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謀略六 把一切視作可能(1 / 3)

米蘭·昆德拉告訴人們:“一個人身上的擔子越重,就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實與快樂。”任何人注定都要承擔一部分責任,創造一部分價值,擔起生命的重量。事實證明,擔子越重,腳印越深;腳印越深,步子越穩。這樣,做起事情來才有質量,因為任何一個健康的人都大有潛力可挖。

慵懶的人無所事事,他們不願付出卻隻想得到回報。他們輕飄飄地走得一點痕跡都沒有,說得難聽一點兒,這樣的人有沒有對這個世界都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特別是年輕人,經曆磨難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經驗,使自己變得更堅強。

當然,沒有人天生願意吃苦,而生命賦予人的是痛苦與幸福的大體等值。“居安思危”,當你享受幸福的時候,或多或少應該考慮如何避免可能襲來的痛苦,這絕對不是杞人憂天,如果你是一個強者,就更應該感受到這一點。盡管人們崇拜你,但是,他們更願意打倒你,強大對自己是一種榮耀,對別人卻是一種傷害。所以,越是有成績的人,他們身上的擔子越重。

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應該時刻做好準備,不僅是準備摘取桂冠,更多的是琢磨怎麼來加重自己的負擔,這是一種積極的自覺。如果你的內功足夠好,背個幾百斤不成問題,當然,你可以用很多辦法來完成這種操作。比如說把擔子放在駱駝背上,你騎著駱駝往前走,置身高科技時代,還可以把理念嫁接在遠航器械上。隻要你把握好這個尺度,未必需要自己賣傻力氣,阿基米德說,我們隻要找到一個支點,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地球畢竟比擔子重多了。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遇事三思而後行,謹慎小心總不為過。你費了半天勁,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了,哪曾想到不少人等著篡奪你的勝利果實,就如同在動物世界中,鹿吃得越飽長得越肥,也就越合老虎的胃口。所以你必須避開這個龐然大物,如果避不開,也應該保持足夠的距離。如果造化弄人,讓你們在一起生活,甚至塗上“共榮”的脂粉,你就應該動腦筋、想辦法保護屬於自己的成果。

生活是一個綜合的過程,誌向不可以不高,心態也不能過急,急了就可能忘記把重要的東西放在肩上。於是,很多事情就會變得殘缺。這種殘缺跟維納斯絕不一樣,它不美,這種殘缺的人被說成是“嘴上沒毛,辦事不牢”。他們今天可能是大老板,明天就成了倒黴蛋,就像熊瞎子擗苞米,擗得多走得也急,最後沒搞出什麼名堂,一個猴子隻摘了一隻,偷偷地在旁邊吃完了,還在一旁笑它。因此,凡事都應該講究個穩打穩抓。

專注於現在

如果我們拿一隻老鼠作實驗,在好幾個洞中,我們隻把奶酪放在第三個洞,這隻老鼠最後發現隻有第三個洞有奶酪,然後它就會直接到那裏,而不管其他的洞。但是,如果有一天我們把奶酪換到第六個洞,有一陣子老鼠還是繼續到第三個洞找,但它遲早會知道第三個洞裏不再有奶酪了,接著它就到其他的洞去找找看,等發現奶酪放在第六個洞,它就會徑直出現在有奶酪的那個洞。

人和老鼠不同的地方是,盡管洞裏明明已經沒有奶酪,還是會留在那裏。在尋找奶酪的過程中,大多數人經常掉進一個陷阱就再也爬不出來了。這就是《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中闡述的問題。盡管它們最後可能還好好的活著。當一個人被困在沒有奶酪的陷阱時,想要得到奶酪實在太難了,而且有的時候陷阱裏本來就沒有奶酪。

奶酪代表生存過程中的快樂、滿足和成就。有許多不快樂都潛藏在現今的生活裏。國外有人曾以10年的時間探討4000名以上男性主管的事業與情緒,發現很多管理階層的男性雖然看似快樂,其實正好相反。在中級主管中,有58%的人覺得自己為了達到目標浪費了多年的生命,他們更抱怨多年來所做的犧牲。另外一個研究顯示,70%的白領階層在工作上感到不快樂。然而,.雖然大多數的白領階層不能從所做的事情上得到滿足,他們卻花越來越多的時間來做那些事。

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活在“今天”——不是活在“從前”,就是活在“以後”。人生有許多寶貴的時刻都溜走了,因為我們的心都被過去和未來占滿了。“活在今天”這個觀念並不是非常深奧,卻很少有人做到。

大多數人都會把時間浪費在一些沒有意義的事上,他們極少注意到周圍的一切,虛度光陰。

你如果想要成為那少數有知覺的人,切記,現在,而且隻有在現在——你擁有的隻是現在。

活在現在非常重要,因為隻有此時才是你真正擁有的。除了此時此刻,你別無選擇。活在現在,就是要承認你嚐不到過去或未來的時刻。就是現在!信不信由你,你一生隻有現在。

活在現在,不外乎是享有眼前的一切。

掌握此刻對於享受創意的人生是很重要的,創意品質的優劣要看你能不能完全投入活動之中,隻有如此,你才會從所做的事當中得到充分的快意與滿足。不管你正在下棋還是和朋友說話,或是觀看落日,掌握此刻真是美好。將創意投注於現在,會產生一種明快親切的感覺,並且感到與世界之間的真正和諧。

一個學禪的弟子問他的老師:“師父,什麼是禪?”師父回答道:“禪是掃地的時候掃地,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弟子說:“師父,這太簡單了。”“沒錯,”師父說,“可是很少有人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