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民專業技術協會是農民致富的有效組織(3 / 3)

回過頭來,我們再看看全國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情況。農民協會在經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大發展時期後,目前在數量上和規模上都處於比較穩定的階段。同時,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進一步發展也遇到了內部因素和外部環境的一些製約,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從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自身來看:一是自發性強,缺乏有效的指導和扶持。二是規模較小,開展工作的實力不足。河南省平均每個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固定資產不足1萬元,年產品銷售額僅6萬餘元,隻有20%的協會有自己的經濟實體。三是缺乏製度建設,內部管理不規範。

從外部環境來看,一是認識上存在偏差,致使有些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農民專業技術協會不予支持甚至加以限製。同時,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法律地位不明,缺乏法律界定。二是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發展仍然受傳統體製某些因素的影響和製約。如主要農產品的合同訂購,農藥、化肥、農膜等農用物資的專營,條塊分割,地區封鎖限製了協會的活動領域和範圍。三是政府行為的製約。政府介入經濟領域,利用行政手段,既可以生成一些組織,也可以使原有的組織消亡。一旦農民專業技術協會的活動對政府利益造成衝擊,政府部門便采取措施停止其活動,使其名存實亡。例如,在山西某地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區水果生產發展到一定水平後,各水果主產區都有農民自己組建的專業技術協會,為果農提供苗木、技術指導等多項服務,在全區果品生產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90年代初期以後,各縣鄉政府介入水果生產領域,不僅動員農民栽培果樹,還層層下達栽培計劃,給各級領導定栽培任務。完成任務的有獎,完不成任務的撤職。一時間,由官方組織的各種涉農部門、企業紛紛組建。在政府的強大組織力量麵前,農民專業技術協會便相形見絀,力不從心。一些由科委、科協組織的專業協會與新成立的果業局合並,一些農民自發組建的專業協會也隨即停止了活動。

綜觀國外農業的發展曆史,農民自助組織如合作社、協會、農會等,在農業發展中都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目前,各種農民自助組織仍在農業領域扮演重要角色。據美國農業部統計,1989年美國有農業供銷合作社和有關服務合作社4799家。年營業額875億美元,占全國農用物資供應和農產品銷售總額的1/3左右。每6位農場主中就有5位通過合作社獲得必要的物資供應、農產品運銷加工及其他服務。在日本,99%以上的農戶加入了農協組織。1991年,日本全國農業化肥的90%、農藥的70%、飼料和機械的40%是通過農協購買的。在台灣,農民自助組織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160處果菜、家畜、魚產品批發市場中,有78個是由農、漁民協會或合作社經營的。在台北批發市場,農會運銷的蔬菜、水果和花卉分別占交易總額的53%、50%和72%。

中國的農民專業技術協會能否像世界上農業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一樣,在農村經濟社會化服務體係中迅速發展起來,占有一席之地,並發揮其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呢?回答應該是肯定的。農民專業技術協會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是弱小生產者為改變自己的不利地位,增強市場競爭能力而結成的自助組織,它可以憑借其自身頑強的生命力,通過不斷擴大服務項目和範圍以滿足農民的需求,增加農民的收入和積累資金,擴大再生產,通過內部組織的建設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不斷鞏固、壯大和發展自己,通過國家的政策引導、扶持和法律的規範,逐步走上正規化的發展軌道。可以相信,農民專業技術協會在中國具有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