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獄後的李白,整日麵對著那陰暗潮濕的小囚房,不自覺地淚流滿麵,悔恨當初不聽宗氏的勸告,晚年之時還落得如此狼狽;悔恨自己不好好與山光做伴,偏要心憂天下。
但他更想不通自己為什麼會獲罪下獄。
永王分鎮,本是玄宗的旨意,自己參加永王幕府,出於救國的至誠,沒有絲危害朝廷的心意,如今卻獲重罪而受囚,生死未卜,不由得滿懷激憤。
因此,他在多方求援時,吐露了極為憤懣的心情,《係潯陽上崔相渙三首》其二曰:
毛遂不墮井,曾參寧殺人?
虛言誤公子,投杼惑慈親。
白壁雙明月,方知一玉真。
然而王室中的內爭,政治上的黑幕,又豈是心情純真的人所能預測?
但此時身陷牢獄,一些人非但不諒解他為他辯解,反而落井下石,尤使他倍感痛苦。《萬憤詞投魏郎中》雲:“好我者恤我,不好我者何忍臨危而相擠?”心中委屈,但是有苦又能向誰訴說呢?
好不容易挨過了白天,但挨來的卻又是那黑暗漫長的夜。
李白度日如年,心煩意亂地過著每天的監獄生活。
孤獨難熬之時,他想給妻子梢信去。
找誰去呢?
這又要感謝李白的詩名。
他雖對權貴倨傲,卻寫過很多體恤百姓的詩;他不僅僅有天馬行空的浪漫,更有善良的靈魂一一那不是居高臨下的憐憫,而是最真摯懇切的同情。
比如《古風三十四》寫唐王朝開西南邊釁給人民帶來的痛苦,詩曰: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回,投軀豈全生!
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平!
《豫章行》敘南方平民西上抗敵之苦:
胡風吹代馬,北擁魯陽關。
吳兵照海雪,西討何時還?
半渡上遼津,黃雲慘無顏。
老母與子別,呼天野草間。
白馬繞旌旗,悲鳴相追攀。
白楊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為休明人,斬虜素不閑。
豈惜戰鬥死,為君掃凶頑。
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樓船若鯨飛,波蕩落星灣。
此曲不可奏,三軍發成斑。
潯陽監獄的獄卒對李白早有耳聞,他讀過李白的詩,知道李白是個偉大的詩人,最重要的是他聽過很多老百姓說李白是個行俠仗義、不重錢財的大好人。
年輕的獄卒在看守李白的時間裏對李白格外地照顧。
當然,他也就很樂意托人幫李白去廬山屏風疊送信給宗氏夫人。
幾天後,宗氏夫人一聽到李白入獄的消息就焦急地趕來潯陽監獄。
夫妻倆一見麵,便都老淚縱橫,尤其是李白,悔恨交加地向妻子訴說著當初自己的不對。
宗氏夫人安慰李白:“吃一塹長一智,當務之急是趁現在還未被定罪把你救出去。”
隨後幾天,宗氏夫人抱著李白的申訴書四處奔走,八方求援。
但李白不是一般的案子,這可是“從逆”的大罪,誰又會有如此大的本事保釋李白出獄呢?
一般的官吏都不會願蹚這趟渾水,怕惹禍上身。
這注定了宗氏夫人處處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