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廣告,不是隨便做的(2 / 3)

(2002 年,在穀歌表明方向之後,微軟和雅虎都考慮收購 Overture。最終,

雅虎競標成功。)

2000 年,拉裏和謝爾蓋幾乎是立即著手,把廣告放到了搜索結果

旁邊,而且以固定價格將其賣出。但是他們不滿足於此;他們必須確

穀歌的管理哲學

保廣告像搜索結果那樣,這關係到他們的用戶的利益。

穀歌的高管們今天堅持認為,他們的方法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在

持續發展。“這個想法源自 GoTo,”穀歌首席經濟學家哈爾·瓦裏安(Hal

Varian)說,“但(GoTo)沒有真正對其進行改進。我們采用了它們的

模式並加以完善。當穀歌的家夥們看見它時,他們想出了改進方法。

這種對質量的極度重視源自謝爾蓋和拉裏。”

為了確保質量,穀歌基本上是創造了一個單獨的搜索引擎,專門

用於確定廣告的相關性,把它們從數百萬條廣告中挑選出來展示。“拉

裏和謝爾蓋提出了精準廣告模式,”首席執行官施密特說,“這種模

式和搜索相結合成就了一座金礦。”

穀歌早期的重點是小廣告客戶——這個市場將使穀歌與網絡上的

eBay 和報紙上的分類廣告商展開競爭。重視小公司和個人,這正中拉

裏和謝爾蓋的下懷。這兩位創始人相信“長尾”理論,即所有數百萬

網民都需要其他公司沒提供的各種服務。在 2006 年穀歌向股東提交的

年度報告上,謝爾蓋討論了小廣告客戶的重要性:“我們的目標是創建

一個單獨和完備的廣告係統。我們建立在廣告和發布商基礎上的多樣

性仍然是我們的核心業務,對於我們的長期成功非常重要。大廣告客

戶和小廣告客戶利用穀歌可以更容易地抵達目標受眾,並取得顯著的

ROI(投資回報)……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在線查詢本地信息,我們必

須繼續增強吸引當地廣告客戶的能力。本年度我們與多家公司合作……

以幫助我們提供更多的網上商務信息,並將更多的小企業轉化為幸福

的穀歌客戶。小企業就是大生意。”

由於定價低,有時每次點擊僅收幾美分,點擊量就必須特別大。

這就需要一個極少人工幹預的全自動係統。

他們提供的係統可以讓廣告客戶在網上競價,其廣告自動與搜索

詞條匹配,廣告客戶不需要再對代理喋喋不休。“弄清(廣告)未來

的願景,這是一個很大的瓶頸,”西爾弗斯坦說,“我們可以運行自

己的係統,它可以支持存儲來自廣告公司(即穀歌)的 100 萬條廣告,

並且隻為正確的查詢顯示合適的廣告。”

經過幾番測試之後,該係統似乎奏效了。所以在 2002 年 1 月,拉

裏和謝爾蓋開了綠燈,將穀歌的高級廣告係統——其中的固定費用廣

告被放在搜索結果上麵的方框內——轉變為基於競拍的AdWords程序。

拉裏和謝爾蓋在開關後麵穩若泰山,施密特卻擔心競拍係統不能將廣

告價格設定的像穀歌廣告代理拿到的那麼高。“我說:‘向我承諾收入

不會下降。’我很擔心。”

作為防範措施,施密特實行了一段時期的費用限製規定,這在穀

歌內部又被稱作“不公正待遇時期”。規定很簡單:人們每周隻有一

天時間可以花錢。每個周五的上午 10 點,任何要采購東西的人都必須

前往施密特的辦公室,說明開支的合理用途。不過這隻持續了大約三

周。那時施密特已經發現,競價廣告收入是廣告代理所賣收入的兩倍。

這證明代理商的市場定價太低了。穀歌廣告係統的一個優點是,它剛

好能自動達到市場可以承受的價位。

正是有了拉裏和謝爾蓋的支持,才會造成這種差異。其他公司沒

有來自高層的推動,所以沒能產生發展的飛躍。

1998 年 11 月,微軟收購了 Link Exchange 公司,一家從事向其他

網站分銷廣告業務的公司。一同收購來的,還有一名叫斯科特·巴尼

穀歌的管理哲學

斯特(Scott Banister)的男子,這名年輕的輟學大學生提出了他所謂的

Keywords 構想,他已經把這項業務賣給了 Link Exchange。他的構想是

建立一個向廣告客戶競拍搜索詞條的軟件係統,把廣告放到搜索結果

旁邊。

2000 年年初,微軟的網絡小組運行了一個試驗性的係統,將搜索

查詢結果和廣告進行匹配。但是一些管理人員擔心該係統會消耗掉展

示廣告的收入,所以這些廣告被丟到了頁麵的底部,最低競價也被設

為每條廣告 15 美元。到了 5 月份,這項服務被關閉。事實上盡管巴尼

斯特的老板阿裏·帕爾托維(Ali Partovi)向微軟標榜這一構想將是“下

一個重大事件”,但是微軟的高管們還是拒絕了這個構想。他們對網

幅廣告過分依賴。微軟高管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後來在回

憶時承認,關閉此項服務是“一個可怕的決定。不過說實話,我們誰

都沒有看出付費搜索的廬山真麵目。”

