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描寫的景色不同,但是“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和“天心水麵兩相摩”所描述的,還是有共同之處,這都得益於湖心亭這種“中央宛在,一半勾留”的獨特位置,所以在此觀景才有這種廣闊的意境而產生深遠的遐想。
小瀛洲,三潭印月
在西湖的“蓬萊三島”中,最大的一個島便是小瀛洲了,它位於西湖南部靠近雷峰塔的區域。全島麵積7萬平方米,南北以曲橋相接,東西以土堤相連,島內水域被隔成“田”字形,與西湖形成“湖中有島,島中有湖”的景色。而小瀛洲南部緊靠島嶼的地方有著名的三座石塔,它們的形象經常被用作西湖對外宣傳,故而成了西湖的標誌,更有很多媒體和印刷物以三座石塔為基礎對其進行圖案變形用作各類杭州形象宣傳,這三座石塔被稱為“三潭印月”,為“西湖十景”之一。
就其本身而言,小瀛洲與阮公墩、湖心亭相比,可能更可看、可遊,整個島嶼宛如一座水上園林,亭台樓閣,假山堆疊,花木扶疏,上島便頓生曲徑通幽之感。近代著名學者康有為在多次遊覽三潭印月後,為其景色所折服,題長聯一副讚道:
島中有島,湖外有湖,通以九折畫橋,覽沿堤老柳,十頃荷花,食蓴菜香,如此園林,四洲遊遍未嚐見;
霸業銷煙,彈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靄,春煦秋陰,山青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慨更何之。
小瀛洲並非天然形成,它是“施以人巧,宛若天成”的手法逐漸建設起來的一座湖上園林。相傳這裏始建於五代吳越國時期,《鹹淳臨安誌》卷七十九載:“天福中建,舊曰水心寺。宋大中祥符初賜今額。”最早這裏就是水心保寧寺。
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杭州知州蘇東坡為疏浚西湖,在上報朝廷的《申三省起請開湖六條狀》奏議第四條中提出:
自來西湖水麵,不許人租佃,惟茭葑之地,方許請賃種植。今來既將葑田開成水麵,須至給與人戶請佃種菱。深慮歲久人戶日漸侵占舊來水麵種植,官司無由覺察,已指揮本州,候開湖了日,於今來新開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為界,亦須至立條約束。今來起請,應石塔以內水麵,不得請射及侵占種植,如違,許人告,每丈支賞錢五貫文省,以犯人家財充……以上六條,並刻石置知州及錢塘縣尉廳上,常切點檢。
一般認為這是湖中有三塔之始。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當時擔任錢塘縣令的聶心湯別出心裁地想在西湖上建造一個放生池,於是利用水心保寧寺遺址,以西湖葑泥築起了這個湖中小島,又在島外築了一條環形堤埂,也就有了今天小瀛洲的基本模樣。據《西湖尋跡》(洪尚之撰文,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書載:
清代以降,小瀛洲的建設開始變得頻繁起來,在很多文獻裏都有相關記載,清翟瀚、翟灝《湖山便覽》卷三:“前接三潭印月亭,後為曲橋,三折而入,為軒三楹,又接平橋,為敞堂,進為層樓,環池植木芙蓉,花時爛若錦繡。增修十八景所稱魚沼秋蓉謂此。”清梁詩正《西湖誌纂》卷一:“康熙三十八年於池上構亭,恭懸禦書匾額,複建一亭於池北,以奉禦碑。內置高軒傑閣,平橋三折而入,空明育映,儼然湖中之湖。”清李衛主修《西湖誌》卷九載:“在放生池之前,重建三塔。奉聖祖仁皇帝禦書匾額,建亭其上。”乾隆帝多次南巡杭州,據《南巡盛典》記載,他曾作三潭印月詩六首,刻在禦碑背麵、左右兩側和碑額上。今詩刻已不存。
《西湖尋跡》一書中也提到了小瀛洲在清代時期的建設,並認為它的兩次重大轉變都是在清朝:
清康熙帝品題西湖十景時,湖心寺已毀,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架曲橋,構樓堂,植芙蓉,這是島景由佛寺向園林的第一次大轉變。
第二次大轉變是在晚清。清軍將領彭玉麟在此辟私家園林“退省庵”,啟發他這番營造之舉的是他的孫兒女親家、大名鼎鼎的詁經精舍山長俞樾(曲園)。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旅遊興起之後,小瀛洲的開發加緊了步伐,采用竹籠灌石填基,拓寬湖岸,拆除關帝廟、卍字亭,整修閑放台、我心相印亭,新建花鳥廳、皺月廊,改建九曲平橋,這一係列的工程使小瀛洲成了湖中遊玩的必到之處。現在小瀛洲比較重要的景點有三潭印月、我心相印亭、先賢祠、九獅石、開網亭、亭亭亭、竹徑通幽、李衛祠,等等。
