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職業教育的困境(3 / 3)

二是就業難。為了實現職業教育社會化的教育理想,也是為了解決職業學校專業建設無目標、學生實習無基地、教師技能提高無保障、畢業生就業無出路等一係列問題。目前,西部各職業學校都在努力倡導和實施“定單式培養”模式。就是職業學校走進企業尋找訂單,按照企業用人的方向和要求,有目的地設置專業,定向培養。學生畢業後,再到簽有訂單的企業去就業。這不失為一條“職業教育和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緊密聯係”的好途徑。一些辦得好的職業學校也的確從這條途徑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由於西部特殊的曆史、地理、經濟等原因,決定了西部地區很少這樣的企業。大多數學校還是把目光投向了東南沿海,在那裏尋找企業,尋找訂單。同時,大型的國資企業、外資企業,以及合資企業用人的目光,往往都是盯著大學生,根本不屑和職業中學合作。於是,西部職業中學能夠拿到的訂單就是上述所說的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值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這些企業用人,又往往並不希望經過多長時間、花多少錢、進行嚴格培訓。所以,很多職業中學即使拿到訂單,也隻是簡單培訓一下就送往企業上班。和普通的職業介紹所區別並不大。企業之所以給職業中學訂單,很大程度上是衝著教育的信譽,而這樣的培養模式又恰好損壞了教育的信譽,使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信譽產生了懷疑。近幾年很多職中招生宣傳總愛標榜“零學費”入學,行內人都知道,學生從入學起,學校實際上就已經在賺學生錢,賺學生打工的工資。對此,學生和家長不可能一無所知。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損壞了職業教育的形象。

三是師資難。西部各地職業中學教師的來源,大多數無一例外都是從普教調整過來的,而且,其中多數都是教學水平和能力比較差的教師。且不管他們的能力能不能勝任職業教育的教學要求,起碼,他們不是職業教育所要求的“講台上能講一口,車間裏能幹一手”的所謂“雙師型”教師。

至於專業課教師就更加缺乏了,一般都是采用外聘教師的做法。由於學校拿到的訂單都是東南沿海企業的,所開設的專業又都是本地很少有、甚至根本沒有的,所以,當地很少有專門人才選聘,企業又不願隔那麼老遠、花那麼大代價派人才過來,於是,專業課教師隊伍不但數量嚴重不足,而且素質更是良莠不齊。

(二)職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1.專業設置的問題

很多職業中學的專業設置都不盡合理。一是很少做認真深入的市場調查,專業設置有一窩蜂現象。大都集中在電子、機械、鉗工、護理等專業。和高等職業學校擠在一條道上,培養的學生又沒辦法和人家競爭,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二是大多數職業中學很少,甚至沒有麵向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開設的專業。幾乎所有職業學校都是“千校一麵”,培養出的學生也都是“千人一麵”,進入勞動力市場並沒有過硬的競爭實力,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又沒有學習必要的知識和能力。三是專業設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說是適應市場需求,其實是沒有自己的優勢專業和特色專業。這也給師資培訓、課程開設、教學管理諸方麵帶來了很大麻煩。

2.實習基地的問題

前文已述,溫家寶總理講,職業教育“既包括技術教育也包括技術培訓,既包括職業教育也包括職業培訓”。所以,既要學習理論,更要注重實踐;而且要邊學習,邊實踐;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對職業中學學生來說,實踐比理論更重要。這就涉及實習基地的問題。學生到哪裏去實踐?在學校實踐吧,西部職業中學實習基地建設幾乎等於零;在訂單所屬企業實習吧,難免和學校教學脫節,自然就成了一入校就打工,還談什麼教育。

所以,近年來西部地區在發展職業教育的過程中,特別強調實習基地建設,這無疑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實習基地建設需要的投入,並不比建設學校少,如果要是專業設置沒有長遠考慮,始終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話,且不說欠發達地區本來就資金匱乏,如此一來,不是更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浪費嗎?

