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遠程教育的困難(2 / 3)

因為,在西部欠發達地區,由於自然條件的限製,學校布點都比較分散,學校規模一般都很小。500名學生以下的中學占到半數以上,學生數不足200名的小學占到80%左右,學生數不足100名的小學也在30%以上。學校沒有學生,也就意味著沒有經費。而遠程教育三種模式配備的學校,一般都是比較偏遠的山區農村學校,也正好是這些規模都很小、經費極其匱乏的學校。尤其是一模光盤播放點,配備的對象是農村教學點,這些學校往往隻有學生一、二十名。很多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規定,遠程教育使用每個星期不得少於20節次。這些學校的校長說,僅電費一項,他們都負擔不起。

更為關鍵的是,遠程教育三種模式配備的重點是硬件設施,而教學中實際使用所急需的則是軟件資料。和硬件設施一次配備可以使用多少年的特點不同,軟件資料的配備則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根據教材的變化和教學的需要,不斷地更新、添置。而這些軟件資料的更新和添置,所需要的經費往往還不是一個小數目,學校更是負擔不起。

二、軟件配備困難

2002年以來,我國開始在全國中小學全麵實施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並且開始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實施“一綱多本”,和按照市場規律實行供需雙項選擇的教材編寫、發行政策。迄今為止,滿打滿算也就五年時間。就各種版本的中小學教材而言,還都在探索之中,還處在良莠不齊的階段。至於與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軟件,更是質量低劣,而且極其短缺。這是遠程教育軟件配備的困難之一。

軟件配備的第二個困難就是與教材相配套的體係問題。由於中小學教材實施“一綱多本”,和供需雙項選擇的政策,各縣區選擇教材的版本都不盡相同,甚至同一個縣區各年級之間采用的都不是同一個版本的教材。這就為遠程教育軟件的選擇、配備增加了更大的難度,也加大了經費投資的數量。

不光是在偏遠的農村找不到,即使城市也很困難。2005年,西部某省要在農村召開一個遠程教育現場會,要為做示範課的老師找一段與教學相配套的光盤,省教科所的教研員在省城找了一個星期也沒找到。你說讓農村教師到哪裏去找?

當然,遠程教育設施在中小學教學中使用,不僅僅是播放教學光盤,更主要的是通過衛星接受係統(二模)和寬帶網(三模),下載或收看中國教育電視節目。但是,我反複查閱中國教育電視台的節目單發現,所有欄目設置,很少有圍繞中小學各科教學設置的。作為開闊視野、增長見識,中小學師生看看,完全有必要。要說對中小學各科教學有多少幫助,實在是微乎其微。要說有了遠程教育設施,農村的孩子就能和城市孩子享受同樣的名師授課,那更是相差不止十萬八千裏。所以說,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的實施,並沒有和中國教育電視節目的安排協調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體係。這是遠程教育軟件配備的困難之三。

遠程教育軟件配備的第四個困難,就是教師的素質問題。關於西部農村教師的素質問題,在《教師隊伍建設的困惑》一章,我們已經有過討論,這裏不再贅述。遠程教育設施在教育教學中應用的另外一個途徑,就是教師根據教育教學需要,利用衛星、網絡資源下載、或自製教育教學所需軟件,應用於教育教學實踐。但是,我們的教師90%的人實際上不具備這個素質。

三、管理使用困難

遠程教育三種模式的應用方式,很多地方都做了如下規定:

1.運用教學光盤進行教學或輔助教學(模式一)

(1)利用電視機、DVD機等設備和資源上光盤播放課。

(2)組織學生觀看愛國教育電影或專題教育節目,並撰寫觀後感等。

(3)組織教師觀看有關課程改革方麵的培訓資料和優秀教師課例,進行校本培訓、教研活動。

(4)研究、學習優秀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積極組織開展模仿教學,創新教學設計。

2.衛星教學收視要落實於課堂教學(模式二)

除了要做到模式一所有應用方式的基礎上,還要做到:

(1)根據中國教育廣播電視報的節目表,在教學中組織學生觀看。

(2)利用IP資源中的教育資源,下載與教學同步的課件、視頻,根據教師的教學實際需要,可以對課件進行簡單加工,應用於教學。IP資源中的示範課、精品推薦、學科實驗、教學光盤等,均可直接應用於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