當然,現在很多遊客到小瀛洲,很重要的一點是實地看看幾乎成了西湖旅遊標誌的三潭印月。湖中三塔,造型優美,形態別致。塔頂為葫蘆狀,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麵2米,中空,環塔身均勻分布五個小圓孔,塔基為扁圓石座。三塔位置呈等邊三角形分布,每座石塔之間相距62米。
關於三座石塔的建築年代,《西湖山水》(浙江攝影出版社,1992年)一書認為:
至於三潭印月的三座小石塔,一般認為始建於蘇東坡大規模疏浚西湖時。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蘇東坡在請朝廷浚湖的奏狀中這樣寫:“已指揮本州,候開湖了日,於今來新開界上,立小石塔三五所,相望為界……應石塔以內水麵,不得請射及侵占種植。”但細玩文意似乎是,蘇東坡建石塔在此隻是準備實行的措施,而非真正實行。說蘇東坡浚湖建塔,史誌上並未明確記載。不過,至遲在南宋後期,湖中已有三塔。自牧《夢粱錄》雲:“淳祐丁末(1247年)大旱,湖水盡涸,郡守趙節齋奉朝命開浚,自六井至錢塘、上船亭、西林橋、北山第一橋、蘇堤、三塔……等處,幾種菱荷茭蕩,一切剃去,方得湖水如舊。”當時南宋有些詩人的詩中也已明確寫到了它:“塔畔分占宿湖船。”(於洧《三潭印月》)據西湖史誌所載,南宋時的湖中石塔的位置,一塔在蘇堤望山橋的左麵,一塔在壓堤橋的左麵,一塔在東浦橋的右麵,與現在三塔的位置大相徑庭。南宋之後,三塔被毀,現在我們見到的三塔,大約是在清初康熙或雍正的時候所建。
關於三潭印月,民間一直有很多傳說,因為杭州人往常中秋之夜賞月,這裏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蕩舟湖上,悠然自得。關於三潭印月的說法就很多,一會兒說可以見到十六個月亮,更有甚者說可以見到三十個,其實都是以訛傳訛,不如說是天月、水月、塔月、心中之月,使得到湖麵觀月變得趣味無窮。關於它的名字的由來,我們可以從以前的文獻中找到一些佐證。《西湖誌》卷三雲:“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說杭州》第四章雲:“三塔各高丈餘,形似壺瓶,而空其中。各有三孔,以通於外。秋月映之,塔下各有三影,故名。然殊未確。”《湖蠕雜記》雲:“三潭印月者,西湖十景之一。嚐披舊圖,見繪三小石塔,各懸一月影於中。餘疑月光所印,何獨三潭。今塔久廢,更無從識潭之所在矣。順治壬辰(順治九年,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場山絕頂,下盼湖中有三大圓暈見於放生池之左側。詢之山僧,僧曰:‘此所謂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說,謂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畫工大誤矣。”《中國曆史文化名城詞典》“杭州”篇:“每當皓月當空,塔內點燭,洞口蒙以薄紙,燈光從中透出,宛如一個個小月亮,與天空倒映湖中的明月相映,景色幽美。”《杭州湖山》第三章則寫道:“塔的位置安排,古人依據光線反射原理設計。站在岸上,把眼睛當作三腳架上的測量遠鏡,先看居中的一塔,視線從中洞穿過,隻見一片圓圓的水光,再望左右兩個,也是波光綽影。這是因為三塔的位置和岸上的立腳點,連成一線就是兩個相等的三角形,立腳點恰好是三線之交。這樣,塔上的圓洞,在月光下好似印在水麵一樣,印出了三月交輝的畫麵,也引出了詩人筆下‘三潭塔分一月印,一波影中一圓暈’的詩句。”
其實,在三潭印月到底能看到多少月亮,誰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也許角度不同、心境不同,也就大有不同。關於它名稱的由來,民間的版本非常有趣,莫高先生編寫的《西湖夜譚》(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中有一篇《觀音覆鼎鎮魚精》,非常有趣,摘錄如下:
早先,西湖碧波萬頃,水煙茫茫,四周的莊稼人,一年四季辛勤耕耘;捕魚郎,從早到晚駕舟捕撈。遊人乘坐著小船,在西湖縱情玩耍。大家過著平平靜靜、歡歡樂樂的生活。
有一年,忽然從錢塘江上竄來了一條黑魚精,它一頭鑽進湖中,鑽出一個三百六十丈深的黑潭潭。這條黑魚精又懶又饞,白天黑夜躲在黑潭潭裏呼呼睡懶覺,一到中午十二時,便興風作浪,出來作祟。它在黑潭潭裏吹吹氣,頃刻西湖上空烏雲翻滾。它在黑潭潭裏噴噴水,頓時西湖水麵濁浪滔天。它在黑潭潭裏轉轉身,湖中央便會轉起一個個老大老大的旋渦,旋渦中張開著一張很寬很大的魚嘴巴。這時,那些躲避不及的魚船、遊船,便連船帶人隨著旋渦被吞進黑魚精的嘴裏,當點心吃啦。住在西湖四周的鄉親都愁眉苦臉,把黑魚精每天作祟的時間,叫做“子午潮”。
有一天,西湖邊來了一位身穿白布衣衫的婦女,她叫了一隻遊船,獨自一人去遊玩西湖。她遊了南山又遊北山,不覺時近中午。老船家急於要把遊船劃回去,白衣婦人遊興未盡,問道:
“船家,時間尚早,為何要急急趕回去?”
