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資源性企業文化建設一方麵要繼承和發揚陝北文化的精華,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另一方麵,要打破自我封閉的限製,以寬容的心態對待各種文化,學習和引進其他文化,博采各種文化之長,創造出既有包容力和親和力,又有競爭力與凝聚力,既有陝北地方特色又符合世界潮流的陝北企業文化。
首先,吸收本地區文化的精華,摒棄糟粕,有效地開發本地區的文化資源。企業文化有著鮮明的地區文化底蘊。不同地區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質和風格,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也不同。
陝北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也是陝北文化的發源地。企業在長期的生產建設和發展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如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工人精神,作風嚴謹、紀律嚴明、不怕困難、敢於勝利的精神等,但陝北文化也為陝北人深深打上了保守、封閉、隨遇而安等的烙印,對這些傳統文化要很好的繼續發揚,同時善於借鑒其他地區和企業的文化精華,從而創造一種既傳統又現代、既有區域個性又有中國以至世界共性、既反映本企業魅力又體現市場經濟倫理的優秀企業文化。使企業文化真正成為企業的內在需求和發展的動力。
其次,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人為本”是企業文化的精髓,人是企業的主體,企業文化要將人這一生產力中最活躍、起決定作用的因素作為管理的著眼點,陝北文化中的以人為中心與資源性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是一致的。企業文化建設就中國資源性企業而言,首先要重視職工的物質利益,建立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激勵機製;其次,破除封建的等級觀念、平均主義和人情關係,以能力和績效任用和選拔人才;再次是重視教育,提高員工的素質,實行有員工廣泛參與的民主管理;最後企業內部精誠團結,形成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氛圍。
再次,培育安全環保文化。安全問題是資源性企業的突出問題。如何樹立安全意識、建立起安全文化是資源性企業員工特別是管理者要重點考慮的一個問題。資源性企業一般都是高危行業,水、火、瓦斯、煤塵、頂板等五大自然災害時刻危及井下作業的人員。“安全第一”是要從業人員時時恪守的行為準則,而科技手段達不到生產的本質安全化,要用管理手段補充。在安全管理上,時時、事事、處處監督每一位員工遵章守紀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安全文化能夠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安全文化注重人的觀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修養,潛移默化改進其意識和行為,使員工從服從管理製度的被動執行,轉變成自覺主動的安全行為。同時資源性企業尤其是石油煤炭等企業在開發利用過程中,會出現破壞生態、浪費資源和汙染環境問題。資源性企業要樹立環保意識,認識到自己應負的社會責任,建立相應的管理體係,按國際標準對企業的安全、環境管理進行係統規範,培育安全環保文化。
最後,樹立創新觀念。創新是企業的生存之本,是企業製定有效經營戰略的基礎與新生長點。企業文化隻有和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相融合,突出自身行業特點,才具有生命力。資源性企業屬於勞動密集型的行業,城鄉結合,相對封閉及井下作業又累又險,故資源性企業要結合自身的特點從企業文化的各個層麵作全麵、科學的規劃,突出企業文化的個性和可操作性,構築起一整套有行業、企業特色的文化體係。要敢於大膽創新、開拓進取、不畏艱險,要通過文化創新來推動製度創新、科技創新、機製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麵的創新,從而形成企業文化競爭力。
文化具有競爭力,是一個國家、地區、企業進行競爭的無形資產,未來社會的競爭是文化的競爭。資源總會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新形勢下,陝北資源性企業文化建設的內涵十分豐富。麵對新的機遇和挑戰,讓我們不斷創新和充實陝北資源性企業各具特色的企業文化,以文化的力量支撐起企業發展的大廈。
參考文獻
[1]馬建臣,《陝北資源性企業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高長天、張小兵:《陝北曆史文化述略》,陝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王成榮:《企業文化大視野》,人民出版社2004年。
[4]李瑜青:《企業文化與理念創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王璞、武淩:《企業文化谘詢實務》,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6]房桂芝、董禮剛:《齊魯文化對山東企業文化建設的啟示》。載《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年第4期。
[7]崔躍武:《煤炭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載《華東經濟管理》,2005年第10期。
[8]《神東煤炭分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神東煤炭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