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湖西群山,佛國梵影(3 / 3)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中這樣形容三天竺:“三竺之勝,周回數十裏,而岩壑尤美者,回聚茲區。自飛來峰轉至寺後,岩洞玲瓏,瑩拔清朗,如伏虯飛鳳,層花累萼,皺穀疊浪,妍態怪狀,不可縷陳。其材木皆自岩骨擢起,蒼翠蔥鬱,不土而茂。傳言茲山產玉,故腴潤育物如此。”

上天竺

上天竺離靈隱寺有一段距離,位於西湖群山的主體山巒天竺山下,寺初建於五代吳越時期。曆史上這裏就一直是風光絕美之地,南宋大詩人楊萬裏的《雨中遊上天竺》把春雨瀟瀟之中的上天竺描寫得空靈又美麗:

禪房寂寂水潺潺,澗草岩花數點間。

忽有仙禽發奇響,頻伽來自普陀山。

上天竺寺建成後,在不同朝代曾有不同的叫法。北宋名靈感觀音院,南宋改為天台教寺。元代被毀重建,改名天竺教寺。元末明初,又經曆了一次被毀和重建。清代改名法喜寺。建寺以後,寺院建築以大殿為主,另有三堂名白雲、兩峰、中印,三閣名雲漢、延桂、應真,三軒名竹嶼、清華、雪坡,還有夜講堂、植杖亭等。寺院內有凝翠泉和觀音泉,寺院周圍有白雲峰和白雲泉,乳竇峰和乳竇泉。

上天竺不但以其佛教文化內涵吸引人,還以其獨擅勝場的景色傾倒了曆代文人墨客。明人徹其原的《題上天竺》非常具有代表性,這首九言詩把上天竺寺的風貌寫得頗為傳神:

碧壑丹崖萬仞飛鳴泉,白雲滿屋吞吐山峰巔。

石徑草煙滾滾上簾綠,竹窗花雨灑灑含清漣。

一袖好風掃開千嶂霧,數聲橫笛吹出青空天。

是誰脫卻塵緣早歸北,我來敲缽相對同參禪。

中天竺

中天竺寺始建於隋開皇十七年(597年),一千四百多年來,這座以開山高僧長壽而為人稱道的禪寺,屢經興衰,終於留存到現在,可說是西湖佛寺中的“壽星”。吳越時名崇壽院。北宋賜名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南宋高宗曾賜佛像,明代賜號中天竺禪寺。此外,在元代曾改名天曆永祚禪寺。清代又改名法淨寺。中天竺寺以南宋後期最為宏敞,到明嘉靖時重建,當年的華嚴閣已無力恢複,但大體上還是完整的佛寺,內有天王殿、正殿、後殿(白衣觀音殿)、地藏殿、摩利支天殿和諸天殿。至於南宋時十分豪華的禦書閣以及崇奉宋寧宗和皇後之像的“神禦之殿”這時已經名存實亡了。

中天竺寺在三天竺寺中是“老三”,規模上無法和上、下天竺寺相匹敵,但卻有自己的特色。寺周景色宜人,名勝有千歲岩、楓木塢等。北宋詩僧契嵩所作的《中竺十二景題詠》,就給後人留下了古刹內外的勝景風貌,《千歲古意》寫道:

