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如何保護用戶隱私?
Google 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說過,公司在隱私
保護與辦事效率之間能夠協調,並且所有需要個人確認信
息的服務都是選擇性的,事先一定會取得用戶的許可。用
戶可以自由選擇使用公司的新技術或者是保持匿名。
穀歌的管理哲學
緊盯用戶的運管模式
2003 年 7 月,埃裏克·施密特已就任穀歌首席執行官兩年。一天,
他接到了邁克·莫裏茨(Mike Moritz)的一封電子郵件。邁克是穀歌董
事兼投資人,也是紅杉資本的合夥人。他在郵件中建議:
希望你能考慮在 8 月中旬的會議上留出三個小時的時間,讓管理
層向董事會提出穀歌與芬蘭的競爭計劃。(這個議題非常重要,我覺
得我們不能拖到 9 月的會議了。大家都非常清楚,如果選擇與芬蘭競爭,
一年的時間簡直就像白駒過隙。)
對於不知情的讀者而言,這封電郵或許會讓人一頭霧水。穀歌這
家由幾百名員工組成、位於加州山景城、起步剛剛 5 年的互聯網公司,
為何要與芬蘭一爭高下呢?芬蘭擁有 500 萬人口,距離美國 5000 多英
裏,是個擁有和平友善聲譽的國度。
收到這封有關芬蘭的郵件時,埃裏克剛剛對穀歌產生了歸屬感。
在此之前,他曾經擔任過諾勒公司(Novell)的首席執行官,也在太陽
計算機係統公司和貝爾實驗室任過職。埃裏克從小在弗吉尼亞州北部
長大,在普林斯頓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學學士學位後,又在加州大學伯
克利分校取得了計算機科學的碩士和博士學位。因此,他經常與工程
師和計算機科學家共事,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員。盡管如此,與埃裏克
曾經任職的地方相比,穀歌仍算得上是一片截然不同的新天地。
第一天來到穀歌,埃裏克就明顯感到已經離開自己熟悉的一切了。
以重量級首席執行官的標準來看,穀歌給他安排的辦公室算是簡樸的
了,而且當他來到辦公室時,卻發現裏麵竟然已經進駐了幾位軟件工
程師。他沒有把這些工程師從辦公室裏請出去,而是自己撤到了隔壁
一間帶一個窗戶的房間—這裏更像儲藏間,而不像辦公室。
幾周過後,情況更糟了。一天早晨,埃裏克通過走廊走進儲藏間,
不,應該是他的辦公室,發現他的助手帕姆·肖爾一臉愁容。埃裏克
很快就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原來,他的辦公室有了一位新室友。此人
是搜索引擎工程師阿米特·帕特爾。他對埃裏克解釋說,他自己的辦
公室裏現在共有 5 名辦公人員,還有一位新人馬上就要加入進來。他
本來打算把一張辦公桌一鋸為二,好騰出些空間,可惜並沒有如願。
和阿米特自己的辦公空間相比,埃裏克的辦公室要顯得寬敞許多,於
是阿米特就搬了進來。(辦公設備部門的負責人不同意幫阿米特把東
西搬進埃裏克的辦公室,所以他自己動手搬了進來。)結果,阿米特
和埃裏克在一間辦公室共處了幾個月之久。很顯然,當時的穀歌並不
是一家辦公室大小和職位成正比的公司。
雖然在辦公室的安排上出人意料,但埃裏克還是很順利地融入了
穀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與拉裏·佩奇以及謝爾蓋·布林這兩位創
始人的關係日益密切起來,穀歌的廣告平台 AdWords 也開始為公司帶
來可觀的收入(2004 年,穀歌進行首次公開募股時,公司的財務報表
讓外界瞠目……驚喜)。雖然又過了三年,“穀歌”作為動詞才被收
入《牛津英語大詞典》,但對於廣大用戶來說,穀歌搜索早已成為日
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與此同時,穀歌公司也在茁壯成長,每月都
要新吸納數十名新員工,其中包括 2002 年 2 月入職的產品負責人喬納
森·羅森伯格。和埃裏克一樣,喬納森也是一位經濟學教授的兒子。
穀歌的管理哲學
他曾先後在 Excite@Home 公司和蘋果公司任職,他的加入不僅提升了
穀歌產品管理團隊的實力,也讓埃裏克又添一員猛將。
邁克在電子郵件中說得沒錯,穀歌真的麵臨著一位厲害的競爭對
手。“芬蘭”其實並不是指大西洋對岸的北歐朋友,而是穀歌內部為
微軟起的代號。當時的微軟,堪稱地球上最重要的高科技公司。埃裏
克明白,穀歌的一大部分流量都得益於使用微軟 IE 瀏覽器的用戶。他
和每一個穀歌人一樣,也將互聯網看作未來的科技平台,認為搜索是
互聯網最為實用的應用之一。因此不出多久,我們那位於雷德蒙德(微
軟公司總部所在地)的朋友就會對穀歌的動向產生巨大興趣。而初創
公司的動向一旦吸引了微軟的注意,好戲就該上演了。
穀歌的成敗決定於此,而到底該如何做,大家都是一頭霧水。莫
裏茨的郵件便是在號召大家行動起來,他要求埃裏克召集團隊,做出
明確的計劃,為產品、銷售、營銷、財務以及企業發展等各部門布置
切實可行的任務。大家探討了有關穀歌經營的方方麵麵,甚至有人提出,
應該對穀歌在新成立時的怪異結構做出轉變,調整成為按業務部門進
行劃分的更加傳統的企業結構,從而為企業創造新的收入源(收入源
也是新計劃中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這次新製訂的計劃
不僅需要成為穀歌曆史上的一座裏程碑,還必須是一張預計哪些產品
應在何時推出的路線圖。簡而言之,莫裏茨想要的就是一份全麵的商
業計劃,這是任何一位明智理性的董事都會提出的要求。
莫裏茨在這封電郵的末尾有些激動地說:這個計劃將是我們所有
人此生有幸參與的最偉大的項目。那麼,為何不挑 8 月中旬的某一個
傍晚,來完成這一偉大計劃呢?