微軟並非拒絕把所謂的“搜索廣告”構想作為一種收入模式的唯

一一家公司。帕爾托維為他在微軟缺乏進展而感到失意,他開始把這

個構想賣給其他公司。雅虎也拒絕了他。所以他又去穀歌撞運氣。但

是拉裏和謝爾蓋已經在著手獨立探索這一構想了。

不吝投資廣告位係統處理技術

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也為穀歌廣告係統的開發立下了汗馬

功勞。他最大的貢獻可能就是把經濟學家哈爾·瓦裏安吸引到了穀歌。

瓦裏安一頭棕發,戴著比爾·蓋茨式的眼鏡,頗有學者風度,他

於 2002 年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商學院的院長。他著有《信息法則:

網絡經濟戰略指南》一書,討論如何在網絡經濟中營銷和分銷商品,

包括進行商品定價。他還和 Inktomi 打過交道,這是發軔於大學校園的

一個搜索引擎。2002 年 1 月,他在超級杯宴會上偶遇他的老友埃裏克·施

密特,施密特曾經讀過瓦裏安的著作,他說:“ 你為什麼不看看這個廣

告拍賣會?”瓦裏安回憶道,“ 我想它能讓我們賺一些錢。”

瓦裏安並不確定穀歌是否給他留下了足夠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

跳出了學術界。那年春天,施密特和拉裏在阿斯彭研究所的一次思想

家會議上見到了他。瓦裏安很疑惑跟施密特在一起的這個年輕人是誰。

“我想,哎呀,埃裏克為什麼要把這個孩子帶在身邊?在我看來,他

本應去讀高中。”

但這兩個人說服了他,4 月份他去穀歌與其他人見麵。5 月,瓦裏

安從伯克利分校請了學術假,來做穀歌的顧問。

2007 年,他成為穀歌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這兒比伯克利有趣

兒多了。”他說。

瓦裏安的專業領域之一是預測性定價。他致力於研究一種係統,

它能夠預測廣告點擊的速度,並將這個速度與人們的競拍出價進行比

較。這是所謂經濟機製設計學科的一部分,它包含博弈理論的若幹因素。

該係統可使廣告客戶基於一條廣告的預期點擊量來確定其競價。這是

一個非常重要的功能,因為廣告客戶隻在有人點擊其廣告時才向穀歌

支付其競價。為了使廣告客戶了解該係統的更大效能,該係統允許他

們看到自己的排名和其他廣告客戶的出價。

拉裏和謝爾蓋不吝於向這種廣告位係統處理技術進行投資。“我

得說,他們誌向遠大,”瓦裏安說,“他們建立了一個十分龐大和複

穀歌的管理哲學

雜的係統。它顯然比競爭對手的係統更具野心。”

這個時候,他們在處於不斷成長中的公司的正常配備方麵投入很

少。“他們的大部分資金都投到了服務器上,”瓦裏安回憶道,“仍

然是 5 名員工擠一間辦公室,把門板安上鐵腿當桌子。拉裏通常都是

這樣。他小心翼翼地保守著自己的秘密。當(拉裏和謝爾蓋)開始了

解到拍賣—— 一種保持增長的方式——的潛力時,他們並沒有搬到大

辦公室裏。他們的目標是盡可能做到長時間地悄無聲息。當穀歌的盈

利數字公布時,人們大吃一驚。”

然而,有位學術研究人員卻不習慣拉裏出了名的保密能力。瓦裏

安在 2002 年夏天首先研究的那個係統正在公司內部使用,但沒被公開,

甚至也沒有在學術論文中提及。但他應邀到斯坦福大學做報告,並獲

準略微提及那項研究,因為那是一個小的班級。那裏的一位客座教授

馬克·施瓦茨(Mark Schwartz)一直在研究一個類似的構想,他對瓦裏

安談到了這點。“很顯然,他走的是同一條路子。”瓦裏安說。所以

他在做完報告後回到穀歌,彙報了有其他研究人員在研究同樣的構想,

並問他是否可以發表有關此項工作的研究論文。“這個申請一直打到

了拉裏和謝爾蓋那裏。”他說。他們最終表示同意。

盡管如此,其他公司的步調仍然很慢。幾年之後,瓦裏安將這些

構想提供給雅虎高管。“他說:‘什麼?’”瓦裏安回憶道,“他從來

沒想過這個問題。這令我很吃驚,因為我們在 2002 年就知道這個了。”

在那之後,雅虎雇用了它自己的首席經濟學家,微軟也一樣。

穀歌設計的廣告係統還有另外一個奇妙之處。穀歌建立了一條反

饋回路,用來優先考慮最有效的廣告而不是出價最高的廣告,這與隻

給出價最高的競標人最好的廣告位置完全不同。每條廣告都逐步建立

起一個聲望值。如果人們不點擊它,它的排名就會下落,同時較低成

本的廣告的排名就會上升。穀歌高管們曾說,這麼做的原因是盡可能

確保廣告與用戶相關。但是這也再次證明了這是最能產生效益的方法。

有眾多點擊量的低價廣告要好過沒有點擊量的高價廣告。事後看來很

明顯:將點擊量最多的廣告保留在網頁上方,穀歌就能賺得更多。

不過,競爭對手們從一開始就質疑穀歌廣告係統的原創性。2002

年,在穀歌推出其 AdWords 程序之後,Overture 起訴穀歌侵犯其專利。

當時,Overture 發言人威廉·泰爾(William Tell)將矛頭直指穀歌。“我

們已經花費了幾百萬美元的律師費和訴訟費,”他告訴 TechUser.Net,

“我們不會讓大牌程序員紮堆的某個公司進來剽竊我們最好的構思。”

訴訟在 2004 年 8 月結案,當時雅虎已經收購了 Overture。穀歌獲得了

使用這些專利的永久許可,並支付給雅虎 270 萬股穀歌股票作為回報,

當時這大約占公司股份的 1%。

2003 年 3 月,穀歌推出了一個新的廣告方案,它將在其他網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