千歲岩頭碧樹森,昔年寶掌獨知音。

蒲團坐破僧何處,寂寂青山任古今。

下天竺

下天竺名法鏡寺,與靈隱寺僅飛來峰一山之隔,古人所謂“飛來峰南屏天竺,北障靈隱”中的“天竺”,指的就是下天竺寺。最早時,下天竺寺是靈隱寺的一部分,有詩雲:“一山門作兩山門,兩寺原從一寺分。”下天竺法鏡寺,初建於東晉。隋代經院經佛教天台宗法師真觀、大比丘曇超等擴建,改稱“南天竺”。唐朝曾受朝廷賜額,成為完全獨立的寺院。五代吳越時,下天竺寺一度改叫五百羅漢院。北宋以來,這裏一直是宣講佛教天台宗的“教寺”。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年),下天竺改稱天竺時思薦福寺,曾經成為吳秦王(一作吳郡王)專用香火院。兩宋時期,下天竺寺日益興盛,其影響甚至接近靈隱寺。清初康熙賞銀、乾隆賜名法鏡寺,漸次有所恢複。據稱,當時法鏡寺有天王殿、正殿、伽藍殿、祖師殿、白衣觀音殿等,但比起兩宋全盛時不可同日而語。

下天竺寺院寬闊,環境優美,麵對月桂峰,背後有金佛洞、三生石、蓮花泉、珞瀅泉等名勝古跡。靈隱和天竺的勝景,以這裏最為集中。唐代“詩仙”李白傳世詩作與杭州西湖有關的僅兩篇,所寫的卻都是下天竺。其中一首是《送崔十二遊天竺山》:

還聞天竺寺,夢想懷東越。

每年海樹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此地遊,已屬流芳歇。

待我來歲行,相隨浮溟渤。

韜光隱幽,永福新生

韜光寺、永福寺:韜光寺位於靈隱寺西北的巢枸塢內,因唐朝高僧韜光而得名,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間,與韜光過從甚密,被引為佳話。韜光寺向來以幽靜著稱;永福寺據傳也是由創建靈隱寺的慧理高僧所建,近年恢複寺院建築,整座寺院依山而建,逐級升高,四個錯落有致的院落似獨立似相連,共同構成具有園林結構和特色的寺院風貌。

韜光寺

在靈隱寺西北的巢枸塢內,有一座不太為外人所熟知的寺院,名為韜光。沿著靈隱寺的西牆一路往上,林木森然,石道曲折,會讓人覺得是不是走錯了地方,如果不是因為有路牌的原因,似乎前麵並沒有什麼景點可以抵達。直到穿過一座半山亭,才能看到頭頂一座樓閣,這便是韜光寺。

韜光本是四川一位詩僧的法號,唐穆宗長慶年間,他辭師出遊,師父囑咐說:“遇天可前,逢巢則止。”當他遊至靈隱寺西北的巢枸塢時,正值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他認定這是師傅所說的讓他停止下來的地方,於是在這裏常駐下來。

五代吳越王曾重建韜光寺,改名廣岩庵。宋真宗年間又名法安院,後寺以人名,為韜光寺。萬曆十二年(1584年),為祭祀呂洞賓,杭州人在此建呂純陽殿,參政郭子章為之記。純陽殿下,又有一祠,是祭祀呂洞賓的女弟子何仙姑的地方。清康熙年間,在丹崖洞前建觀海亭,柱上楹聯“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指的就是此事,這是當代詩人宋之問的名句。這裏是古時靈隱山中最適合觀海之處。“韜光觀海”還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長久以來,與靈隱香客摩肩接踵不同,韜光寺以靜幽取勝。明人史鑒曾說:“環西湖之山凡三麵,西山最佳;據西山之佳惟四寺,靈隱為最勝;領靈隱之勝有五亭,韜光為最幽。”

這和最初建寺時韜光本人的性格不無關係。據稱,韜光禪師自從來到山寺,自持甚嚴,足不入市,雖然與白居易交好,卻不願為塵囂所玷汙。關於白居易與韜光禪師的交往以及韜光性喜幽靜、足不入市,民間有很多傳說,如莫高先生編著的《西湖趣話》一書中就有一個《太守吃閉門羹》的故事:

唐朝長慶年間,四川著名詩僧韜光在西湖靈隱山西北的巢枸塢,興建了一座寺院。寺以人名,人稱“韜光寺”。

當時,詩人白居易在杭州當太守,經常慕名往訪。兩人吟詩唱和,十分投機。有一次,白居易對韜光說:“和尚,我吃你多了,改天我要回請你。”