近年來,西部地區也有極少數辦得好的職業中學,他們大都集中在當地有能源企業的縣區。他們成功的主要原因都是和當地企業聯手,圍繞企業對人才的需要設置專業。學生實踐不存在問題,理論學習也不會耽誤,不但能學到知識,也能較快掌握能力,深受企業歡迎。而且,這樣的專業既是他們的優勢專業,也是他們的特色專業,甚至還是他們的王牌專業,因為往往會有外地相同的企業慕名找上門來和他們簽訂單。這些學校,麵向當地經濟發展需要設置專業的成功經驗,很值得推廣。

3.教學管理的問題

職業中學的教師大部分是從普教轉行而來的,職業中學的校長和管理人員也不例外。所以,職業學校在教學管理上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用管理普通中學的思維、方法來管理職業中學。突出表現為: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理論學習,輕實踐操作;重人格教育,輕職業教育;重尊規守紀教育,輕職業創新教育。所以,培養出的學生往往有知識,少能力,甚至沒能力;嘴裏能說,手上不能做,動手操作的能力差。這也是企業並不看好職中畢業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職業中學在教學管理上存在的另外一種傾向就是:隻重視技術培訓,不重視技術教育;隻重視職業培訓,不重視職業教育。突出表現在學製安排上。雖然國家規定職業教育學製既要有長班,也要有短班,要“長短結合”。但是,許多職業學校卻隻設短班,不設長班,甚至搞起了“短平快”:一招進來就送出去。既省時,又省力,還來錢快(收取中介費)。名正言順地把職業學校當職業介紹所來辦,完全違背了教育的根本宗旨。就長班而言,國家明文規定,職業學校同普通中學一樣,學製三年。但是,目前西部農村職業中學長班學製基本都是兩年。難怪一些企業招工,寧願要普通高中畢業生,不願要職業中學畢業生。

所以,由於職業教育遇到的困難,帶來了職業教育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同時也由於這些問題的存在,使職業教育遇到了更多的困難。困難和問題互相交錯,才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最真實的現狀。

四、付出與收獲的不等

說西部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衝突也好,落差也好,還是說困難與問題的交錯也好,都不是說西部人不重視職業教育,也不是說西部職教人不努力。相反,所謂欠發達地區,說穿了不就是窮嗎?越是貧窮的地方,人們思變的決心越大,刻苦圖強的信念越強。西部從來就不缺這樣的有識之士,更不缺艱苦創業之人。西部各省對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不亞於全國任何一個地方,他們在發展職業教育方麵所做的努力,也不亞於其他任何地方。讓他們著急的是:努力的付出,與得到的收獲不等。

比如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國家每隔三五年召開一次職業教育工作會,頒布一份有關發展職業教育的政策性文件,在西部很多省、市、縣,每年都要召開職業教育工作會,每年都有關於加強職業教育的政策文件出台。政策扶持的力度之大,是普教不敢望其項背的。很多縣區職業教育中心的校長都是由縣長或副縣長兼任的。主管業務的常務副校長,都是組織部主管的正科級幹部。規格之高,是普教所無法比擬的。關於職業教育工作,西部各地每年都有標準化職教中心、示範職教中心之類的創建活動,現場會、研討會、達標驗收活動,每個地市每年都有。措施之硬,也是普教所不能相提並論的。

輿論宣傳的力度也不小。《西北職教》辦得很有特色、很有高度和深度,在西部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各省市都有自己的宣傳陣地;“中國西部職教精英論壇”,活動開展得頗有聲色;各職業學校的宣傳工作做得更好,所有的宣傳手段都有,各種公共活動和場所,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尤其是招生宣傳。這些都是普教從來都沒有過的。

比如職業學校的建設。上世紀90年代,用省長辦公樓的資金建職教中心的事就發生在陝西,當時媒體都有過報道。進入21世紀以來,西部地區建設職教中心的熱潮更是一浪高過一浪,很多縣區都紛紛建起了新的校址,一般投資都在5000萬元以上,這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確不是個小數目。

再比如招生工作。近年來西部地區職教招生工作競爭十分激烈,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千方百計采取行政措施,一方麵強製轄區內各初級中學為區內職業學校招生,另一方麵,又將招生任務完成情況,作為對初級中學的考核指標之一,采取獎罰措施。上行下效,各職業學校在招生上也想盡了辦法,除過不斷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外,幾乎都無一例外地將招生任務分解到了教師頭上,把招生任務完成情況作為考核教師的一項重要指標。甚至各職業學校幾乎都有經濟激勵措施,比如每招一名學生,獎勵多少錢等。

總之,無論是政策支持的力度,還是經費投入的力度,還是招生措施的強度,應該說都不弱。但是,職業教育的發展仍然和政府的期望有很大差距,仍然和普通教育站不到一條起跑線上。辛勤付出的努力,和實際得到的收獲嚴重不對等,這讓西部職教人感到十分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