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永不熄滅的光(2 / 3)

一隻隻燈泡送到了愛迪生的家裏、巴切勒先生的家裏、廉價的旅館中,以至於懸在街道上空。夜幕降臨了,一隻隻電燈都發出明亮的光輝,人們沸騰了,周圍鄉下的人們,甚至都騎著馬或者步行來這裏,欣賞這新奇的景色。

各大報紙記者以“愛迪生之燈”、“不用煤氣不出火焰,價比油廉,然而卻光芒四射”、“15個月的血汗”等為題,大肆宣傳報道電燈的發明。

一位當地老人——給這種燈絲取了一個英語綽號,叫做“燒紅了的發夾”。他說:“看起來很漂亮,可我就是死了也弄不清這燒紅了的發夾是怎麼裝到玻璃瓶子裏去的。”

此時的愛迪生確信,他在領導一次新的工業革命。

1884年7月,愛迪生的太太患了傷寒。起初似乎沒有什麼值得驚恐的,因為他正在紐約奮戰,沒有去看她。不久病情惡化的消息傳來,他就匆匆地趕到門羅公園。妻子在8月9日逝世了,去世時愛迪生守在她的床邊。

妻子的去世也給愛迪生帶來了異乎尋常的影響。妻子從不用他過問家事,而且對他從不幹涉,盡管他衣冠不整、不信宗教、不容異議,她都能容忍。這也是愛迪生不斷成功的原因之一。這次妻子的謝世,使他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孤寂。

愛迪生的兩個男孩留在了門羅公園,女兒在母親去世的幾個月中陪伴著父親。不過,愛迪生現在可是全美國最有條件再婚的人,他隻有37歲。因此,他的朋友們都爭先恐後地為他尋找妻子,他也蠻有興致地觀察著他們的忙碌勁兒。

最終,愛迪生看中了米娜·米勒。米勒小姐年方19歲,她生得窈窕,有一雙美麗的眼睛和一頭好看的頭發。愛迪生對她一見鍾情。然而,同樣可愛的第二位太太卻是竭盡所能地迫使愛迪生成為循規蹈矩的偉大人物。她有著根深蒂固的宗教家庭背景,因此,從第二次結婚那天起,愛迪生就不得不奮力反抗她迫使自己相信宗教的做法。雖然他常常取得勝利——但他的精力和思想受到了很大牽扯,因而不可能把全部力量投入於研究工作。

門羅公園的事已經成為愛迪生的過去,但現在他還保留著昔日的一些生活方式。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專心工作,仍然以工作第一、生活第二為準則要求自己。

1887年,愛迪生有了一段休息機會,使他得以從緊張的發明激情中沉靜下來。這一機會來得恰是時候,它給愛迪生提供了時間,使他順利地投入到了創造世界上第一台電影攝像機的發明之中。

關於電影攝像機的發明,愛迪生後來表示:“我偶然想到,我可以設計一種像留聲機之於耳朵一樣,對眼睛發生作用的機器,然後將兩者結合,就可以把運動的畫麵和聲音全都記錄下來,並能同時再現。”

1888年秋,愛迪生向美國專利局呈上一份預先通知,裏麵敘述了一種“像留聲機之於耳朵一樣,對眼睛發生作用的”機器,取名為“活動電影放映機”。

1893年,愛迪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電影“攝影棚”。愛迪生的這座攝影棚吸引了形形色色的演員。舞蹈家、大力士,馬戲團的狗、熊、獅子和猴也被帶來登台演出。

一天,愛迪生在他的客廳裏舉行了一次晚會,來客是一些鄰居。這些人被告知將看到電影。

銀幕上出現了一位身穿晚禮服的人,他舉起了雙手,像是要說話的樣子,聲音立刻傳入了他們的耳朵,而且形與聲配合得天衣無縫。

一位觀眾說:“講演者將一瓷盤摔在了地上,你不僅能聽到落地時的破裂聲,還能聽見碎片濺開時發出的細微動靜;一名號手出現在銀幕上,吹響了軍號;還有政客的演講等等。”

盡管這次表演獲得了成功,愛迪生最後還是放棄了“有聲電影”的研究,轉到了其他項目。

愛迪生又嚐試著手於一項他從未接觸過的巨大事業。

從自動選票機到發明有聲電影,他的興趣與發明顯然是沿著一條符合邏輯規律的路線發展的。利用自動選票機他改革了股票行情接收機和電報係統。在這些工作中,他積累了大量的電學知識,從而使多通路電報係統研製成功。他把神奇的碳鈕裝入電話機之後,曾給電報業造成了威脅。留聲機的發明可以說直接源於自動電報機的雜音,而留聲機的使用最終帶來了電影攝像機。

這一次顯然與他以前的任何活動都毫不相幹。他決定開始做低品礦精選工作。

愛迪生建立了一座獨立的礦粉加工廠,以每秒鍾一塊的速度生產礦粉磚。所有這些工作,愛迪生都親臨現場指導。愛迪生回憶說:

正當我站在機器旁進行試驗時,一隻墊圈斷了,彈簧把鐵棒“嗖”地彈到了天花板上,又從離我鼻子2.5厘米的地方落在工作台上,穿透了5厘米厚的木板。正像人們說的:“差一點就喪了命。”

愛迪生喜歡在現場工作,這是他的一貫作風。不過,他每年的7月4日都要趕回家中。他的兒子查爾斯寫道:

這天是爸爸真正陪伴我們的日子。4號早晨,他天一亮就來到我們的寢室,把我們喚醒,爆竹已經準備好,我們等不及穿好衣服,就光著腳拚命地衝到草坪,在晨光裏興高采烈地點響這一天的第一個鞭炮。

父親最開心的是點燃鞭炮後,往我們赤著的腳上扔,使我們東蹦西跳地躲閃,鞭炮就在我們腳旁劈啪作響。他一口氣放完屬於他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就是我們三個孩子的了。我們把爸爸圍住,逼他脫下鞋、襪,然後我們三個人往他腳上甩鞭炮,也讓他在草坪上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