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史料辨(1)(3 / 3)

先來看明義的《無題和韻》,緊接著有兩處,前一《和韻》包括四首七律,可能是和曹子的;後一《和韻》可能是和梅溪的共三首七律。全文如下:

無題和韻

萼綠華來事偶然,仙凡悵望幾千年。

因誰漫使身為雨,為我何堪質化煙。

青?獨拋沙漠外,芳魂難傍故鄉邊。

生平如許關情處,未敢題詩浪與傳。

情場誰是藺相如?璧碎秦庭罪在餘。

犧象豈宜陳野外,虎狼難信結歡初。

花香葉色生空好,雨意雲?死未舒!

從此恨苗長萬丈,恐憑佛力未能除。

妝樓曾與共茶煙,少小心情便鮮憐。

玉杵不逢人去蜀,錦書空盼雁來燕。

埋愁是處多青?,抱恨無方問碧天。

今日驚心重屈指,寒蛩衰草恰經年。

吳鉤在手細思量,欲報情仇無計償。

河伯爾庸求鳳女,路人我本是蕭郎。

空尋馭氣千般術,難覓還魂一瓣香。

好共秋窗終夜雨,暗中銷盡淚千行。

無題和韻

珠有光輝玉有聲,謝家小婢舊知名。

揭簾鳳履衣邊露,接盞蘭香袖底生。

一向夢魂縈不已,幾番來往目初成。

安能借取雙鸞翼,攜手瑤台頂上行。

鰈鰈鶼鶼別有緣,嫁遲情景教人憐。

若為無那居人下,似不留心到婿邊。

言笑自矜非漫爾,梳妝隨分亦天然。

靈風夢雨當年詠,重見塵寰一謫仙。

相愛何妨逐日來,行蹤還恐被人猜。

誰能努力催伊嫁,我卻無心與自媒。

豔色怕經春後減,明珠須逞月中胎。

平生富貴腸俱冷,剩有閑情撥不開。

以上七首即是明義的《無題和韻》,是他和別人韻的詩:別人寫了七首《無題》詩,用的就是這些韻腳,而明義則寫了這些詩歌以酬答。令人怪異的是一般和詩總要寫清是和誰的詩,用誰的韻,但這裏卻隱而不宣。通觀明義詩集,其中也有很多和詩,都注明了是和誰的詩,用誰的韻,惟這裏例外。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原因當然是不便說,不好說,即原作有難言之隱。從詩集看,明義對他自己傾心摯愛的女子即“雲郎”??姑蘇女伶,姓陸名箋字雲籃(藍、蘭),又名壽官,他是不諱忌的,公然寫了《憶雲郎》詩十五首、詞十五首,並多次與他的其他友人:蔣捕魚、劉青溪、吳綠村、程文起、慶晴?、慶似?等說及。他們都看過他的《綠》集及《憶雲郎》等詩,並寫有題記。有的就用“雲郎無雙”四字為題與之唱和。當程文起等南歸時,明義還寫詩求程代為尋找雲籃下落。慶郎(或即似?)、符郎、小史顧藥香、阿鳳都因“柔情麗質酷有類之者”而曾引起他的青目,惟獨對這裏的原作者,詩中的“綠萼仙子”即梅花女卻諱莫如深。結合詩中前後提到的種種情況,我認為和《紅梅詩》一樣,這裏的“萼綠華”即梅花仙子也是寫的《石頭記》的批者??東海孔梅溪。這些詩也是寫的“一芹一脂”,和的是曹雪芹和孔梅溪的詩韻??也即是說明義不但看過《紅樓夢》抄本,還見過他們的詩集,和他二人深有交往。而《無題》正是芹脂的詩題。和《紅梅詩》一樣,明義也是出於同情才寫下了這許多的《和韻》的。

下麵即按本人的意見作些解說,倘屬異端邪說,還望明公大人從正大藝術角度給以正確的解說,以開茅塞。

前一《和韻》第一詩,首句“萼綠華來事偶然”,是謂這梅花仙子她來得太偶然,太出乎主人(即下句中的“凡”人)意外,是他未曾料到的。次句“仙凡悵望幾千年”,是說這一位仙子和那個凡人已互相悵望有幾千年的時間了!??這其實是不合理的,因為仙子自可活“幾千年”,但凡人生不滿百,是不能與之悵望至如此之久的。因此,正可知這不過是一種比喻,隻是說二人感情極深、愛意極重,但卻不能在一起生活。他隻是一個普通的塵世中的凡人;而她雖名為仙子實亦不過是一個獨處深山古刹中的女尼或道姑而已。三、四句“因誰漫使身為雨,為我何堪質化煙”,正說明“仙居”的不幸,是寫他看到她形容消損、瘦骨槎?的怯弱情景而發出的憐惜之言,認為她這樣無疑是“身為雨”,是“質化煙”,表現了他的無限憐惜之情,可想其執手撫肩深憐密愛的景況。“因誰漫使”?不因誰,僅是虛寫;“為我何堪”,則是實說,是為我,為了我才獨處仙界,化雨為煙,才忍受了這巨大的痛苦,作為情人我怎能不憐惜,“焉得不關心?”五、六句“青塚獨拋沙漠外,芳魂難傍故鄉邊”,是寫梅花,用比法,說她彷?是被拋擲於域外的孤魂,獨臥青塚的野鬼,因被棄在外,故難以回故鄉傍依。“難傍故鄉邊”??想傍倚在故鄉,傍依在心愛的人的身邊也已不能了,甚至連魂魄也難以回來。兩句說得極為痛切。在當時的那一個黑暗社會裏,實在是沒有他二人團聚的場所的。所以結句說“生平如許關情處,未敢賦詩浪與傳”,雖然他這一生對她??那綠萼仙子,那梅花女是如許關情,關情到如許程度,但他卻連公開的寫一首詩傳情也不敢。她的出身、經曆和處境都是不允許他公然寫詩,輕易地交人傳閱的。所以他才不得不將“真事隱去”,說“假語村言”,用“畫家煙雲模糊法”。作為友人,明義也不敢亂點人家的名字而深隱不宣。

