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的日子,李白一家人就與宗璟夫妻倆住在一起。

雖然宗璟是那麼的仁義,他妻子也是那麼的明白事理、溫柔賢惠,但是宗璟畢竟隻是個九品縣尉,俸祿隻有那麼可憐的一點,何況相比豫章,李白更喜歡廬山的瀑布。

李白決定帶著妻子、伯禽離開豫章回到廬山屏風疊去。

宗璟不肯,但他明白姐夫的執拗,便隻強調一大家人還要互相多多走動,有什麼困難之處還要相互說出一一畢竟李白也年近花甲了,以後靠什麼過日子呢?

不久之後,李白一家三口就回到了廬山屏風疊。

然而戰亂又起在洛陽和長安兩京被收複、叛軍逃回了幽州老巢後,朝廷以為天下就會因此而太平,於是便忙於封官授爵,把精力用來大力修複已損壞了的宮殿和廟宇,隻想要粉飾太平,卻從來沒想過用什麼辦法去徹底蕩平叛亂。

現如今,賊勢複熾,卷土重來,不僅洛陽複陷敵手,就連荊豫交界的魯陽關也很吃緊了。

其實,何止皇帝想不到,幾乎所有人都以為能鬆口氣,大唐盛世又將回來。

此時,中原和關中地區再次由於兵災與旱災,鬥米已值千錢,餓殍也能隨處可見。

李白聽到此災情後,憂心如焚,那念蒼生和社稷的情感再次充滿了心中,隱居世外的念頭便又淡了,他想重出深山。但是宗氏兩姐弟卻在為李白的六十大壽忙碌著,他們認為六十是滿了甲子,當然要好好地慶祝一番。

李白想著關中的那些老百姓,想著那些衣食無著的人,心中酸濕。

他此時才發現自己並非神仙,他做不到像司馬承禎那樣“天下之事,事不關己”,做不到在動亂中“神遊八極之表”,他知道自己太過矛盾一一醉便是清醒,因為他清楚現實,他選擇用最浪漫的方式麵對它,他可以在恍惚中上九天攬月,天空瞰海,這樣的現實不是折磨。

然而清醒卻仿佛醉了一一清醒了,那所有的未完成的理想,那從兒時就有的男子漢的濟世夢,深深地折磨著他,折磨了太多年。

他竟忘記了自己已是一位六十歲的白發老人。

不久,又傳來宋城失守的消息。

梁宋是李白多年往來的客居之地。家園有難,他又怎能置之不理?

此時,皇上派元帥李光弼前去收複宋州。李光弼是契丹人,為人剛毅沉勇,氣魄非凡,治軍極嚴。李白又曾聽說此人有任人之才,雖不如郭子儀的名氣大,但是其軍事才能絕不在郭子儀之下。

李白熱血沸騰,瞞著宗氏,毅然向臨淮奔去。

李白一路上日夜兼程,剛走到半途揚州,卻連人帶馬病倒了。

他覺得胸口疼痛不止,以為是自己途中勞累所致,休息一兩天後,忍著疼痛接著啟程前往臨淮。

不久,卻發起了高燒,甚至神誌都有些昏迷,他隻得暫時中止行程,到當塗縣衙投靠族叔李陽冰。

李陽冰很熱情地接待了李白,還請當地名醫替他治病。

那名醫給李白仔細把脈後,半晌沒有說話,默默地飲完一杯茶,又等了好一陣子,悄聲道:“太白先生平曰喝酒過多,造成現在胸口的膿腫,是腹肋之疾。”

“有治嗎?”

“如果早些注意少飲酒的話,還有可能根治,現在......隻怕不久後膿腫的地方會穿孔外流膿液,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長期靜養,服一點藥,也許會好一點。”

李陽冰和那名醫都歎氣了,惜才之心讓他們深深地惋惜。

李陽冰並沒有把李白的病情告訴他,隻要他安心養病,莫要飲酒,等到病好以後再報國也不遲。

他害怕李白得知的病情後會一蹶不振,然而這些要求李白似乎一個也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