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郭子儀與宋若思(1 / 1)

有時牢獄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希望,正如有些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把握。

如果一個人連以後的生命都沒有把握,該是怎樣的恐懼?

然而希望總歸是來了。終於有一天,整座潯陽城響起陣陣鑼鼓聲和鞭炮聲。

人們歡呼著:“長安、洛陽兩京收複了,皇上駕返長安,天下太平了!”

李白這才從獄卒那裏得知,郭子儀率領十幾萬鐵騎與安史叛軍在長安城以西展開了大會戰,勇猛殺敵打敗叛軍。

叛軍棄城而逃,郭子儀率軍乘勝追擊,再戰於洛陽,叛軍損兵折將,帶著殘餘部隊倉皇逃回幽州老巢。,唐王朝如同盛年大病一場,看似恢複了健康,卻總不能擔保是否落下了病根。

然而無論如何,它總算喘著氣扶著腰站起來了。

李白聽到這一振奮人心的消息,不禁一躍而起,他這一案子也該了結了吧!

然而他是太過天真了,此番永王乘亂謀反,在皇帝眼裏無疑是落井下石。

這麼長的一段獄中生活使得李白兩鬢如霜了。

很快,刑部尚書就奉詔宣布了各叛逆名單的處分,對於前翰林李白的是一一因從逆永王,處以斬刑。

郭子儀一得知這消息就急匆匆地進京麵聖,願以頭上的帥盔為李白作保。

然而曆代的天子都厭惡讓臣子們牽著自己的鼻子走,唐肅宗也不例外。

見郭子儀拿辭官還鄉來威脅他,本想發怒,但還是克製住了一一畢竟郭子儀是平叛救唐的頭號功臣,自己也完全沒那個必要把局麵弄得那麼僵,便笑道:“愛卿這是幹什麼,還是回去好好享受你的封賞,莫管他人之事。”

郭子儀長跪不起。

正當朝堂尷尬之時,一個聲音道:“啟稟皇上,本人曾與李白相交,知其人心思放達,並無意謀反,不過剛愎自用,所學又多為戰國縱橫之學,自以奇士自居,此番以為天下大亂,希望能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其人心思之單純使之失策,然而不過是分不清曆史與現實罷了。”

此人是禦史中丞宋若思,其父為流放朱鳶的前劍南節度使宋之悌!

唐肅宗聞言轉念一想,為那李白令高力士為己脫靴的事,自己當年也失笑好久一一這般人物,大概和小孩也沒什麼區別吧。又看自己的功臣郭子儀正一臉嚴肅地跪在堂下。

他揮手道:“算了,這個人不追究了。”

郭子儀與宋若思相視,鬆了口氣。

李白隨即出獄,並且進了宋若思的幕府。

此時他居於金陵。此地六代豪華,居士雲集,文物鼎盛,文采風流,李白詩集中以“金陵”一地開頭命名的詩題不下首。

然而殘酷的王室之爭難容詩情的文化憧憬。一年後,肅宗重新徹查,李白還是受到追究,再次被捕,並且受到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之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