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5月,他高中畢業,當年參加高考名落孫山。此後,王躍勝補習了四年,其間又兩度參加高考,屢敗屢戰,終告無成。整整六年的高中,把王躍勝的脾氣都讀沒了。
王躍勝的老家是山西朔州的懷仁縣。這是個至今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地方。讀高中那陣,父親當爹又當娘,飼養15隻母雞,取蛋變現,支撐兒子度過了6年高中。屢試不中令王躍勝覺得有些對不住父親,甚至對不起那15隻為他勤力產蛋的母雞。第6個年頭時,幾乎成了“油學子”的王躍勝居然算起母雞的賬來:15隻雞,一日一蛋5分錢,每日七毛五:我養上200隻,一天就是10元,豈不遠勝大學生掙工資?這一算,算出了山西省一個聞名遐邇的農民企業家。
在他自主創業之前,他曾做過幾天煤礦工。原以為當上工人,家裏便有了依靠,結果,下井才7天,膝掌皆傷。無奈“逃”至井上,兩天雜工隊的活徹底打消了他當工人的念頭。1982年,王躍勝從父親那邊要了80元錢,又東拚西湊集了百來元,加上貸款800元。就這樣,王躍勝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
王躍勝想改變自己的生活,自然也想著走一條自己的路。王躍勝畢竟讀了六年的高中,看得出些市場供求矛盾的奧秘。朔州少林,農民造房缺木材,他便把目光投向了建材。於是,800元換來了1輛推車、5把鐵鍬、平板震動器和一些電源線,王躍勝準備經營水泥預製構件了。嚴格講,800元就換來了一些生產工具,做預製構件的材料卻再無著落。一番苦思冥想,王躍勝果然勝人一籌:上門服務,現場加工,你買材料,我來製作,質量可靠又省了運費,一筆生意,弄個雙贏,皆大歡喜。
如此一幹三年,四處遊擊,轉戰南北,到1985年底,王躍勝手頭有了7萬多元的存款。此時,王躍勝總算有了一個占地6畝的廠子,有了送貨的解放車。出門攬活,王躍勝騎上了幸福250,那是懷仁第一輛摩托車,王躍勝很是得意了一陣。
此後王躍勝的生意迅速做大。1989年,王躍勝的真實身份事實上已由農民廠長多添了一個農民商人的頭銜,路上跑的車多了,加油站卻蹤影全無,王躍勝便偷偷做起了賣油的營生。煉油廠批來汽油,零售給過往車輛,現錢交易,沒有賒欠,不用催賬,豈不強過預製件買賣?當時,私人經營油料尚未放開,王躍勝在院內偷偷埋上個大鐵罐,儲了1噸多油,有車加油,就拎個桶一溜小跑上前交易。1992年,此項業務一開禁,王躍勝已是初具規模,手下已有了儲量800噸的油庫。
1997年秋,王躍勝在北京足足呆了兩個月。每天從四通橋打的到北大,邊轉邊看,滿世界的電腦、軟件令王躍勝目不暇接。他忽然發現,憑借農民身份,要在中關村立足可能力不從心了。在北京大學門口,王躍勝這個“超級”高中生感到了壓力,他急於招兵買馬。兩個月的時間還真讓他轉出了名堂,就在北大南門開網吧,吸引前來上網的各式人才。飛宇的第一間網吧是選在1998年2月14日情人節那天開張的。這一開便一發不可收。
網吧在短時間內為王躍勝的飛宇公司收羅起一批人才。3年不到的時間,北大、清華計算機係的36名畢業生,投奔了飛宇公司。王躍勝說,在中關村,如果沒有這36名大學生,我王躍勝什麼都幹不了。現在,在中關村的網吧街,王躍勝如魚得水。他成立的飛宇公司,已是包括網吧街、網站、軟件開發、網絡技術培訓、電腦銷售等多個項目在內的企業集團。去年剛成立的軟件開發公司,由4名大學生各以5%的股參與領銜,50萬元的投資,1999年便有70萬元的進賬,2000年達到300多萬元。他們開發的一個網吧收費軟件,2萬元的開發費用,現在通過網絡銷售,每天可以有4000多元的收入。
網吧的迅速膨脹是王躍勝始料未及的。從2000年5月起,網吧街以每月100台上網電腦的規模飛快延伸。目前,網吧街已有600台上網電腦,擁有4兆帶寬的網絡接入專線,營業麵積達2600平方米,每天5000人次上網。飛宇網吧每天的電腦上網率達到23.6小時。大學未放假時,幾乎每天可以看到排隊等候上網的奇景。
北京大學的南牆原是商業一條街,農民王躍勝入京三年,硬是把它變成了“網絡南牆”、“電腦南牆”。據說,北大有關方麵已有意將到期退租的門麵優先交給飛宇。王躍勝則稱,他會照單全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