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兩堤三島,名人饋贈(2 / 3)

白堤上的斷橋,它的聲名可能不亞於白堤。當初《新白娘子傳奇》一播出,真是萬人空巷,而這一部電視劇,讓千百萬的人知道了許仙與白娘子最初相會的地方——斷橋。而“斷橋殘雪”這樣一個朗朗上口又引人遐想的名字,也為斷橋的廣為傳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現在的斷橋,是1921年重建的拱形獨孔環洞石橋,長8.8米,寬8.6米,單孔淨跨6.1米。橋東堍有康熙禦筆的“斷橋殘雪”碑和青瓦朱欄的“雲水光中”榭的一亭一榭,掩映在綠樹濃蔭之中,與四周的湖光山色和諧地融合為一體。

關於斷橋的始建年代已不可考,但是從古人的詩文來看,應該在唐朝時斷橋就已經存在,最早記載“斷橋殘雪”的是唐朝的張祜,他的《題杭州孤山寺》雲:

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鍾聲在北林。

從詩中的一句“斷橋荒蘚澀”可知,斷橋原是一座苔蘚斑駁的古老平板石橋。

宋代的詩人王洧有一首《斷橋殘雪》詩雲:

望湖亭外半青山,跨水修梁影亦寒。

待伴痕旁分草綠,鶴驚碎玉啄欄幹。

可見當時的斷橋周圍,應該還是草木繁盛、鳥類聚集的地方。

到了清代,雍正《西湖誌》卷三和《湖山便覽》卷二都提到了斷橋:

出錢塘門,循湖而行,入白沙堤。第一橋曰斷橋,介於前後湖之中。水光灩瀲,橋影倒浸,如玉腰金背。凡探梅孤山,蠟屐過此,輒值春雪未消。葛嶺一帶,樓台高下,如鋪瓊砌玉,晶瑩朗徹,不啻玉山上行。昔人稱詩思在灞橋雪中,此較更勝。

——雍正《西湖誌》卷三

斷橋殘雪亭在斷橋北。宋陳清波有《斷橋殘雪圖》。康熙三十八年,聖祖仁皇帝禦書四字為西湖十景之一。四十一年有司勒石建亭於此。

——《湖山便覽》卷二

這些都說明,斷橋早在那些朝代就已經廣為人知,所以在“西湖十景”之中,斷橋殘雪當仁不讓地入選了。但是,很多人今日依然會問,為什麼這個景點叫斷橋殘雪,這座橋為什麼會叫斷橋,甚至不明真相的遊客到了實地會問:“它哪裏斷了?”關於斷橋之“斷”,有很多種說法,有些比較牽強,張岱在他著名的作品《西湖夢尋》裏寫道:白堤上沿堤植桃柳,“樹皆合抱,行其下者,枝葉扶疏,漏下月光,碎如殘雪”。他指的是月影如殘雪,從文學角度而言,給人帶來非常美好的意境,但依然不足以說明這一名稱的由來。比較可信的一個說法是:每當瑞雪初霽時,從遠處或者寶石山上俯看白堤的時候,長堤雪白,直到斷橋橋麵時,因陽光的照射,橋麵和欄杆的雪會先於地上草叢和地麵的雪化掉,所以從遠處看去,那裏就像斷了一樣,因而獲得了“斷橋殘雪”的名號。又因這一幕難得且美麗,所以成了非常著名的一個景點。當然,看到這樣的景致,是需要運氣的。

說起斷橋,最讓人熟悉的就是《斷橋相會》的故事了。它是我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白蛇傳》中最優美的插曲。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白娘子帶著小青來到西湖邊,行至斷橋時和許仙相遇,後同舟而歸,愛情由此生根發芽。而在水漫金山後,許仙從金山寺逃出,又是在斷橋上和白娘子重逢。這是一出令人惻隱的愛情故事,因此斷橋又被蒙上了一層“西湖情人橋”的色彩。幽幽斷橋,風花雪月,它委實是一處“人約黃昏後”的銷魂處。“十裏荷花錦作堤,郎舟泊在斷橋西。妾家住熟孤山路,夢裏尋郎路不迷”,這一首膾炙人口的《西湖竹枝詞》寫的也正是斷橋無數愛情故事之中的又一幕。