“大嫂遠道而來。有所不知,自從西湖裏來了黑魚精,每天中午要掀‘子午潮’,如不及時躲避,就會連船帶人被黑魚精吞食。”
“原來是小小黑魚精作祟,今天,我倒要看看它有多大本事!”
這辰光,中午十二時已到,隻見西湖中央慢慢地升起一朵朵烏雲,頃刻西湖上空烏雲密布,湖水翻滾,一浪高一浪,轉起一個個老大老大的旋渦。老船家早嚇得渾身打抖,昏倒在船上。遊船順著大旋渦,一圈圈地向旋渦中央旋去。
那白衣婦人卻昂立船頭,柳眉倒豎,杏目圓睜,注視著旋渦中央。黑魚精嘴巴越翹越高,越張越大,她從懷中取出一隻小小的香爐,淩空拋去,隻見小香爐在空中,閃出萬道金光,越變越大,頃刻之間變得像座房子似的。倏地,“嘭啪”一聲巨響,大香爐爐身向下,三足朝天,直向黑魚精頭上壓下去。黑魚精轉身逃進黑潭潭,大香爐“啪”地把潭口罩住,終於將黑魚精活活悶死在湖底。大香爐從此覆在西湖中央,湖麵上隻露出三隻香爐腳。
老船家蘇醒過來,隻見空中藍天朗朗,湖麵風平浪靜,那白衣婦女卻變成觀音菩薩,腳踩蓮花寶座冉冉升天而去!
後來,鄉親們便在香爐的三隻腳上,修起了三座葫蘆形的鏤空石塔,一到晚上,便在石塔中點起燭火,表示這是西湖水最深的地方。有一年中秋,西湖明月當空,人們發現燭光映在湖裏,出現了好幾個月影的奇妙景致,便把這地方叫做“三潭印月”啦。
曲院風荷:接天蓮葉無窮碧
曲院風荷:位於蘇堤北端的西側、嶽廟之南。南宋時為著名的釀酒場所,後成為西湖賞荷的絕佳地,為“西湖十景”之一。每到盛夏,荷花綻放,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景象。
西湖一年四季都有美景,夏季最有特色的無疑要數賞荷了。每當婀娜娉婷的荷花盛開之時,總有數不勝數的攝影愛好者來到西子湖畔拍攝,而人數最聚集的地方,當屬曲院風荷和斷橋一帶。
曲院風荷位於蘇堤北側,也是“西湖十景”之一,僅僅聽名字,也許人們一定不會想到,這裏原來並不是一個風景點,而是釀製美酒的地方。
曲院風荷的“曲院”最早應作“麯院”,原址在今靈隱路洪春橋一帶。南宋時,這裏有一座官家釀酒的作坊,取金沙澗的溪水造曲酒,聞名國內。作坊周圍,因有大麵積的水麵種植了荷花,每當夏日來臨,清風徐徐,酒香混合著荷花的味道,香飄四野,沁人心脾。南宋畫家馬遠等品題“西湖十景”時,把這裏也列為十景之一。
南宋亡國後,西湖淤塞,麵積也縮小了,麯院風荷蕩然無存。到明朝時,連景名也訛傳成“麯院荷風”。一直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重新品題“西湖十景”時,才將“麯”字改為“曲”字,“荷風”也恢複成“風荷”,曲院風荷的名字才與今日一致。而曲院風荷的地址,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位於蘇堤北端跨虹橋西堍的一片水域,因原本就種植有一些菱荷,於是當時杭州的地方官選擇了這樣一個地方,並且在岸上建起碑、亭,將曲院風荷景址落實,旁邊還建起樓閣和廳堂。
