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385~304),另一說(372~289),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子居,戰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鄒城)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被儒家尊為“亞聖”。

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約在祖輩時遷於鄒。三歲時,他父親孟孫激去逝,全靠母親仉氏教育。孟母為把兒子撫育成人,在孟子年幼時就嚴格管束,甚至不惜三遷擇鄰,斷機勸學。在母親的精心培育下,孟子自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後來,他授業於子思的學生門下,對孔子的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曾說:“我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學習孔子。”

孟子學成後居鄒為士,收徒講學。門生中著名者就有18人,公孫醜、萬章等都是他的高足弟子。當時諸侯混戰、七雄爭霸,孟子便懷著實行“仁政”治國的政治抱負,遊說諸侯。約44歲時,他率領弟子,首次出遊齊國,50歲時出遊滕國,然後返鄒。不久又拜訪了代理任國(今濟寧)國政的季子;接著由任到梁(魏)見梁惠王,55歲左右,由梁再次到齊國。據曆史記載,孟子遊說諸侯時名氣很大,;“凡出行,後車數十乘,從者數百人”。他曾在二次遊說齊國期間在齊做客卿數年,並在齊國稷下學宮講學。但由於當時“天下方務於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因而,對於當時“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張“(齊)宣王不能用”,“梁惠王不果其言”,其他各國也都未采納。

到公元前308年,孟子已年高65歲。其政治抱負仍然沒有實現,隻好停止自己20多年的遊說生涯,象孔子晚年那樣,退居鄒國,從事教學與著述。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言,作《孟子》七篇,以詔來世。”

孟子的政治思想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學說是對孔子“仁學”思想的繼承和

發展。孔子的“仁”是一種含義極廣的倫理道德觀念,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愛人”。

孟子從孔子的“仁學”思想出發,把它擴充發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經濟、文化等各

個方麵的施政綱領,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對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

愛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於政治,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麵嚴格區分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且模仿周製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製度;另一方麵,又把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關係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係,主張統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獨夫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政治、教育以及統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戰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於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曆史事例反複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製。孟子所設想的井田製,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隻有使人民擁有“恒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於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種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於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體現。

道德教育思想

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視培養賢才,認為“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尊賢使能,俊傑在位”是國家富強的根本,“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是最快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