原因:A、B、C、D。
已知B是b的原因,
C是c的原因,
D是d的原因,
所以,A是a的原因。
運用剩餘法可以發現某個已知事物的未知性質,還可發現某種未知條件、未知因素甚至未知事物的存在。運用這種方法是有一定條件的。首先,剩餘法的前提必須真實可靠,如果前提不可靠,則結論也是不可靠的,影響正確論斷的作出;其次,剩餘法是研究現象間複雜因果關係的方法,它必須以用其他方法推出的結果為基礎,因為它在推論現象存在的原因時,必須首先知道某一複雜現象之中的部分原因和結果,這就需要事先進行實驗或理論的計算,來發現這些因果關係。因此,剩餘法不可能成為研究現象間因果關係的起始方法。
46.建立假說法
根據已知的科學原理和一定的事實材料對事物存在的原因、普遍規律或因果性作出有根據的假定、說明和科學解釋的方法。建立假說是人們初步認識某些真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也是科學理論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初始階段,在人們的一般實踐活動中也有著重要意義。建立假說法是以已有事實和科學知識以及觀察實驗為依據的,因而,假說不同於無知妄說;另一方麵,人們為了一定目的而建立的假說隻是對事物的存在原因和規律性的初步的假定說明,因此,它具有推測的性質,它提供給人們的知識並不確鑿可靠,還需要科學的論證和實踐的檢驗,因此,它又區別於科學理論。假說的建立離不開實踐,所以假說的建立過程也是來源於實踐的各種邏輯方法和推理形式的綜合運用的過程。
47.論證法
也叫“邏輯證明”或“證明”。是根據某個或某些已知為真的判斷,來確定另一判斷的真實性的思維方法。論證法是人們獲得間接認識的重要工具,也是發現真理、建立科學理論和科學體係的必要條件。此法無論在發現真理方麵,還是在宣傳真理方麵都起著重要作用。運用論證法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①論證的問題要清楚確切;
②論據必須真實,要站得住;
③論證要得法,要充分運用各種邏輯方法去論證,如歸納方法、演繹方法等;
④要把論題、論據和證論方式在證論過程中有機地聯係起來。
48.反證法
間接證明的方法之一,它是通過確定與論題相矛盾的判斷的虛假,然後根據排中律(在同一思維過程中,兩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都是假的,其中必有一個是真的),由假推真,來證明論題真實性的一種證明方法。反證法的具體步驟為:
①提出與原論題相矛盾的反論題;
②運用各種知識或推理論證反命題的虛假性;
③由於原論題與反論題為矛盾論題,現已證明反論題的虛假,根據排中律,故原論題為真。
49.選言排除法
間接論證的方法之一。運用否定肯定式的選言推理進行論證的方法,即在存在多種可能性的情況下,為論證論題的正確性,逐一地排除不可能實現的選言判斷,由此證明論題正確性的方法。選言排除法的具體步驟為:
①組成以論題為選言的不相容的選言判斷,即找出同論題相關的互相排斥的全部可能性,使論題成為其中一種可能;
②用這個不相容的選言判斷作為推理的前提,並且依次論證除論題以外的選言判斷都是不能成立的;
③運用不相容選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確定論題的正確性。
運用這種方法必須注意:
①進行第一步時所列的選言判斷必須窮盡與論題有關的各種可能情況;
②論證過程中必須把論題以外的其他所有可能的情況一一排除幹淨,否則不能有效地確定論題的正確性。
50.歸謬法
間接反駁方法中的一種。在論證過程中,人們為了反駁某判斷,可以先假定這一判斷是真實的,並從這個假定中推出一個(或一係列)顯然荒謬的結果來,然後就可以合乎邏輯地推出被反駁判斷也是荒謬的。歸謬法常用於論戰中,從論敵的錯誤論題中自然而然地引出荒謬的結果,從而使論敵的論點不攻自破,反駁簡捷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