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的轉動,電流產生了!隨後,他又完成了各種各樣的實驗,如兩個線
圈相對運動,磁作用力的變化同樣也能產生電流?
法拉第十年的不懈努力沒有白費,1831 年他提出了著名的電磁感應
定律,並根據這一定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發電裝置?如今,他的定律仍
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法拉第成功地發現電磁感應定律,是運用逆向思維方法的一次重大
勝利?傳統觀念和思維習慣常常阻礙著人們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展開,逆向
思維就是要衝破框框,從現有的思路返回,從與它相反的方向尋找解決難
題的辦法?常見的方法是從事物的結果倒過來思維,從事物的某個條件倒
過來思維,從事物所處的位置倒過來思維,從事物起作用的過程或方式倒
過來思維?
生活實踐也證明,逆向思維是一種重要的思考能力,它對於培養人
才的創造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執行力金句:
“領導力就是執行力",對於風靡全球的“領導力"這
個概念,有專家用簡單精確的一句話進行了概括——“領導
力不是一種操縱,當你試圖了解一個人,並因為從他身上獲
取某種東西而損害了他的利益,那麼就是操縱?"
208 阿裏巴巴執行力
¨¨從“劣勢"中開發出“優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事業常會遇到資源匱乏的問題,但隻要我們
肯動腦?善創新,激發大腦中的無限創意,就一定能夠圓滿解決問題,讓
有限的資源產生無限的價值,令本來不占優勢的事情發揮出潛在的優勢?
馬雲認為,把一個本來不占優勢的事情,充分發揮出潛在的優勢,
是打破常規的真正精髓?
杭州相對於國際大都市上海來說,無論在硬件還是在軟件上,對於
從事電子商務的阿裏巴巴來講都看似是一個不占優勢的地方?馬雲卻能在
這種“劣勢"中開發出“優勢",正體現了其打破常規的精神與智慧?
也許我們手裏的資源不充足,但隻要我們敢想?敢做?敢創新,就
會有成功的一天?
當然,打破規則並非一蹴而就,需要先了解規則?適應規則然後才
能建立新的規則?在中國入世談判的一段時間內,國內也刮起了所謂遵
循遊戲規則的風潮,大多數企業家在觀念上逐步接受了這一觀點?不過?
在對待遊戲規則的態度上?人們很可能會進入另一個誤區?這種意識,
對於中國所有的企業家,特別是在現代社會中渴望找到機會的人來說,
特別重要?
亞馬遜公司的傑夫·貝索斯通過運用互聯網而不是傳統的分銷渠道,
打破了書刊行業的規則?理查德·布蘭遜的維爾京集團在多個行業使已經
建立的企業模式感受到了壓力?零售連鎖店梅體小鋪的創立者安尼塔·羅
德蒂克有意與這個行業內的專家們反著做,這項策略使她獲得了成功?規
則是需要打破的,經常打破一種規則,是以一種新規則產生為結果的,而
這種方式,同樣也是創新?
正如熊彼特所分析的那樣,創造一種規則,同樣屬於大規模的創新?
209
第十五章 思考,完善執行力
既然是創新,就無可非議,相反,一味地遵循規則,可能也正是導致創新
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因此,好的創業者就是要用新的方式,挑戰那些不可能的事情?
2005 年,馬雲出席青島網商論壇,在合格論壇上,他指出:
到今天為止,我還是堅定不移地相信阿裏巴巴總部設在杭州是沒有
錯的?第一,任何公司都必須貼近自己的客戶,客戶在哪裏你就要在哪
裏,如果今天阿裏巴巴是做電子政務的話,我們就應該搬到北京去?做電
子商務必須在離中小型企業最近的地方,也就是說浙江?江蘇?廣東一
帶,杭州很好?
第二,北京的企業都相信國有大企業,假如我們在北京,阿裏巴巴
在那裏相當於500 個兒子中的一個,誰都不關心你?在上海他們隻相信跨
國公司,我們本來準備把總公司放在上海,後來還是放在了杭州?
最後,我們突然發現杭州還是自己的家,杭州的幾百萬老百姓因為
阿裏巴巴回來而感到驕傲,我們杭州的出租車司機在幫我們做廣告,杭州
西湖上劃船的人雖然不知道阿裏巴巴是什麼,但知道反正我們有一個公司
是阿裏巴巴?創新要學會把本來不占優勢的項目發揮出其潛在的優勢?
