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視道德的培養和道德意誌的鍛煉,是孟子德育思想的鮮明特點。其中包括五方麵的重要內容:

1.尚誌養氣。尚誌,就是使自己的動機和行為都必須遵循“仁義”的準則而不超越於“仁義”。孟子認為,要成就道德,必須“先立其大”,即以“仁義”為本,居仁由義。隻有具備高尚的情操,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目標,經由“居仁由義”的途徑,才能成為大丈夫。與“尚誌”相聯係,圍繞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孟子提出要善“養浩然之氣”。

2.存心養性。個體如何加強道德修養,才能保存並發展本心和善性,成為一個真正品質高尚的人呢?孟子認為,關鍵在於“養性”,即“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很注意一個人的“養性”即主觀修養,其最高境界在於一身充滿“浩然之氣”。他主張在義和利之間,要取義舍利,盡力做到“寡欲”,克製自己的欲念,追求真理。他認為一個人要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和“辭讓之心”,從而做到行事仁義,待人以禮。

3.反求諸己。孟子提倡人要多下自我內心反省的功夫。“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反求諸己就是自我反思,自己內省、自我審察,以求得“良心本心”。孟子認為,為了加強個人的道德修養,應該多從他人的言行來比照自己,嚴於律己,多做反省,以不斷完善自身的德性。對於治理國家的施政者來說,也要勤於反省自己,惟有正己才能正人。

4.改過遷善。成就道德的實質在於無愧於心:“仰不愧於天,俯不祚於人。”道德教育實質上是幫助人們改正自己的缺點,積極促進自身不斷完善的過程。孟子認為,一個人要改過遷善,必須要“知恥”。知道羞恥,才能重新恢複善良的本性,即所謂“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在孟子看來,“知恥”,既是一個人具有道德責任的體現,也是具有道德評價能力的表現。隻有“知恥”,才會有自我道德意識的覺醒,才會意識到自身的道德責任,才能進行自我教育。知恥隻是前提,通過改過進而實現遷善才是最終目的。因此,孟子鼓勵人們改過自新,極力提倡“聞過則善”,主張“樂取於人為善”,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以人之長補己之短。

5.加強意誌鍛煉。孟子宣揚先驗的道德意識“良知”、“良能”,但他也注意到環境對人性的培養和發展的重要作用。他說:“居移體,養移體,大哉居乎!”孟子認為,一個人要成就大器,必須經過嚴格的鍛煉,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強的意誌。一個人的道德、聰明和才智,都是從艱苦和困苦中鍛煉得來的,因此,他斷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作品

孟子曾遊曆於宋、滕、魏、齊等國,闡述他的政治主張,還曾在齊為卿。晚年退而著《孟子》一書。有《孟子》七篇傳世,為儒家經典之一。他繼承、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並稱為“孔孟”。

《孟子》七篇

《梁惠王》上、下;《公孫醜》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

孟子把孔子的“仁”發展為“仁政”的學說。

“製民恒產”,讓每家農戶有百畝之田、五畝之宅,有起碼的生產資料;“勿奪農時”,保證農民有勞動的時間;“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加強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階級剝削壓迫的苦難,企圖采用這些措施來緩和階級矛盾,以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不過它對發展生產還是有好處的。

同“仁政”學說相聯係,孟子還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

他認為君主隻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取得和保持統治地位,因此他主張國君要實行“仁政”,與民“同樂”。對於殘害百姓的國君,國人可以殺。商紂王是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紂,他認為殺得對,說:“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雖然有同情人民、譴責暴君的一麵,但他的政治思想還是維護封建製度的,所以他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治於人者食人,治人者食於人,天下之通義也”(《孟子。滕文公上》)。這種觀點長期以來成為替剝削製度作辯護的理論根據。

性善論是孟子學說理論的出發點,其主要主張有“仁政”、“王道”理論。司馬遷認為《孟子》為孟軻自撰,“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