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栽培果樹可致富(2 / 3)

3.科技先鋒

河北省青年農民科衝鋒對果樹種植特別感興趣。初中畢業後的幾年,科衝鋒仿佛著了魔似的鑽進果樹技術書裏不能自拔,如饑似渴地吮吸著知識的乳汁。

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以後,分到自家的這些果樹,雖經果農的細心管理,增肥加水,但仍無明顯起色,產量低而不穩。麵對這種情況,科衝鋒果斷提出改造低產果園的建議,並在自家果園先行實驗。科衝鋒經過多年的細心觀察和分析,認為造成果園低產的原因除土質貧瘠外,主要是修剪失當,造成樹勢薄弱。對此,他采取“配方施肥”以及“輕重分明的修剪方法”等措施,使老果園奇跡般地煥發青春,當年科衝鋒的果園產量翻了兩番,在全村創了紀錄。到第二年,全村老果園依照此法兒進行了徹底改造,僅此一項改造,全村可淨增果品50萬公斤。科衝鋒初戰告捷,便感到科學技術的巨大威力,然而,探索山區果樹發展的道路卻布滿荊棘和艱辛。

曆史推進到80年代中期,在改革開放大潮的衝擊下,果品市場在發生著悄悄的變化。科衝鋒敏銳地意識到,原有的老品種已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若不及時更新換代,必將製約當地經濟的發展。為此,一個大膽的想法逐漸在科衝鋒的腦海裏清晰起來:引進優良品種,實施換代工程。科衝鋒在外跑了一個冬天,行程數萬公裏,尋師問友,收集了最新的果樹信息和候選品種,最後經過反複比較篩選,一下子引進了50多個優良品種,其中富士係列的蘋果優種就達30個。當年春天,科衝鋒從並不寬裕的家裏拿出1000多元錢,購進了4萬多個接穗。

第二天,當人們看到科衝鋒果園裏那150棵好端端的果樹,竟被剃了光頭。人們驚呆了,科衝鋒瘋了嗎?若不瘋,怎麼砍了全家人的命根子?人們開始用疑惑、驚異的目光看他,一時間,科衝鋒成了長峪山村的“瘋子”、“怪人”。在人們不解的目光裏,科衝鋒依然信心不減。他幾乎把全部心血傾注在這片果園裏,從春忙到秋,又從秋忙到春,施肥、澆水、拉枝,並根據樹的生長情況,隨時請教當地的專家教授,而且作了大量的觀察記錄,在科衝鋒的精心管理下,樹勢健壯,長勢喜人。

好不容易挨到第三個春天,到了開花季節,可滿園的樹就那麼星星點點的幾朵花。難道是樹齡不夠?到了第四個年頭,果樹成花率還是很低,秋天150棵樹僅摘了1000公斤果,平均一棵樹還不到10公斤。這下科衝鋒用信心和希望構築的心理堤壩幾乎被這沉重的打擊擊垮,燃燒的熱望盼來的卻是迎頭一盆冰水。

四年,並非短暫,科衝鋒用心血與汗水澆鑄的四年!其間近10萬元的經濟損失姑且不算,那來自四麵八方的冷嘲熱諷就足以讓人意誌消沉,心灰意冷。然而科衝鋒並沒有倒下,他毅然打起行裝,再次踏出山門,走上了拜師取經的艱難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