蘇堤:六橋凝碧水粼粼

蘇堤:貫穿西湖南北的長堤,最早為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修建。與白堤一樣,蘇堤是初次遊西湖的人幾乎必到的景點。蘇堤植被豐茂,春季桃紅柳綠,分外美麗,長堤上有著名的六橋: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蘇堤春曉為“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的景點中,與白堤一樣聞名的還有蘇堤,它南起南屏山麓的太子灣公園,北到棲霞嶺下北山路的嶽廟附近,全長近3公裏,平均寬度有35米左右。它是著名的文學家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構築而成的。後人為了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遂將這條長堤命名為蘇堤。蘇堤南北橫臥,連接了南山與北山,給西湖增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線。南宋時,蘇堤春曉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稱之為“六橋煙柳”而列入“錢塘十景”,足見蘇堤自古就風景優美,受到人們的喜歡。

和白堤一樣,今日蘇堤所在的位置也不是蘇東坡疏浚西湖時所築長堤的位置,隨著時代的變遷,它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在王曉東、洪尚之先生編著的《西湖山水》(浙江攝影出版社,1997年)中關於蘇堤的變遷曾有過闡述: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大詩人蘇東坡(軾)正在杭州知州任上。經過他的力爭和直接操辦,淤塞日久的西湖,得到一次大規模的疏浚。清挖出的淤泥,用來堆築成一條縱貫西湖南北的長堤,堤上辟六橋,沿堤植桃、柳。盡管在以後的漫長歲月中,這條長堤經曆了被毀、重建、堙廢、遷建的巨大變化,但是堤的稱呼卻始終如一——蘇公堤,簡稱蘇堤。

因蘇東坡遭受政治迫害而毀除的蘇堤,在南宋初大規模重築,堤的走向與蘇東坡所造原堤有了明顯差異,它南起南屏山麓,北到大佛頭(也就是如今的寶石山東),為了讓宮廷大畫舫能往來兩湖之間,又在堤上建起兩座高橋;其後,還修造亭台樓閣,雕梁畫棟,金碧錯雜,吸引著大批遊人。蘇堤春曉,從此名列“西湖十景”之首。

明朝前期,西湖再度湮塞,蘇堤與陸地連為一片,堤上六橋之下,水流如線,蘇堤春曉名存實亡。正德初年(約1507年),經杭州知府楊孟瑛組織人員大力疏浚,湖、堤始得恢複。而現在自南屏山直達嶽飛墓廟前的蘇堤,則要到清朝康熙皇帝來遊杭州品題“西湖十景”之後,才基本定型。20世紀前半期,湖山頹損,蘇堤觀瞻也黯然失色,僅為湖上南北往來的便捷通道而已,老照片上留下的農人驅牛堤上走的情景,那時候其實是司空見慣的日常情景。

雖然蘇堤的位置曾發生過多次變化,但桃柳遍植蘇堤而成一景卻早已有之,張岱在《西湖夢尋》卷三的“蘇公堤”一節中提到:

嘉靖十二年,縣令王令犯罪輕者種桃柳為贖,紅紫燦爛,錯雜如錦。後以兵火,砍伐殆盡。萬曆二年,鹽運使朱炳如複植楊柳,又複燦然。迨至崇禎初年,堤上樹皆合抱。太守劉夢謙與士夫陳生甫輩時至。二月,作勝會於蘇堤。城中括羊角燈、紗燈幾萬盞,遍掛桃柳樹上,下以紅氈鋪地,冶童名妓,縱飲高歌。夜來萬蠟齊燒,光明如晝。湖中遙望堤上萬蠟,湖影倍之。簫管笙歌,沉沉昧旦。傳之京師,太守鐫級。

這一點在明代的詩人湯煥的《蘇堤春曉》一詩中也得到了印證:

柳條乍展桃始花,湖山煙水蒸朝霞。

畫船競折六橋岸,酒樓畢啟千人家。

錦繡作圍日欲上,蒼茫入望雲猶遮。

嵐光漸褰歟乃發,金波影落晴虹斜。

今日的蘇堤,把西湖隔成外湖和西裏湖,徜徉在寬闊的堤岸上,一邊湖麵寬闊而平展,杭州城遙遙在望,遊船悠悠,另一麵則山圍湖,湖映山,山水相依,一派自然美景。常常有人會在蘇堤的某座橋上不由自主地停下來,發呆觀景。而且,蘇堤幾乎成了一座長條形的植物園,沿堤除了之前曾廣為種植的楊柳、碧桃之外,還有無患子、三角楓、七葉樹、重陽木等觀賞樹木及大批花花草草,一年中的任何季節來到蘇堤,都有花木可賞。尤其是春季,楊柳吐翠,豔桃灼灼,掩映湖麵,妙趣橫生,正可謂“樹煙花霧繞堤沙,樓閣朦朧一半遮”。

