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春伊始,全國各地相繼遭遇大旱。皇帝立刻撥出巨款,派遣官員前往各地賑濟災民。
皇帝的仁愛使百姓沐浴天恩的同時,卻也姑息了一批陰險的野心家。琅琊王——這個國家為數不多的異姓王之———便在這個時候,憑借自己多年來秘密積聚的軍事力量,發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叛亂。
光是賑災已經耗費了大量錢糧,而今戰事一起,更使本已捉襟見肘的國庫雪上加霜。兵部催餉的奏折每日如雪片般飛來,戶部的官員更早已精疲力竭,不堪重負。
然而,就在昨日,邊關的一封八百裏加急帶來了一個更加可怕的消息。琅琊王已經派親信秘密潛入北厥國,煽動北厥起兵。北厥可汗一旦應允,中漢國將麵臨腹背受敵的危機!
形勢緊迫如斯,文泰侯連夜會同朝中重臣商討對策。
和親!——隻有同北厥和親,才能棋勝一招,迅速挽回頹勢。
眾人初步達成共識。
和親的對象應該是禎王子——北厥汗位的繼承人。並且北厥可汗早在禎王子弱冠之年便將總督全國兵馬的大權交付於他,隻有選擇他,才對中漢國最為有利。
眾人進一步形成統一意見。
但接下來,如何選擇和親公主,卻成了一個絕大的難題。
中漢國立國以來,在外交方麵,基本是奉行遠交近攻的政策,也曾多次派遣公主與周邊各國和親。隻是以往,多是他國因仰慕中漢國發達的經濟文化,主動求親。在這些國家看來,能夠與中漢皇室聯姻,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因此,當時的和親公主多是由宗室女甚至是宮女冊封產生,並非真正的帝女。
然而這一次,卻是今非昔比了。
必須派遣真正的公主!
不僅如此,由於此次和親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與其說是派遣一位和親公主,不如說是派遣一名斡旋使者——因此這位公主不但要儀態典雅、落落大方,更要才思敏捷、應對得體。
皇帝的四位公主中,大公主已經出嫁,而二公主、三公主的資質太過平常,那麼,能夠堪此重任的便隻有婧媛公主了!
眾人最終達成一致。
“隻是……”,大家麵麵相覷,“隻怕陛下……”,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到文泰侯身上。
文泰侯低頭不語,皇帝的態度的確令他擔心不已。然而事已至此,他也顧不得這許多了!時間緊迫,機會稍縱即逝。當朝公主中,婧媛公主是唯一的皇後嫡女。也隻有這樣獨一無二的高貴身份,才能不留給北厥可汗任何回絕的理由。他已沒有時間允許此次和親出現任何偏差了!
不覺間,已然晨雞報曉。文泰侯馬不停蹄地率眾臣進宮麵聖。但他萬沒料到,單是說服皇帝,就耗費了整整一個白天。
此刻,他目不轉睛地盯著公主,由於焦灼萬分,臉已漲得通紅,額上亦滲出細密的汗珠。
“丞相”,公主深吸一口氣,緩緩將目光轉向他,語氣恢複了以往的平靜,“想必丞相太過多慮了,和親之事,婧媛自是義不容辭。”
終於塵埃落定!
文泰侯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由於霎時間從極度的緊張過渡到極度的鬆弛,他下意識地後退了一小步。心緒平複後,忍不住轉睛望向皇帝,隻見他雙目牢牢地盯住公主,眼神中蘊藏著難以形容的淒傷。
一絲負罪感在文泰侯心底驟然滋生蔓延。他熟悉那眼神,多年前,在皇後離世的夜晚,那樣的眼神曾傷情地浮動在皇帝布滿紅絲的雙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