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約54O年左右),是我國北魏末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是山東益都人,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到過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後來回到家鄉,經營過農牧業,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間,在總結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農業生產成就的基礎上,寫成了著名的農業科學著作《齊民要術》。
賈思勰在農業科學研究上取得的顯赫成就首先是在於他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北魏帝國的君主,是北方遊牧部落鮮卑族拓跋氏,國人多以畜牧業為生,對農業生產不大重視,遊牧生活使得民眾常年過著無法安居樂業的生活。北魏政權建立後,拓跋珪執政伊始,便致力於發展農業生產。天興二年(公元399年),拓跋珪稱帝後,治國方略中便有解散遊牧部落的內容。他親耕籍田,廣興產業,因此北魏經濟日益繁榮。由於鮮卑人畢竟具有好戰的特征,魏道武帝治國也就忘不了軍事掠奪,在連年大戰中,最困難的便是缺少軍糧,軍糧的富足與否顯然成為了戰爭勝負的一個相當重要的因素。由此推而論之,如果糧食牲畜富足,人民就能過上安定生活,鮮卑人或許會改變靠掠奪別人的財富過富裕生活的習性。因此,國泰民安的關鍵還在於發展農業生產。
生活在北魏時期的賈思勰對此體會得太深了。他決心投身到農業生產的實際中去,親自養羊,種莊稼,從實際操作中總結經驗,推廣農業生產,使北魏政權強盛,人民生活富足安定。
賈思勰深知,北魏國人對畜牧業生產有著較多的經驗,而且也習慣於飼養牛、羊等牲畜。如果自己在這方麵能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畜牧業生產有較大發展,北魏國人自然會接受並信服他,在此基礎上再推廣農業生產,便會順利得多了。於是,他開始養羊。一次,他養了200頭羊,由於缺乏飼養經驗,事先不知道一頭羊該準備多少飼料,最終因飼料供應不上,不到一年,200頭羊餓死了一大半。賈思勰並不氣餒,繼續幹下去,接著他又養了一群羊,並且種了20畝大豆,他想,這次羊總不會死去了吧!哪知飼料倒是不缺,可羊還是死了許多。賈思勰百思而不得其解,實在無計可施。成天茶飯不思,苦惱至極,鄰裏看到他這種狀況,恐怕他急出病來。一位好心人打聽到離他們這裏100多裏外有一位養羊高手,立即把這消息告訴了他。賈思勰聽後二話沒說,連夜趕到那裏向老羊倌求教。
賈思勰一到老羊倌家,便拜老人家為師,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己養羊的情況,誠懇地請老人家指教。老羊倌被他的誠意所感動,留他在家住了好幾天,讓他仔細觀看自己的羊圈,並且從羊的選種、飼料的選擇和配備、羊圈的清潔衛生及管理方法一一細細講述給他聽。賈思勰從老羊倌的敘述中,似乎明白了自己第二次養羊失敗,大概是由於羊圈管理不得法的緣故。老羊倌說:“你的悟性真高,羊是不吃自己撒過尿拉過屎的飼料的。你把飼料亂扔在羊圈裏,讓羊在上麵踩來踩去、拉屎撒尿,盡管你吸取了第一次飼料不足的教訓,準備了足夠的飼料,但不懂得羊是不吃弄髒了的飼料的道理,你不打掃好羊圈的衛生,就是準備再多的飼料也是白搭啊!不過,像你這樣的有誌之士,一定會把羊養好的。”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賈思勰回去後,按照老羊倌的指點又養了一群羊,這群羊可養得膘肥肉壯,產奶也多,成活率相當高。從此,賈思勰的名聲傳了出去,越來越大,向他求教的人絡繹不絕,人們信服地稱他為養羊能手。
賈思勰發展農業生產的第一步計劃付諸實現後,他便著手試驗耕地種莊稼。從養羊的成功中,得出了一條十分可貴的經驗,那就是向老農虛心求教。於是,他不辭勞苦,跋涉千裏,足跡遍布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田間地頭,在茅草屋裏、在地頭窩棚裏,他與老農促膝談心,仔細地詢問他們如何施肥?如何犁地?如何選種?不同上質的地又該如何下種等等問題。老農們也為他謙虛、求實、好學的精神所震驚,稱他是農業生產的有心人。因此,毫不保留地向他傳授自己的實踐經驗,告訴他:“這種是種莊稼不可草率的大事。一般人僅僅知道選種要選長得飽滿的穗子,但未必知道還要察看種子的顏色純潔不純潔。同時還要注意把割下的穗子高高掛起,待到來年春天再打下來做種。人們更不知道土質不同、氣候有別的地,對品種要求是不同的,它們的區別,主要在莖杆上。一般說,潮濕溫暖的低地種穀子,要選用莖杆柔弱、生長茂盛的;風大霜重的山地種穀子,要選莖杆堅實的。犁地在七月間,犁地之前,要看地裏長沒有長茅草,長著茅草的地,需先趕著牛羊在上麵踩一遍,等七月犁地時,茅草才會死去。”賈思勰學到這些寶貴經驗後,便回去照此辦理。在實際耕作中,他自己又摸索出不少規律,同時還悉心研究了前人關於農民生活和農業生產方麵的大量資料,結合自己的實踐體會,吸取前人著述的精華,舍棄了一些實踐證明不妥的說法,寫出了《齊民要術》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