據洪尚之先生撰寫的《西湖尋跡》(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一書所述,到了清鹹豐末年,因為戰亂肆虐,曲院風荷的相關建築均毀於兵燹。到了同治、光緒年間,景點得到了恢複,但僅存一碑、一亭、一座小院而已。到20世紀初的時候,曲院風荷風景仍在,但也不複康熙年間的勝景,和南宋時期的舊景就更不一樣了。而在西湖博覽會時期,據老照片畫麵所展現的風貌,則湖水淺薄,湖岸荒蕪,山頭也是光禿禿的,原先瀕臨湖麵荷香的“曲院風荷”碑、亭也已經遠離了湖麵,而且,湖麵上竟然連一片荷葉的影子都見不著。
如今的曲院風荷,經過整治和擴建,自跨虹橋畔的碑亭起,沿嶽湖、金沙港直達臥龍橋外的郭莊,迤邐數裏,建成嶽湖、竹素園、風荷、曲院、湖濱密林區五個景區,麵積達426畝,成為西湖環湖地區最大的公園。東接嶽湖,南鄰郭莊,北接竹素園、植物園、嶽飛墓廟,既是觀賞“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夏遊名園,也是西湖北線熱點的遊覽區。
在景區內,薈萃了各種蓮、荷的品種,有紅蓮、白蓮、重台蓮、灑金蓮、並蒂蓮等,千姿百態,每到夏日荷花盛開之時,色彩豔麗,荷香四溢。讓人陶醉在“古來曲院枕蓮塘,風過猶疑醞釀香,熏得淩波仙子醉,錦裳零落怯新涼”的意境之中。除了各色蓮、荷,景區內的亭、台、樓、閣、廊、榭也非常多,曲水環繞處,常常會出現一座小亭或樓閣,不經意間,又會走過一段廊道,讓整座公園變得曲徑通幽起來。迎薰閣是這裏的主體建築,登閣遠眺,一片碧綠,點點粉紅,悅人眼目。
今天的曲院風荷景區,有一處地方上鏡率特別高,那便是嶽湖南緣趙公堤上的玉帶晴虹橋亭,它曾經像“西湖十景”中的具體景點一樣,作為獨立的景區成為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清雍正《西湖誌》卷四載:“金沙港在裏湖之西,與蘇堤之望山橋對,適當湖南北正中。雍正八年,總督李衛樂其形勝,作堤望山橋之北,名金沙堤,複於堤上構石梁以通裏湖舟楫,因港中溪流湍急,設三洞以釃水,狀如帶環,故名。橋與關壯繆祠址相接。回廊繞水,朱欄倒影,金碧澄鮮,橋畔花柳夾映,上構紅亭,飛革高騫,晴光照灼,如長虹臥波,橫亙霄漢,與蘇公六橋之跨虹後光輝映,彌覺爛然可觀。”《湖山便覽》卷三載:“中設三洞釃水,上構飛亭,夾以朱欄,繞以花柳,晴波倒影,儼然長虹亙空,增修十八景目曰‘玉帶晴虹’。”
從引文中可見,當時的玉帶晴虹橋非常豪華,甚至美輪美奐,隻可惜到了清末,橋亭俱毀,景點自然也無以依存。
現在這座位於嶽廟對麵的建築,重建於1983年,形製完全按清式的尺度和式樣建造,橋墩按舊製呈三角形“分水”,遠看似下垂的帶環。橋麵行道的石級分兩行,中為斜坡。橋欄采用山東雪花白玉石,按原有圖案雕刻夔鳳、波濤、蓮花等裝飾。橋亭為重簷歇山式樣,飛簷翹角。橋長32米、寬9.4米,中孔淨跨4.6米,兩邊孔淨跨分別為3.2米、3米,為三跨石級橋。
由於地理位置正好在嶽廟對麵、蘇堤北端出口附近,所以大量的人流必然會看到玉帶晴虹這一景觀,關注的人多了,出鏡率自然高。再加上嶽湖湖麵是著名導演張藝謀“印象西湖”實景演出的所在地,知道的人便更多了。相信觀看演出的人,在欣賞演員們在平靜的湖麵展現精彩的演出時,都會注意到燈光映照下作為背景的玉帶橋的倩影。所以,玉帶晴虹某種程度上成了曲院風荷的標誌,甚至成了西湖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