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股票的最高出價來設定價格。
對拉裏和謝爾蓋而言,這似乎是一個好主意。他們喜歡擺脫大
機構——它們往往能獲得最劃算的交易——的控製並將機會交給散戶
的想法。2002 年,他們向佛羅裏達大學金融學教授傑伊·裏特(Jay
Ritter)請教,問他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拍賣係統的看法。裏特指出,
這不太可能產生利益衝突。“我告訴他們,拍賣應該是最好的辦法,
因為股份的分配並不依賴於(職業投資人)為投資銀行家所掙的傭金
類型。”裏特說。
此外,拉裏和謝爾蓋還喜歡由群眾智慧定價這一事實,這是他們
用於確定搜索結果的一項原則。而且公開發行偏愛精英投資人之外的
初級讚助者——散戶。“總的來說,拉裏和謝爾蓋不像我那樣重視傳
統智慧,”施密特說,“不管傳統智慧是什麼,他們都對它持懷疑態度。
他們認為,如果我們要上市,那麼也可以采取一種方式來解決這一過
程中所存在的明顯不公平現象。”
在他們所寫的申請上市的招股說明書中,拉裏和謝爾蓋解釋說:
穀歌的管理哲學
“穀歌並非一家傳統公司。我們也不打算成為那種公司……對於我們
來說,重要的是能有一個包括小投資人和大投資人在內的公平的上市
過程……這促使我們為整個發行過程探索一種基於拍賣的上市形式。”
當投資銀行紛紛到穀歌朝聖,尋找“黃金上市”時,他們發現自
己並不喜歡必須忍受的一切。拉裏和謝爾蓋有太多的挑選餘地。
“讓世界更美好”?
2004 年年初,拉裏和謝爾蓋派出了一個由公司法律顧問戴維·德
拉蒙德帶領的財務高管和律師團隊,去 WR Hambrecht 了解更多信息。
漢鼎聯席首席執行官克萊·科巴斯(Clay Corbus)說,穀歌團隊不情願
如此不同尋常地跨越發展。“根本不可能這麼做,”穀歌團隊告訴他,
“他們回去後,拉裏和謝爾蓋要他們再試一次,要帶回來正確的答案。”
不過,一名參加過那個原始團隊的穀歌高管說這不是事實。他們
隻是發現那家銀行的規模太小,組織也不行,無力操作那麼重要的交易。
不管怎樣,他們都決定進行一次混合型的上市,利用拍賣係統,但同
時邀請多家銀行參與。
他們取到的真經,使拉裏和謝爾蓋在華爾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而且他們提出了很多要求。他們不但想繞過投資銀行的主要客戶,向
一般小投資者發行他們的股票,而且他們還說,他們僅會對半支付參
與銀行所要求的 7% 的費率。這樣就開啟了他們與穀歌的愷撒埃及豔
後式的愛恨情仇。據報道,高盛(Goldman Sachs)向其投資人、穀歌
董事約翰·杜爾發出懇請,試圖說服他放棄公開上市。
兩家最大的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拔得頭籌。
包括 WR Hambrecht 在內的其他 29 家銀行也獲準參與,隻要它們允許
其散戶出價和參與。有趣的是,最大和最重要的投資銀行之一高盛在
上市過程中被貶到了次要地位,導致許多人推測這是拉裏和謝爾蓋的
報複行為,因為高盛試圖越過他們行事。施密特堅稱這並非事實。“通
常你不會有三家銀行帶頭,”他說,“我們的上市計劃是如此獨特,
我們的搭檔應該在計劃執行中表現出最大的靈活性。”
但是絕大多數銀行都是勉為其難的參與者,它們的某些行為是
拉裏和謝爾蓋未曾預料到的。盡管它們不得不接受小投資者,它們卻
有權決定投資人是否足夠成熟、足以參與。這是必要的,因為如果事
實證明上市之後價格陡降,這些銀行可能會被起訴引誘缺乏經驗的投
資人參與風險交易。大多數小投資者被拒之門外。一些記者試圖參
與,以便報道這種體驗,但即使是出版物出錢投資,也不得進入。WR
Hambrecht 則允許小投資者參與。
即使如此,大多數小投資者仍然不想參與。這次上市本應由銀行
向其機構投資人積極出售,反而在投資銀行界廣受批評。和參與此次
上市的一家投資銀行的金融顧問交談時,他說,他被告知去警告散戶
離開,因為整件事情是個很大的“爛攤子”。
這種反應部分是由於單純的恐懼。銀行此前從未如此行事,它們
確實害怕最終出現的後果。但還有一部分原因隻是它們對拉裏和謝爾
蓋及其要求的憤怒反映。“這種反應一部分是由於華爾街的憤怒,因
為我們在按自己的方式行事,而不是它們的方式,”一名調查過公眾
反應的前任穀歌高管說,“但還有一部分是經紀業界存在的恐懼。沒
人知道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是經紀人的一個麻煩,他們鼓勵人們
穀歌的管理哲學
遠離股票上市。”
拉裏和謝爾蓋確實犯了一些錯誤。他們似乎從未認真對待過上市
這件事。在他們啟動這一過程的數月之前,他們接受了《花花公子》
雜誌的一次冗長的采訪,這是他們曾經接受過的最後的采訪之一。到
這篇報道紅遍街頭之日,上市已然宣布,股票的估價也正在討論之中。
證券交易委員會就拉裏和謝爾蓋是否違反了上市前的“靜默期”啟動
了一項調查,靜默期是上市過程啟動和實際上市之間的一段時間,在
這段時間內,該公司不應有任何炒作其股票的行為,該公司也不應向
有限的受眾提供任何未向公眾提供的信息。大多數公司根本不會在有
計劃的上市之前接受任何采訪,以避免此類問題。拉裏和謝爾蓋最後
同意,確保對其股票感興趣的每個人都能獲得同樣的信息,將《花花
公子》的采訪納入招股說明書送給潛在的投資者。它不含該雜誌的任
何圖片。
他們也沒有認真對待過投資銀行客戶進行的上市巡訪。他們對談
論為這個世界所做的偉大事情更感興趣,而不是解釋公司的財務前景。
他們向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財務報告中包含有題為“不作惡”和“讓
世界更美好”的章節,這讓他們看起來比較業餘。
時至今日,拉裏和謝爾蓋仍然拒絕學習幾乎所有其他公司,並拒
絕向華爾街分析師提供公司未來業績的“事先指導”。他們確實在遵
守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規定,即禁止向選定的散戶提供未向公眾提供的
信息。華爾街將拒絕提供指導的公司視為處於困境中的公司。而華爾
街分析師們在穀歌收入公布之前對它所作的預測一直很糟糕。
所有這些,壓低了穀歌的上市價格,導致穀歌將可銷售的股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