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從幹小事起步由求小利做起(1 / 2)

在市場經濟浪潮驟起的今天,最易賺錢的就是服務性的行業。在中國,以服務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才剛剛興起。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我國服務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僅低於中等收入國家50%的平均水平,也低於低收入國家35%的水平。我國1992年全年服務業的產值隻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8%,而發展中國家平均占66%。顯然,我國服務業有很大的發展潛力。所以,服務業是農村青年創業成才的、一試身手的廣闊領域。

經濟生活中有這樣一條規律,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一般來說,風險大,收益也大,風險小,收益也小。對於農村青年來說,應該盡量避開風險大的事情,而應該將為數不多的一點資金投於風險小,規模也較小事情中去,先賺小錢,再賺大錢聚沙成塔,滾動發展。

在曆史上,有不少企業家開始搞的都是很不起眼的小本買賣,然後很快因此而發財。下麵這個故事是我們大家都比較熟悉的。

1.麥克唐納的成功之道

1928年,有一對叫麥克唐納(有人譯做麥當勞)的年輕兄弟,在美國東海岸西部的加利福尼亞,開了一個小電影院,同時兼營一個小食店,專賣漢堡包。說來也怪,漢堡包的生意比電影院的生意好得多,這種每15美分1個的漢堡包,看起來不起眼,可年營業額竟高達25萬美元,於是麥克唐納兄弟便幹脆專營漢堡包,並成立了麥克唐納公司。

1954年,一家規模很小的製造機器和紙杯的小規模公司老板克羅齊認準了經營漢堡包有發展前途,買下了麥克唐納公司的一個銷售店。以後,他又買下了麥克唐納兄弟的漢堡包和薯條兩種食品的專利。1961年又買下了麥克唐納兄弟公司在美國的全部店鋪,到1972年,麥克唐納快餐店發展到2500家,1982年,麥克唐納快餐店發展到1.2萬多家分店,克羅齊擁有的資產達3.2億美元,建立起了世界上有名的快餐王國,這大概是他自己也始料不及的。

其實,不必非要舉國外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裏從不起眼的小事幹起,逐漸滾動,逐漸積累而富甲一方的人也是有的。

2.處理垃圾也致富

80年代,在江蘇北部的宿遷縣(現為宿遷市)出現了經濟學家稱謂的“耿車模式”。其實在相鄰縣市的農民們看來,什麼“耿車模式”,他們倒沒有注意,他們注意的是宿遷縣不少村子因為處理垃圾而變成了萬元村或者億元村,湧現了一批“破爛王”。與周圍的泗洪縣、漣水縣等縣市村村隊隊蓋起釀造廠不同,宿遷縣的眼光卻盯住了城裏人看來不僅沒用,而且是生活中的麻煩的垃圾,他們從城裏運回垃圾,先進行分類、分揀處理,有些直接賣給廢品收購部門如銅材、廢紙、酒瓶、其他玻璃瓶等,有些則進行再生處理,如廢塑料,可樂瓶等,重新回爐做成各種新瓶子和新塑料薄膜,賣給各種用戶。這樣,很多農民在短時間內因從事垃圾處理而富了起來。

當資金積累達到了一定規模後,有的農民不再從事垃圾分揀,而是通過到公開市場上去購買垃圾廢料來解決原料問題,專門從事廢舊物資的再生處理。有的農民專門去城市收購垃圾,在宿遷組織人力進行垃圾分揀,形成了一個垃圾分揀工廠。於是在蘇北宿遷,圍繞垃圾處理,形成了一個分工精細,組織嚴密的大產業,成為宿遷經濟發展的一大支柱。這個縣也因此名噪江蘇以至全國。

3.勿以小利而不為

河南有個農民人稱“花生米大王”,他經銷的花生米物美價廉,在當地頗有影響。這個二十幾歲的個體戶農民,是從身背一口袋花生米闖進武漢城,逐漸發達起來的。這個農民賣了這袋花生米之後,發現這東西在武漢城很好銷,但是城裏賣花生米的人也不少。思來想去,他回去以自己最大的力量購了幾千斤花生,運回武漢之後,他又發現如果像別人那樣經營,他根本賠不起,因為一無店鋪二無資本。於是他把這幾千斤花生隻比他收購價高出一點點就出手了。他覺得這種方式很不錯,雖然賺得少了一些,但轉得快,且總有些賺頭。於是他大膽購進10萬斤花生米運到武漢,然後毅然將零售價從每斤1.1元降到0.95元。消息傳出後,群眾蜂擁前來購買,連一些大店鋪也爭相來他這裏進貨。從此,武漢的花生米價格也因此穩定下來。後來,他的花生米生意越做越大,終於形成了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