蘇堤的美還在於它的起伏有致,如果這樣一條長堤僅僅植以各類花木,多少會顯得有些單調,但蘇堤有六座橋,使得整條長堤有起有伏、有伸有縮。這六座橋從南至北分別為: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關於這六座橋的記載也早已有之,上麵的引文中已有過提及,而“十裏長堤柳色新,六橋凝碧水粼粼”一句更是很明確地點明了蘇堤的特色,杭州民間還有“西湖景致六吊橋,一株楊柳一株桃”的民諺。蘇堤這六座拱橋,無疑為遊人提供了可以悠閑漫步而又觀瞻多變的遊賞線。走在堤、橋上,湖山勝景如畫圖般展開,萬種風情,任人領略。這六座拱橋的橋頭所見,步移景換,各成佳趣。映波橋與花港公園相鄰,垂楊帶雨,煙波搖漾;鎖瀾橋近看小瀛洲,遠望保俶塔,近實遠虛;望山橋上西望,丁家山嵐翠可挹,雙峰插雲巍然入目;壓堤橋約居蘇堤南北的黃金分割位,舊時又是湖船東來西去的水道通行口,“蘇堤春曉”景碑亭就在橋南;東浦橋有理由懷疑是“束浦橋”的訛傳,這裏是湖上觀日出最佳點之一;跨虹橋看雨後長空彩虹飛架,湖山沐暉,如入仙境。在曆史上,望山橋是遊船、陸行到西湖遊覽的必到之處。這裏是通覽湖麵的絕佳之地,尤其是看西湖蔥鬱疊翠的山色,實在妙趣無窮,意境深遠。明代畫家、詩人李流芳從鑒賞的角度,在他的詩作《題兩峰罷霧圖》中寫過這麼一段文字,可謂淋漓盡致:

三橋龍王堂,望西湖諸山,頗盡其勝。煙林霧障,映帶層疊,淡描濃抹,頃刻百態,非董、巨妙筆,不足以發其氣韻。餘在小築時,呼小舟槳至堤上,縱步看山,領略最多,然動筆便不似。甚矣,氣韻之難言也。

這六座橋的名稱也很有意思,古人取名是非常講究的,不會像今天的有些開發區道路,以編號命名或者用當地的首字來寫,雖然明了卻缺乏文化韻味。仔細看蘇堤的六座橋,除了“東浦橋”外,其他的都是一個動詞加一個名詞性的詞構成,組成動賓結構,動賓結構的詞語很多時候會讓人產生豐富的聯想,意境豐富,如蘇堤另外五座橋的橋名“映波”、“鎖瀾”、“望山”、“壓堤”、“跨虹”,都比較形象地描繪出一種帶有畫麵性質的景致,可謂與蘇堤相得益彰。唯一不是動賓結構的是“東浦”,至於它為何沒有與其他的橋名統一,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東浦”應該是“束浦”,隻是因為“東”的繁體字接近於“束”字,可能在傳抄時疏忽,往後就以訛傳訛了;另一種說法是因為在蘇堤,蘇東坡的名字中有個“東”字,所以就作了一個有悖常理的選擇,讓這座橋的名字區別於其他五座橋。不管是哪種說法,現在已無從考證哪個更確鑿一些,但都為蘇堤增添了一些可以論說的雅趣。

蓬萊三島:阮公墩、湖心亭、小瀛洲

蓬萊三島:除了孤山外,西湖之中還有三個島嶼,分別是湖心亭、阮公墩和小瀛洲,合稱“蓬萊三島”,從空中俯看,它們構成一個品字形。阮公墩的得名源於浙江巡撫阮元;湖心亭是湖上觀覽西湖的絕佳處;小瀛洲是三個島嶼中最大的一個,島上有湖,與西湖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景色,小瀛洲南的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三座石塔現在成了杭州和西湖宣傳的常用形象。

相對於很多城市湖泊,西湖算不上很大,但西湖足夠豐富,在麵積不大的水域上,除了著名的孤山,還有三座島嶼:阮公墩、湖心亭和小瀛洲,它們大小不等,錯落有致,像青螺一樣點綴在波光之中,把西湖的層次劃分得更加立體。遊覽西湖,如果要坐遊船,這三個島嶼是不可錯過的。

阮墩環碧

去過西泠印社的人,如果曾經站在四照閣前的平台上憑欄遠眺,一定會對眼前的景色記憶猶新:波光粼粼的湖對麵,是起伏的山影中的雷峰塔,而眼前的近景,則是一叢碧綠的小島,它的存在,讓眼前的景色有了遠近、虛實和明暗的對比。這一叢碧綠的小島,就是阮公墩,在二評“西湖十景”之時,阮墩環碧入選。

