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鍛煉身體平時應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以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謹防老年病複發老年人的體溫本身就低,進入冬季,體溫會更低,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同時由於天氣寒冷,血管收縮,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高發期。因此,老年人應注意居室保暖,少外出;若是必須外出時,要多穿衣服以禦寒。

勤搓手可防凍傷在嚴冬手腳凍傷後,進屋後不要立即將凍僵的手腳放到取暖器旁邊烤,或放入熱水裏燙泡,這樣對手腳皮膚保健非常不利,日後很容易生凍瘡。應在距離取暖器不遠的地方,將裸露的手腳互相搓擦,使手腳的溫度自然回升,待皮膚表麵變紅時,再移到取暖器旁或放入熱水中取暖。嚴冬時節養成搓手的習慣對身體很有好處。搓手的方法很容易,就是雙手抱拳,雙手從虎口接合,雙手捏緊,再移動雙手轉動,使雙手在轉動過程中手的各部分互相摩擦。

治足跟痛靠太溪穴多種方法緩解足跟痛中老年女性常有足跟痛,在冬季容易頻發,中醫認為主要是氣血運行不暢、過度勞累、增長骨刺以及各種外傷等因素導致足跟軟組織損傷和退行性病變,但根本原因是腎虛。

按摩太溪穴可治療足跟痛。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腧穴,是足診三脈要穴之一,古代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其重在補腎,具有明顯提高腎功能的作用。順著太溪穴可把腎經235的氣血引到湧泉穴。隻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鮮血液就會把瘀血帶走,足跟自然就不痛了。除了用手指按揉太溪穴外,有時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木棒按揉,注意力度要柔和。

泡腳治療足跟痛用蘇木、透骨草各30克,桃仁、紅花、當歸、獨活各15克,乳香、沒藥、血竭各10克。先將藥物一起加水煎煮,然後將濾過的藥液倒入盆中,趁熱洗腳,保持水溫在50~60℃。每日2次,每次15分鍾左右,10日為1療程。另外,泡腳還可治手足冰冷。黃芪20克,紅花、蘇木、澤蘭、生地、川椒各10克,細辛6克,當歸、葛根、黃芩、酸棗仁各15克。用上藥加水1000毫升煎至600毫升,去渣後倒入足浴盆,每晚睡前泡腳30~40分鍾,配合腳部自我按摩手法。

刮痧治療足跟痛先重點刮拭阿是穴和踝部內、外側區,每個部位都要刮到出現痧痕為宜,刮後用指端點揉阿是穴5~10分鍾,需要用重手法;然後再刮拭足背、足底區;最後刮小腿內、外、後側區和膝彎區。如果配合外敷阿是穴,會有更好的效果。

按摩太溪穴治療手腳冰冷冬天很多老人會被手腳冰冷困擾,刺激太溪穴能起到祛寒作用。睡前刺激太溪穴,每天堅持,症狀會漸漸好轉。也可以在白天,將米粒貼在太溪穴上,若能同時刺激次穴、湧泉穴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