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楊廣統治後期,暴虐無道,爆發隋末農民大起義。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在晉陽起兵,十一月占領長安,擁立隋煬帝孫子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即隋恭帝。李淵任大丞相,進封唐王。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在江都被大臣宇文化及縊死。
同年五月,李淵篡隋稱帝,定國號為唐。
“唐”這國號是晉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心地域。
傳說君主堯號稱“陶唐”氏。唐高袓李淵的袓父李虎為北周八柱國之一,佐命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隋代周後,累官居太原留守。起兵後,李淵自稱“唐王”,後廢隋帝楊侑遂建“唐”朝。
李淵建立的唐朝,以長安(今陝西西安)為首都。其鼎盛時期的公元世紀,中亞的沙漠地帶也受其支配。在年,武則天改國號“唐”為“周”,遷都洛陽,史稱武周,也稱“大周”。690年唐中宗李顯恢複大唐國號,恢複唐朝舊製,還都長安。
唐朝皇族李氏自稱出自漢族的趙郡郡望世族),同時李氏家族也是隴西軍事貴族。隴西李氏從秦代開始就是中國著名的武將軍世家。這個家族出現過西漢飛將軍李廣等著名將軍。
唐朝的疆域在最盛時期東至今朝鮮半島,西達中亞鹹海,南到今越南順化一帶,北包貝加爾湖。唐朝周圍守邊的少數民族很多,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紇、榦鞾、鐵勒、室韋、契丹等,分別設立了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於、北庭六大都護府。
公元706年,李白的祖上自隋末大亂之時由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遷居碎葉(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在這唐王朝最西郊的疆域居住已逾六代安西四鎮之一的碎葉,居民多為蠻夷。
城南有那麼一座孤城,人三百餘戶,多為漢人,有的被突厥擄掠至此,有的避禍逃至關外,鳩集同國,共保此城,著衣如胡人,言辭卻像中原人。
李家尤其恪守漢魏以來的漢人傳統。就是在這樣的地方,李白度過了生命最初的五年。
而今,李家舉家內遷,行程萬裏,從河西走廊入蜀,在這蜀中昌隆(今四川江油)的青蓮鄉定居下來。
李白父親早年經商西域內外,家庭龐大,資產富足,好行俠,江湖中朋友不少,仇人亦多,此番遷居關內,來尋個環境好些的居所,二來主要也是避禍。
家中排行十二的李白並不關心這些。父親要求他們讀書習字,眾多的孩子並沒有哪一個得到特別的照顧。
李白關心的是漫波渡旁的紫雲山上,到底有沒有神仙。
昌隆地廣人稀,群山阻隔,雖離成都不遠,但交通不便。
不同於蒼涼的戈壁,青蓮是個山清水秀的小村子。
這地方有一個叫漫波渡的去處。春夏時節,水波氤氳而漫,遠遠看去,白霧淡淡,仿佛蒸騰著雲氣,水天亦無法分清,岸上是一片開著淡黃花朵的樹林,其間或夾著一些青竹,縹緲一如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