事實上,阿裏巴巴“讓有限的資源產生無限價值"的做法,其他企
業也有嚐試?
1988 年,在一年一度的全國科技進步獎評選中,聯想漢卡隻得了二
等獎?這個結果讓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總裁?董事局主席柳傳誌異常憤怒,
他認為這是因為評審委員完全不了解漢卡的價值,才會產生如此不公平的
結果?聯想漢卡本該拿到一等獎的,但專家們把聯想漢卡理解為單一的計
算機輔助產品,對漢卡的巨大貢獻缺乏充分的認識?
柳傳誌派郭為去把一等獎追回來,並表示,除非“委員會"改變成
命,否則他將拒絕接受這個“二等獎"?郭為和李嵐隨即出馬,雖然這兩
210 阿裏巴巴執行力
個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十分自信樂觀,但兩人很快就意識到,柳傳誌是在命
令他們做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因為評審的結果已經公布了?
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主任根本就不見他們,隻派手下的工作人員傳
來一句話:“我們還沒幹過把二等獎改成一等獎的事呢,倒是有過把二等
獎改成三等獎的?"
不過,這個既定事實並不是完全不能改變的?雖然評審維權從未有
過改變成命的先例,但他們還有5%的希望,那就是啟動“複議程序":
由“委員會"10 位以上的專家聯合署名提出申請,並且詳細申明初審不
當的理由?
當時?郭為和李嵐都是初進公司的計算機外行,如果直接去遊說專
家的話,專家們有可能覺得郭為他們是在走後門,起不到什麼實質性的效
果?於是他們采取了迂回路線,把記者們分別請到賓館裏“聊天"?1988
年的最後幾個月裏,報紙上登滿了關於聯想漢卡的報道,都說這東西如何
神奇,說它是把中國人引入計算機殿堂的一座橋梁?《望》雜誌說它“已
經銷往國內20 多個省市",《北京日報》說它“已經銷往世界10 個國家和
地區"?《科技開發動態》一會兒用專業術語說,“這是國內外漢字功能最
強的係統之一",一會兒又用詩人的語言說,“她就像躁動於母腹的一個嬰
兒,具有很大的生命力"?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光明日報》《經濟日報》?
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媒體也在連篇累牘地宣傳漢卡?這樣做
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那些投反對票的專家產生這樣一種心理:是不是我原來
的看法有點問題?
接著,他們開始一個一個登門求見?第一個是中國科學院的副院長
孫鴻烈?他本來就在為聯想鳴不平,自然一說就通?然後兩人拿了孫鴻烈
的簽名去找別人,一見麵就送上事先準備的全套材料,言辭懇切地陳述理
由,再遞上早已寫好的申請書,等著人家簽名?在李嵐的記憶中,1988
211
第十五章 思考,完善執行力
年她似乎沒幹別的,就幹了這一件事?她見了人就說自己是“聯想的代
表",感受過熱情也感受過冷漠,見識了開門見山也見識了拐彎抹角,更
體會到了被嚴詞拒絕的難堪?攻關組在登門拜訪時,並沒有提出過分的要
求,隻是說“請你到我們公司來,我再一次給你展示聯想漢卡"?
為了迎接委員們的到來,公司搭建了臨時展廳,擺上了全部插著聯
想漢卡的計算機?委員們陸續到來,有時候是一群人,有時候是一個人,
無論多少都能感受到聯想集團細致周到的接待,無論提出專業還是非專業
的問題都能得到耐心解答?這不僅是個技術展示的過程,更滲透著一種微
妙的公共關係?
就這樣,聯想一個人一個人地做工作,終於攻下了10 個人,10 名專
家聯合50 個專家開會?決定命運的會議終於在京西賓館召開,50 個評審
委員都在場?聯想需要至少三分之二的選票才能如願?他們來到會場,利
用最後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成果?然後,一行人走出來,站在走廊上等待消
息,個個緊張萬分?
五分鍾後好消息傳來,走廊裏一聲歡呼,大家又跳又叫,李嵐倚壁
而泣,郭為一頭栽在地毯上,暈了過去?
郭為令本來不占優勢的事情發揮出了潛在的優勢?把0.1%的希望變
成了現實,這一過程讓柳傳誌看到了他的才能,也為他後來執掌神州數碼
埋下了伏筆?
執行力金句:
執行力分為兩種,正式的執行力和非正式的執行力,前
者是通過建立製度和塑造企業文化形成的,後者則是在非正
式情況下對他人的影響?
212 阿裏巴巴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