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體會語言的魅力,享受閱讀的樂趣(2 / 2)

生:白色的羊群。

生:黑色的豬群。

生:棕色的牛群……

師:這麼多的動物,它們都在做什麼?用你的朗讀告訴我們!(個別讀)

“悠然自得”讀得真好,你是想告訴我們,綿羊的生活怎麼樣?

生:綿羊生活得很幸福。

師:誰也想讀?(個別讀)你描述的畫麵把我們深深吸引住了!

同學們,看到了這麼熱鬧的畫麵,你們聽到畫麵中的聲音了嗎?(個別說)那麼小雞呢?綿羊呢?它們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著,在說什麼呀?

生:小雞“嘰嘰嘰”,在說這兒真美呀。

生:羊兒“咩咩咩”,在說小草真嫩啊。

生:牛兒“哞哞哞”,在說小牛你快快長大吧!

......

【分析】

葉老曾經說過:“惟有從生活中多方麵去體驗,把社會所得一點一點地積累起來,積累得多了,了解才越發深切。”這句話,道出了生活實踐對語言感悟的深刻影響。

1.抓住細節,感悟文本。在教學開始,教師就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讓學生用“照相機”拍下最細致的畫麵,拍下生活中最美好的瞬間。學生融入到情境中品味生活,這樣也使生活的語言富有靈性。在讀文本時就能抓住 “驃悍強壯” “腿粗如樁”等關鍵詞語進行體會,教師也出示了馬兒“鬃毛飛揚”等的畫麵,幫學生抓住了細節,從而更好地感悟文本。

2.創設情境,有感而發。在中間環節,教師問“馬兒,馬兒,生活在這樣的原野上,你的感覺怎麼樣?”一下子把學生帶入到情境中,這裏有健壯的馬兒,有著寬廣的大原野,它們的鬃毛也隨風飛揚,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自然便會產生聯想,從而有感而發“生活在這樣的草原上,真開心啊”。

3.創造文本,回歸生活。如,後麵部分教師問:在這自由的王國裏,你還能看到什麼?這是引導學生發現文字背後的美,學生一一道出了這個“自由王國”裏其它的成員。教師又問,畫麵裏還能聽出什麼聲音呢?學生答:小雞“嘰嘰嘰”,是在說這兒真美呀;羊兒“咩咩咩”,像是在說小草真嫩……學生說得不亦樂乎。此時的課堂仿佛讓人置身於大草原中,眼前呈現的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語文是有生命的,語文的生命融入課堂中不斷生成的語境和流動的語流之中,回歸了生命,回歸了主體,回歸生活。

當我們把兒童帶入特定環境中,我們便可發現學生情緒熱烈,興致勃勃地去觀察、去體驗,在情感的驅動下,想象、思維積極展開,從而達到了“情動而辭發”的境界,從而讓學生真正享受體驗,樂趣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