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要刊速覽
弗朗西斯一世:最好的選擇?
《明鏡》2013.3.20
教皇弗朗西斯一世是1000多年來第一位來自歐洲之外的教皇,也是首位執掌天主教會最高權力的耶穌會士。人們說他的最大特點是親民,不過他和他的前任一樣是個保守主義者,他能否主導教會的改革還是個未知數。他很可能並非歐洲人想象中的教皇,在他當上教皇還不到五分鍾,就拒絕了傳統教皇登基時的更衣禮儀。從好的一方麵看,來自歐洲語境之外的教皇對於歐債危機和教廷醜聞以及歐美之外的教會可能會有廬山之外的清醒認識,而且在事實上,天主教的信眾如今確實也集中在南美洲了。但正如同海涅所說過的:“牧師沒有祖國,他們隻有羅馬的天父。”如今弗朗西斯一世麵臨的既是他的獨特性優勢,也還有這複雜的歐洲以及謎一樣的梵蒂岡。
女權主義家庭主婦
《紐約》
2013.3.25
女權主義已經失敗了,它的許諾隻實現了一半。博客和脫口秀不停地重申這一發現,它令一些人感到悲傷,令其他人感到憤怒。美國婦女受教育水平比以前更高,現在比男性受教育水平還高,但她們在入職初期就受到生育衝動的幹擾。隨著她們的成熟,她們的收入會低於男性。在《女性的奧秘》出版50年後,女性的收入仍隻有男性的77%。如果女權主義不僅要創造一個公平的社會,而且是女性自我實現的手段,如果工作的回報不充分、不穩定,母性的吸引力又不可阻擋,那麼對一些女性來說,要解決工作與生活之間的衝突,就不能隻是對父母更友好的辦公室、更合理的升遷,而是徹底擁抱家務。女權運動始於辦公室,但現在正發生於家裏。為什麼她們不能隻做女孩,而要同時做男孩和女孩?
從寡頭到總統?
《福布斯》
2013.3.5
47歲的米哈伊爾·普羅霍洛夫下榻於曼哈頓四季酒店每晚價格3.5萬美元的頂層套間。他來這裏是為了觀看自己的籃球隊新澤西籃網的比賽。在過去3年裏,他在網隊身上投入了2億美元。但對他來說,這僅是一項愛好而非正經生意:“我現在100%投身於政治。”在2012年的俄羅斯大選中,身為礦業大亨、銀行家和花花公子的普羅霍洛夫向普京發起挑戰,在最終投票結果中名列第三。現在,他正努力創建一個名叫“公民平台”的政黨,並打算以此為基礎向未來的總統大選發起挑戰。挑戰普京對於寡頭們來說是件危險的事情,普羅霍洛夫小心翼翼。“他知道如何謀劃一步又一步,並能同時思考幾件事情。”他的政治幫手說。他擁有130億美元的淨資產,這是他政治遊戲的本錢。
美國的另一麵
《經濟學家》
2013.3.16
美國的現狀飽受詬病:債務上漲;預算緊張;在國際水準上,學校教育也乏善可陳;基礎設施陳舊老化;稅務和規章嚴苛;移民政策浮躁。在四年內,在世界經濟論壇的競爭力排行榜上,它從第一位滑落到了第七。在去年,奧巴馬和羅姆尼都曾說美國夢正在逝去。但是美國依然有正常運轉的另一麵:各州已經開始著手解決競爭力下滑的問題。美國在研究和發展上的投資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9%,這促成了美國在太空競爭上的優勢。美國有近30家大學從事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學研究。美國的商業界在新能源的開發上勁頭十足,將這些新技術商業化的速度也十分可觀,對頁岩汽油的開發可能再度揚起經濟之帆。現在的問題是聯邦政府是否能夠修改過時的法規政策,推動這一進程。
礦主之女
《紐約客》
2013.3.25
澳大利亞正處在一場礦業繁榮的陣痛中。在西部鐵礦石儲量最豐富的地方,礦業興旺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並帶動了一批億萬富翁的崛起。漢考克勘探公司的女繼承人、最近又大力收購澳大利亞傳媒企業的喬治娜·萊因哈特,是這些新晉大亨中風頭最勁的一位。她是澳大利亞第一富翁,也是全球最富有的女人,淨資產近300億美元。澳大利亞的進步人士對該國的美國化傾向憂心忡忡,萊因哈特卻與之唱反調。她常被形容為“非澳大利亞人”,她那赤裸裸的、對金錢一本正經的崇拜,被視為是帶有攻擊性和令人不安的。許多批評家指出,在萊因哈特的政治主張中,她堅持自己的商業利益與國家利益並行不悖,她堅信自己宣傳的礦業福音,認為真理掌握在她和其他億萬富翁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