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人們生活中的必備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水果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因此,栽培果樹是農村青年走向市場、實現創業理想的有效途徑。
1.種果樹要科學管理
農戶在種果樹前,一定要了解市場行情,種植技術的難度,自身的資金、土地、人力、物力條件,因地製宜地來確定種什麼果樹和種哪些品種,並找業務主管部門或有關專家或到就近的果品市場、果品公司谘詢。
選好果樹苗木一定要找可靠的苗木經銷單位購買良種優質苗木,最好能得到專家的親自指導和鑒定,購買苗木數量較大的單位或個人要與商家簽訂購銷合同。
果樹建園選擇適宜的地方建造果園,並做好新建果園的各項工作。
果園管理掌握土、肥、水的管理技術。通過深翻土、中耕、客土、秸稈覆蓋、深施有機肥等方法,使土壤熟化,達到深、肥、暄的效果。在樹苗定植時,在定植坑中施足有機肥,每年秋末還應施用以農家肥為主的基肥,在花前、花後、幼果期、果實膨大期、采後等幾個時期要追施以氮、磷、鉀為主的果樹肥,生產上還要根據果樹生長情況,確定施肥時期、施期種類、施肥方式。灌水時期一般在開花以前、果實膨大期、果實采收後和封凍前,根據土壤水分狀況和下雨多少,確定灌多少水和什麼時候灌水,特別要注意果樹新梢生長期和果實膨大期,土壤不能缺水。地下水位高和雨水多的地方,要注意及時排水。
掌握花果管理技術對於花芽數量較少、坐果率較低、落花落果現象較普遍的果樹,要實施保花保果措施。深翻改土增施基肥、合理追肥、及時排灌、適時中耕除草,特別要搞冬季和夏季整形修剪。並可采取果園放蜂、高接花枝、掛罐和震花枝、花期噴水、人工輔助授粉等方法,創造良好的授粉條件,有些果樹在開花期進行人工授粉,能達到理想坐果率。
防治病蟲害要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從果樹建園一開始就采取回避、限製和殺滅等措施,發揮各種自然因素控製病蟲的作用,把病蟲消滅在發生危害之前。果樹病蟲害防治要實行人工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三結合的措施。注意選用高效低殘毒農藥,在用藥的最適時期,合理使用,達到用藥少、防效好的效果。
采後貯藏保鮮搞好果品采摘、貯藏保鮮、簡易加工及運輸銷售等環節,並密切注意自己種植果品的市場行情變化,千萬不要高價壓庫和低價拋售,應隨行就市積極銷售。
2.寂寞財神
青年農民王偉是陝西省延川縣黑龍關鄉王家坪村人。他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人生的第一課便讓他認識到什麼是饑餓,什麼叫貧困。因為饑餓,他飽受苦難;因為貧困,他中途輟學。1983年冬天,他回到村裏,挑起了團支書的擔子。他琢磨:怎樣點燃幾十名男女青年的心火。王偉想起了自己的拿手戲,在鄉辦林牧場打工學到的本領——育苗。王偉率領60名團員大幹了起來。
1984年,3萬多株桑苗換回了5000元人民幣;緊接著他帶領團員完成了治理一條山溝的任務,縣上獎勵他們5000元;團支部又承包了修築一條水渠的任務,收入近3000元。王偉趁熱打鐵,組織了護林小組,為父老鄉親脫貧致富服務。尤其是以護林小組為龍頭的護林工程,在王家坪村周圍村莊聯成了一個林業網帶,效益顯著。
1984年秋,王偉被黑龍關鄉聘請為林業技術員兼鄉團委副書記。他一個人負責著全鄉21個村的造林、育苗、檢查、驗收一整套林業工作。他用兩腳丈量了全縣3/4的土地。他總是隨身帶一把剪刀,每進一個村子,便直奔果園修剪果樹。他修剪過的果樹,提前掛果,個大味美。
在一般人看來,王偉一技在身,完全可以大把大把地賺錢。然而,王偉卻出人意料地走進了延川中學。1990年秋,延川中學籌建百畝果園,並計劃開設勞動技術課。於是他直接與學校領導麵對麵進行雙向考核選擇。校長表示:“隻要你來負責,我們有信心。”於是王偉直奔山上,去規劃果園。
此後他便是腳踏實地地大幹、苦幹,6000多株果樹從栽植、施肥、修剪、拉枝、除草到疏花疏果、鼠病蟲害防治……王偉把全部身心投入到中學百畝示範果園中。他放棄了家裏箍窯的計劃,丟開已花了四年功夫營建的果園和1200多株的楊樹林地。
蒼天不負有心人。百畝示範果園建起來了,參觀學習的人潮湧不斷。原國家林業部副部長來了,省果樹所所長來了,市委書記、市長來了,外省的專家朋友來了。王偉身處學校,心係果農。他利用多年積累的實踐經驗及所學理論知識,撰寫了17萬字的《果樹管理》小冊子。延川中學百畝果園僅四年樹齡的果樹掛果了,像臉盆架那麼高的樹可掛果25公斤左右,通過疏花疏果、摘葉轉果的蘋果以個大色豔味美而走俏市場,當別人的黃元帥還無人問津的時候,延川中學的3000多公斤紅星就以1.05元的價格賣出去了。於是果農們、鄉鎮領導們蜂擁而至,非要王偉去治一治他們那十來年不掛果的“病”。然而王偉不是孫悟空,他不會拔一把汗毛就變出無數個自己來解決他們的問題。王偉在一次為馬家河鄉李家千村指導修剪果樹時,與縣委宣傳部、馬家河財政所商定,聯合錄製一部《蘋果冬季修剪科普片》,一方麵可節省時間,另一方麵可方便果農。1985年的正月攝製小組開始工作了,王偉成了主講人,也是示範者。基礎理論,他又是繪圖又是列表,既有淺顯易懂的闡述,又有形象生動的比喻;操作示範,他又是上樹修剪,又是就地講授,邊講邊示範,讓人一看就懂,一看就能把握要領。冬季修剪的毛帶子剛錄好,主管農業的孫縣長把帶子認認真真地看了一遍後,連聲讚歎王偉:“講得好,做得更好!”並當場建議錄製成全年四季管理的科教片,所有環節、要領全部要錄上。於是原打算一個月就完成的《蘋果冬季修剪科教片》,拉成了整整一年的四季管理。當1995年冬天錄像帶發放到各鄉鎮,放給農民看的時候,農民們蜂擁而至,伸長脖子看得津津有味,看完後戀戀不舍,讚歎不絕。從此,王偉走進了千家萬戶,走進了果農的精神世界,也走進了《延川縣誌》,成為延川農民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