阮公墩的堆築約始於清朝嘉慶年間,它的得名和白堤、蘇堤的由來有著類似之處。據說當年浙江巡撫阮元主持疏浚西湖,用挖掘出來的葑泥堆築成了湖中小島,人們為了紀念他對浙江文化發展、保留古代文籍及治理西湖的功績,就把這個小島叫做“阮公墩”。由於島上的土質鬆軟,所以堆築之後很長時間一直處於荒蕪狀態。據說一百多年以前,兵部尚書彭玉麟解甲歸田回杭州定居後,想在阮公墩上建自己的別墅安享晚年,有一次他和姻親俞樾去此島實地踏勘,不料船靠島岸,用撐船的竹篙戳地時,竹篙應手而入土,才知此島的土質太鬆而無法營建,隻得掃興作罷。事情傳開,杭城有人曾戲弄說:“阮公墩,真‘軟公墩’也!”杭言“阮”與“軟”是諧音,是在講阮公墩的土質鬆軟,要在此搞建築,實在是困難無比。

阮公墩真正得到開發是在20世紀80年代初,當時國內的旅遊開發剛剛起步,為了更好地利用西湖的旅遊資源,在麵積約8畝的島上加堆了1000噸的泥土,島周圍還用石塊加以堅固,又建設了憶芸亭、雲水居、環碧小築,後又開辟垂釣區等,而一些遊船項目也大都會帶遊客來到島上欣賞風光。當然,總體上阮公墩還是以偏自然為主,全島依然呈現出鬱鬱蔥蔥的感覺。登臨島上,四周碧水環繞,朝不同的方向望去,景色各異,東望湖濱,城市高樓起伏,北看寶石山逶迤,孤山近在咫尺,西閱蘇堤,長虹臥波,南眺雷峰於山影中影影綽綽,會有一種獨立靜處的悠然。不過,由於遊人的抵達,阮公墩上原來鷗鳥眾多的景象已經難以複現。所以近年來有很多人呼籲讓阮公墩變回荒島,還島於蛙、鳥和其他棲息動物。

湖心亭

在阮公墩的旁邊,還有一個與其相仿的綠瑩瑩的小島,島上綠柳成蔭,花卉叢生,在植物掩映中,有一座覆蓋著黃色琉璃瓦的飛簷翹角的亭閣,叫做湖心亭。湖心亭與阮公墩、小瀛洲點綴在西湖水麵,合稱“蓬萊三島”。據說在宋、元時,這個小島上曾有湖心寺,後傾圮。明代知府孫孟用西湖淤泥對這個小島進行拓展,廣植花木,堆疊假山,並在其上建振鷺亭,後改清喜閣,是湖心亭的前身。在湖心亭極目四眺,湖光山色皆收眼底,有“湖心平眺”之稱,曾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清乾隆皇帝在亭上題匾額“靜觀萬類”以及楹聯“波湧湖光遠,山催水色深”。

湖心亭的位置很獨特,它幾乎位於西湖的中央,四周碧水環繞,因此在島上走一圈,等於對西湖進行了360度的掃視。湖心亭上有一副楹聯這樣寫道:“山橫三麵碧,湖繞四圍青。”可謂道出了杭州城與西湖相依相存最典型的一麵,即“三麵雲山一麵城”,這也是西湖成功“申遺”的六大要素之一。而且,在湖心亭上環顧四周,無遮無擋,所以說“湖繞四圍青”,這種置身湖上,人與島、島與湖、湖與城彼此相融的感覺,可以說是湖心亭獨有的。難怪清代許承祖在遊賞了湖心亭之後,這樣由衷地稱讚道:

百遍清遊未擬還,孤亭好在水雲間。

停闌四麵空明裏,一麵城頭三麵山。

關於湖心亭最著名的記載,當屬明代散文家張岱的《湖心亭看雪》了,他在文中這樣說:

崇禎五年十二月,餘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餘挐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餘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餘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餘同飲,餘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從張岱的筆下可以看出,湖心亭觀西湖,湖山雪景是非常氣象渾然的,其實這種景色今天依然可以見到,當然需在雪後。

關於西湖的景色,有晴湖、雨湖、夜湖、雪湖、月湖等多種情景,可以說各擅勝場。清代學者俞樾有一首《虞美人·月湖》的詞寫了湖心亭月下的景色和感受,意境有別於張岱筆下的雪湖:

一輪乍透疏林缺,洗盡人間熱。湖心亭上倚欄杆,便覺瓊樓玉宇在塵寰。樹蔭滿地流萍藻,夜靜光愈皎。天心水麵兩相摩,時有銀刀拔刺躍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