這項計劃的關鍵是產品,因此,埃裏克把這項任務交給了喬納森。
“我希望在兩周之後評估這份計劃。”埃裏克指示道。
然而,除了一家大型企業隨時都會跟我們競爭之外,穀歌還麵臨
著另一個挑戰。莫裏茨說得很對:要想與叢林中的巨型猩猩一爭高下,
我們必須做好計劃。但他的話也可以說是錯誤的。想要知道這句話錯
在哪裏,想要知道莫裏茨為何在不經意間讓我們處於進退維穀的境地,
我們最好先來看看穀歌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為用戶個人信息保密
穀歌的三名高管閉門爭論的另一個重要決定,是如何為用戶個人
信息保密的?人們希望並應該獲得有關政府官員和其他公眾人物的信
息資料,但每個人都希望他們自己的信息不被窺探。在這個問題上,
拉裏和謝爾蓋堅定地站在保密一邊。他們麵臨著來自公司外部隱私權
倡導者的強烈批判。
穀歌收集了有關其服務用戶的海量信息,其規模或許超過了曆史
上的任何一家公司。穀歌的計算機跟蹤用戶點擊的廣告、他們搜索的
項目、他們訪問的站點,甚至他們在電子郵件中談論的話題。使用這
些信息,可以使穀歌計算機發現向每一個人提供更相關數據和廣告的
方法。它不再單單和 PageRank 有關。
這並不意味著穀歌的某個員工正在閱讀其用戶的電子郵件,數億
網民使用穀歌的搜索服務,而人類無法勝任此項任務。它全部由穀歌
計算機完成,而沒有人工幹預。但是數據存儲在穀歌計算機上,易於
遭到政府傳訊,或許還易於遭到聰明黑客的蓄意盜竊。
穀歌的管理哲學
對於拉裏和謝爾蓋而言,收集此類數據隻是為了使穀歌的服務更
加有用的部分過程。但是人們對互聯網產生了猜疑。例如,穀歌可以
向廣告客戶和其他公司出售信息,正如雜誌向其他人出售它的讀者信
息。沒有證據顯示穀歌曾經這麼做,拉裏和謝爾蓋也發誓說公司永遠
不會這麼做——至少在他們負責的時期不會。
拉裏解釋說:“不論你在何時搜索,你都相信我們能給你提供正
確的結果。我們對此非常在意。我們在這方麵擁有相當好的聲譽。
我想,網民會認為我們願意采取某些人一開始可能覺得怪異的立場。
但是我們絕對可以解釋我們那麼做的原因,而且我們是這方麵的
表率。”
但是,如果任何政府用法律傳票對付穀歌,該公司就不得不交出
被要求提供的數據。從技術上說,此類數據並不能認定某個人,而隻
能認定某個計算機用戶的互聯網地址。但是,通過以其他手段挖掘該
計算機地址的所有人,可以用這些數據來找到某個人——或者至少找
到使用該計算機的人。隱私權倡導者和某些國家的政府敦促穀歌在一
個很短的期限過後刪除此類信息。政府的用意很天真,它們相信穀歌
濫用信息會引起潛在的威脅;但實際上這意味著政府對非法行為的調
查取證更加艱難。拉裏和謝爾蓋對刪除數據提出的質疑是,保存信息
的期限應該有多久。
妮科爾·王說,這涉及穀歌收集用戶數據的另一個原因:它有助
於確定可以發現網絡罪犯的訪問模式,使公司能夠防範今後的類似攻
擊。在這種情形下,王再次聲稱,保存數據是服務用戶的最好方法。
“關注用戶不僅要提供最好、最強大的服務,還要提供用戶信任的服
務。這種信任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是隱私權,因為這是一種由信息驅動
的服務。”
贏得信任才是正道
用戶信任是穀歌的充分必要條件,而違背信任——甚至是對違背
的感知——會威脅到公司未來的競爭力。這也是妮科爾·王的職責之
一。作為她工作的一部分,在新產品還隻是一個藍圖的早期設計階段,
她就定期和產品開發人員碰頭。她詢問開發人員計劃利用這一產品收
集什麼信息,將和誰共享數據,以及如何妥善保管數據。然後再與拉裏、
謝爾蓋和埃裏克討論這些問題,他們的建議將被納入該產品的設計。
任務之一是將信息的使用方式準確告知客戶。當有人下載穀歌的
工具欄時,他們必須點擊一個方框,以便允許 PageRank 收集有關其衝
浪習慣的數據。如果他們點擊了,就會彈出一則解釋信息利用方式的
隱私權說明,它有一行粗體紅字標題,上麵寫著:“請仔細閱讀:這不
是通常意義的廢話。”
拉裏和謝爾蓋規定了要求,即必須對用戶透明——清楚解釋公司
的行為——以及是否允許這麼做的選擇。即使用戶決定不想自己的信
息被收集,他們仍然可以下載工具欄,無須激活 PageRank。這違背了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