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中國是個強大的商業夥伴(3 / 3)

王於周一到達,周一剛好是國王誕辰日。每個周一,泰國人都以

代表國王的尊貴黃色為榮。當王走到街上時,幾乎每個人都穿著一件

印有國王圖像的黃色 T 恤。“這告訴我的是,除了法律的所有規定之外,

對國王的批評——在美國會被當作政治演講——在泰國則有著深厚的

文化意義。”最後,她認為在泰國阻斷那段侮辱性的視頻是正確的。“對

於我可以在泰國或者其他國家對你說些什麼,我並不排除存在不同規

範的正當性。那隻是不同。而且它要求我們想明白如何提供一個合適

的全球平台。”

王堅信這是穀歌應該去做的事情。“在我們提供服務時,並不

隻是應該刪除那裏存在的所有信息。它還在於,我們尊重人們想聽到

的內容,他們能接受什麼樣的內容?或者對他們而言,我們發布的內

容是否等於汙言穢語?我不得不到該國去搞清楚,但在此時我完全明

白了。”

但是,她所強調的正是官員們試圖跨越國界、延伸審查製度的那

個時刻。土耳其的官員們最近越過了國界,他們要求穀歌在世界範圍

內禁止傳播違反土耳其法律、侮辱現代土耳其締造者穆斯塔法·凱末

爾國父的 YouTube 視頻。起初,穀歌僅僅阻斷了土耳其境內的攻擊性

視頻,以回應土耳其的投訴。但是到了 2008 年 6 月,土耳其官員要求

穀歌在世界範圍內阻斷該段視頻,以保護居住在國外的土耳其人的權

利與敏感性。穀歌予以拒絕,土耳其審查官員阻斷了 YouTube 進入該

國的所有國外站點。

公司不應基於過多感性來作決定

對於穀歌的高層領導人來說,這些問題說明了審查製度問題的複

雜和微妙。他們也正在學習之中。“我認為我們仍然處於嬰兒時期,”

王說,“就像我們轉彎太快,頭碰到了牆一樣。但是這對我來說是個

激動人心的時刻,可以弄明白如何正確行事。”

穀歌的管理哲學

進入中國是他們所作出的最艱難決定,盡管大家最終接受了王得

出的結論。

關於如何進入中國的辯論於 2004 年鄭重開始,並持續至今。“有

一年多的時間,高管們——拉裏和謝爾蓋以及施密特——爭論什麼是

要做的正確的事情。每次它都是一場非常激烈的討論,”王說,她參

加了與拉裏和謝爾蓋的辯論。對他們而言,這個決定的意義將會“影

響互聯網自身的未來”。

2006 年,他們終於推出了中文搜索引擎 Google.cn,總部和運營都

在中國。整個互聯網和主流媒體的批評來勢洶洶。

一些批評是沒來由的。很多人堅持說,穀歌應該隻堅守它的境外

中文搜索引擎,並盡可能多地使其內容通過審查。

創始人最後斷定這個做法不夠好。“我們(在內部)開展的大部

分討論,是關於我們有沒有機會憑借身在境外的條件(在中國)作出

有意義的貢獻,”王說,“現在不隻是你在外麵叫喊,而是你在外麵

叫喊,卻沒人能聽得見。”

拉裏和謝爾蓋有沒有屈從於在世界上發展最迅速和最大的市場上

取得成功的單純渴望?這不得不成為他們麵臨的部分壓力。中國據稱

擁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互聯網用戶——2008 年 6 月底超過了 2.53 億。

雅虎和微軟已經在中國建立了業務,一個叫作百度的中文搜索引擎也

正在獲得流量。

隨著百度的成長,穀歌境外站點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開始萎縮。

2005 年 8 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報告稱,穀歌在中國的

市場份額已經從領先地位降到了百度之後的第二位。穀歌的市場份額

為 38%,而百度則達到了 44%。

起初,穀歌的反應是買入了大約 3% 的百度股票。但是到了 2006

年 1 月,穀歌宣布它將在中國開辦自己的業務。(這項決定宣布幾個

月之後,穀歌賣掉了百度的股份。)

王說:“這是我們從未經曆過的最激動人心的時刻。這意味著你、

我或者我 5 歲大的孩子實質上擁有和美國廣播公司新聞台、《紐約時報》

或者《商業周刊》同樣的平台。而且這一進程非常龐大,充滿了許許

多多的問題。它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典型的外交問題:孤立還是參與?

那天到了最後,我們決定參與,因為我們認為,與拒絕去那兒相比。

去那兒更有可能將事情轉向正確的方向。”

或許穀歌的出現將會產生某種影響。與穀歌不同,百度確實在搜

索結果中插入了付費廣告,據報道,這大約占該公司收入的 80%。新

聞報道最近聲稱,那些付費插入廣告包括非法醫療用品公司的廣告。

盡管如此,進入中國仍然無助於穀歌的市場份額,它繼續被百度

攻城略地,這很有趣。到 2007 年晚些時候,百度已經攫取了 62% 的中

國搜索市場份額,穀歌與之相比,僅占 24%。

2007 年 1 月,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拉裏和謝爾蓋認識到,

負麵宣傳已經損害了公司的名譽。“在業務層麵,審查的決定……是

一個純粹的負麵因素。”謝爾蓋承認。拉裏展示了一種更加務實的反應,

認為他們作出了正確的決定,即使有外界的批評。“我認為,作為一

家公司,我們不應該基於過多的感性來作決定。”他在同一次會議上說。

而在 2008 年年會上,謝爾蓋在對有關中國審查製度采取某種行動

的最新提案、建立新的委員會來檢查穀歌在中國的審查政策的提案投

穀歌的管理哲學

票中投了棄權票。他認為這些想法有可取之處。但是他對這兩個提案

都沒投讚成票。

無論喜歡與否,穀歌憑借它在互聯網上的強大存在,正在成為世

界審查員,作為一家私營公司,它有權在其站點審查它認為令人反感

的任何內容。(謝爾蓋拒絕接受香煙廣告或酒精飲料廣告。)對於任

何公司或搭檔來說,這無疑是一種令人振奮的責任,如果有人擔心穀

歌能夠肩負這種責任前行多遠,那也是無可厚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