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是誰那麼慌,剪破四月的時光……(1 / 3)

是誰那麼慌,剪破四月的時光……

封麵故事

作者:翟翊 賈冬婷

三聯生活周刊:你是什麼時候認識張國榮的?

陳淑芬:我第一次見到他是1981年,地點在尖東香滿樓,我一進去就看見他在外間大廳和人吃飯。我對他在麗的電視歌唱比賽上的表演還記憶猶新,當時他穿著一雙紅色的高靴子,唱《American Pie》,非常靚仔,而且歌唱得青春氣息逼人。當晚琴姐(李香琴,TVB台柱)請吃飯,我便問琴姐,可否介紹張國榮給我認識。那晚談得非常愉快,知道他已與寶麗多完約,現在是自由身。

三聯生活周刊:那時候就決定和他簽約了嗎?

陳淑芬:是呀,我記得一見麵就和他開門見山地說:“華星開了一個唱片部,我需要簽一些歌手,你有沒有興趣加入?”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說:“有興趣,很有興趣。”當時華星唱片部剛成立,一個藝人都沒有,我需要簽一些歌手。而華星在本地做過很多演出,名氣很大,又是當時唯一一個會舉辦流行歌曲演出的機構,對歌手也很有吸引力。張國榮原來簽得是寶麗多,出了一張唱片後,合約滿了,寶麗多好像也沒有意思跟他續約,他跟他之前的經紀人在錢方麵出了一些問題,兩人也分手了。我這時候給了他一個唱片約,張國榮就成了我第一個簽約的歌手。我們的合作應該是天意——一切水到渠成,沒有任何阻礙。

三聯生活周刊:華星時代,張國榮在同期藝人中的特質是什麼?你怎麼看他的家庭背景對他個性氣質的影響?

陳淑芬:他的特點就是他的青春氣息,以及特有的不羈氣質。他家是大家庭,兄弟姐妹很多。他爸爸媽媽很少和他在一起,他很小就去英國念書,沒有得到太多家庭的溫暖。他這個人很整齊,很愛幹淨。我不太好講人家的家庭,但是我想說,張國榮的獨立個性來自特殊的家庭環境,同時他有著很多藝人都有的敏感和脆弱。

三聯生活周刊:上世紀80年代初,藝人經紀還是新鮮事物。你們之間的信賴如何建立,並將合作延續了20年?

陳淑芬:其實,當時“張國榮經紀人”並不是公司的一個職銜,隻是李純恩給我的一個稱號而已。因為張國榮個性太率直,很容易吃眼前虧,每次做訪問,都會因為一兩句由衷的說話而變成了一篇負麵新聞,對一個正在上位的藝人來說當然很不利。後來我開始有選擇性地安排他做訪問,久而久之,每次訪問都要經我指定安排,我也一定在場,很多時還要補充他的答案以免記者誤會,於是,李純恩在一次張國榮的訪問中封了我做他的經紀人,想不到自此,很多人便這樣稱呼我。1986年華星人事變動,我離開華星成立了自己的經紀公司。因為我們之前幾年合作無間,張國榮唱片約滿後,也選擇跟我離開,我才正式地成為他的經紀人。

我們的合作方式和普天下所有藝人與經紀人的合作方式一樣,但是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我們既是工作關係,也是生活中的好朋友,而且我們的個性非常相像,做事情很堅持,喜歡追求完美。麵對問題的時候,我們兩個彼此都很坦率。雖然我是他的經紀人,但是他什麼事都會跟我講,很少會瞞著我,我很清楚他心裏想什麼。

三聯生活周刊:香港人有句俗話說,“連張國榮都要等10年”。當年藝人從出道到走紅通常需要經曆什麼樣的過程?

陳淑芬:每個藝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能不能走紅,看個人的努力,也看運數。當年和現在包裝藝人基本都是一個方法,最大的不同來自藝人本身——以前的藝人不會那麼虛榮、受不了苦。也許很多人不相信,當年我和哥哥出席東京音樂節等很多活動就是兩個人,我是經理人,也是助理和茶水,而哥哥是藝人,也是化妝師和造型師。現在的年輕藝人認為排場小,就代表公司小,對藝人不夠好,要轉去人多、排場大的公司,這樣一來,就形成了無謂的攀比,大家還有心思做音樂嗎?

三聯生活周刊:舞台和銀幕上的張國榮經常以不羈的浪子形象出現,真實生活中的他是什麼樣子?

陳淑芬:台上台下他都很愛美啦,而且他穿什麼衣服都是很帥氣大方的樣子。不過他知道什麼是舞台,什麼是應酬場合,什麼是朋友圈子,會針對不同的環境塑造自己的狀態和外形,絕不會混淆舞台和生活。他在台上是什麼都可以發揮出來的天才藝人,他穿紅色高跟鞋唱“紅”,穿裙子,表演很放得開,但是在台下他不會做這些。他在生活中穿的衣服不一定是名牌,但很懂得怎麼去搭配服飾和顏色,會穿得很舒服,人家看著也覺得很自然。

三聯生活周刊:作為經紀人,你是怎麼幫他挑選電影和歌曲的?在娛樂圈,不是每個人都像張國榮一樣,有這麼大的選擇自由度。

陳淑芬:哥哥是很有個性的藝人,作為經紀人,我會尊重。在他出道的時候,我們很小心地去嗬護他的形象,當時有一些戲找他拍,我覺得形象不對的,都會推掉。不過在他退出樂壇後,他不再過多顧及形象,有了很大的自由度去選擇電影,我也基本尊重他的個人決定。隻要覺得角色適合,他就會很投入地去演,而且在扮演角色前他都會花很多時間去學習,比如拍《霸王別姬》,他花了差不多半年在北京學京劇。如果說張國榮塑造的角色成功,不如說他的眼光好,他相信自己能夠挑戰的形象,就一定能夠努力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