第二首是寫那仙子也曾淪落風塵。首句“情場誰是藺相如”,是說在情場、風月場中,誰是藺相如,能像他那樣,完璧歸趙呢?其實是沒有的,作為一個弱女子自然無法也無力單獨抗拒邪惡勢力,得以完璧全身度過那裏的那種生活,而不被玷辱的??那是不能怪她的,故次句說:“璧碎秦庭罪在餘”,這不怪你,不能怪你,而是怪我,全怪我沒有照顧好你,使你落入了那種地方而沒有及時來救你出去。“罪在餘”三字是從雪芹角度寫,與前首“為我何堪”同一用法。非明義自謂也。三、四句“犧象豈宜陳野外,虎狼難信結歡初”,是承上聯,說她沒有錯,因而不應將其棄置野外而不顧,她是無辜的,是受害者,應予更多的關懷和護愛,因而他不顧一切,“哪管世人誹謗”,與她成了婚。但“虎狼”??如狼似虎的人們是不肯相信這一點,讓他們平靜地生活的。連他的生身母親都是這樣,在蠢婦的挑唆下對她深惡痛絕,硬生生把她從床上架起,蓬頭垢麵地逐出家門,對此,他又能有什麼法子呢?所以五、六句一轉:“花香葉色生空好,雨意雲?死未舒”,那以後,花葉雖然是那麼好,活生生的就在眼前,但隻能是空好??好亦無用,而雨意雲?,雲心雨意,雲雨心意,兒女情懷卻至死未舒,直到老死都無法得以舒展!結束語明義說:“從此恨苗長萬丈,恐憑佛力未能除”,從那時,從她被生生趕到空山古寺以後,“恨苗”??仇恨的火焰,就直長萬丈,正是“新愁舊恨知多少?”“脂硯先生恨幾多”,“更有情癡抱恨長”,他們的恨是這樣的強烈,恨苗足有萬丈之高,因而明義估計這樣切骨的深仇大恨,恐怕“憑佛力”,靠人生如夢、孽障魔牽種種是未必就能除去的。事實也確如此,如明義估計的一樣,他二人雖然不斷地用禪機道語來麻醉自己卻終究未能解脫,也不可能解脫??難消他二人的心頭之恨,難解他二人胸中的痛苦和傷悲。

第三首是更進一步補敘他二人的情史。首聯:“妝樓曾與共茶煙,少小心情便鮮憐”,是說當年他二人曾經在“妝樓”(與“紅樓”同,指富貴家室)即江寧織府裏共同生活,同行同止,同飲同食,相互關心愛護,在少小之時二人的那種憐愛景況,便是世上鮮見、人間少有的。《紅樓夢》裏寫得極為分明。頷聯“玉杵不逢人去蜀,錦書空盼雁來燕”,是結果。“玉杵不逢”是用典:裴航與蘭英相愛,其母曰必得玉杵始可允婚,這裏寫雪芹尚未取回玉杵,二人尚未完婚,就發生了驟變。“人去蜀”也是用典,非實指,薛濤當年隨父去蜀而淪為樂籍,這裏指梅溪,在雪芹北去未回,她就淪落梨園做了優女。“錦書空盼”也是用典,當年蘇蕙曾織回文錦詩懷念去燕山的丈夫,梅溪亦是如是懷念雪芹。她盼“雁來燕”??從燕地來,帶來他的信息,他也盼“雁來燕”??到燕京來,帶來她的信息,但都是空盼,金陵別後音訊杳然。頸聯上句“埋愁是處多青塚”,是指回顧來程仿佛是一連串的青塚,一個連一個,分別埋葬了他二人的一段又一段生活??無一不是憂愁歲月。下句“抱恨無方問碧天”,是麵向未來而毫無辦法。“無方問碧天”??向天發問也無處可發。詩極寫當時他二人那種無奈的情狀。尾聯:“今日驚心重屈指,寒蛩衰草恰經年”,是呼應第一詩的首句。在幾度合離,尤其最後梅仙子被婆母馬氏逐出以後,他更是日夜相思,仿佛是過了幾千年一樣,而這時,這位已歸入空門的怯弱女兒竟突然的來到了他的麵前!當此時也,他真是格外的心驚:驚訝、驚奇、驚喜。屈指算去已經是整整一年,恰滿一周年了。故謂她的來是偶然,也是必然:當此分手經年的時候,她還是禁不住來了,離仙境來凡塵,來看她的玉兄了,隻是他已昏頭漲腦不知是過了多久了。這樣,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把雪芹、梅溪的名字寫進文中了。高明責怪我倒果為因也好,循環論證也好,吾非不知,吾不自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