韜光說:“不消。”

隔了幾天,白居易果然在衙門裏辦了一席素齋,邀請韜光前去赴宴,並附上詩一首:“白屋炊香飯,葷膻不人家。濾泉澄葛粉,洗手摘藤花。清芥除黃葉,紅薑帶紫芽。請師來伴食,齋罷一甌茶。”

韜光見了,淡淡一笑說:“不想太守真個請客,山僧未便前去。”於是,回了一詩謝絕:“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不解栽鬆陪玉勒,惟能引水種金蓮。白雲乍可來青嶂,明月難教下碧天。城市不能飛錫去,恐妨鶯囀翠樓前。”

白居易隻好親自上韜光寺去,與和尚汲泉烹茗,吟詩論文。

韜光寺的隱幽在後來很多人的詩文中都有所體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通判楊蟠獨愛韜光寺清寂靜幽的環境,還有韜光寺“十年不踏西泠土”的老僧。為此他寫有一首《韜光庵》詩:

寂寂階前草,春深鹿自耕。

老僧垂白發,山下不知名。

韜光寺藏而不露,少為人知。明人王思任認為,韜光比飛來峰要略勝一籌,勝就勝在這“不知名”。他有一首《韜光庵》詩:

雲老天窮結數楹,濤呼萬壑盡鬆聲。

烏來佛座施花去,泉入僧廚漉菜行。

一捺斷山流海氣,半株殘塔插湖明。

靈峰占絕杭州妙,輸與韜光得隱名。

清朝詩人徐顥亦有詩詠此幽徑:

樹密不見天,苔深不見地。

寒翠衣上濕,綠粉空中墜。

幽禽何處鳴,山月無期至。

顧影不相疑,陶然已複醉。

2006年,韜光寺曾經重新修繕過。今天的韜光寺,依然保持著靜幽的特色,在密林修竹間,它於半山而踞,俯看靈隱寺,與之相比,真有靜如處子之感。韜光寺建築的整體結構大致符合“一正兩廂”的中國傳統建築格局,卻又根據山體的走勢而有創新。其中軸線底層是大雄寶殿,中間是法安堂,最上層是呂純陽殿和祖師殿,為寺院主體建築,多為兩層通透式結構,通過各具特色的雕刻門窗,把室內和室外融為一體。裸露的青磚,白色的牆體和棗紅色的門窗,和以黃色為主色調的傳統寺院相比,別具一番風味。

永福寺

在靈隱寺旁,有一座寺院幾乎與其相伴。出了靈隱寺大門往西走不到一公裏,就能看見它嶄新的容貌,這便是於近年修複的永福寺。雖然現在的寺院由於新建,還少一點古意,但追溯其曆史,也已相當久遠。據清康熙年間《杭州府誌》卷三十二《寺觀》載,永福寺坐落於飛來峰呼猿洞對麵的形勝山下,舊分上、下兩寺,與下天竺(舊稱“翻經院”)等寺一樣,同為慧理禪師開山創建。據載,東晉鹹和元年(326年),西印度高僧慧理來杭卓錫築庵,接連興建了靈鷲、靈隱等十座道場,永福寺是其中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曆史。

關於永福寺的簡要曆史,永福禪寺的網站有這樣的敘述:

南朝劉宋元嘉年間(424—453),有慧琳禪師繼慧理開山後築庵於石筍峰下。

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吳越王錢元瓘於石筍峰下建晉圓院,又與山同名為資嚴寺。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敕改額為永福寺。北宋熙寧年間(1068—1077),郡守祖無擇愛石筍之勝,乃於寺旁建庵,名鄴公庵。

北宋時期,永福寺內四壁多有趙閱道、蘇東坡、秦少遊等人的留題與竹畫。

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宋度宗之母隆國夫人據永福寺為香火院,並斥資擴建,宏規巧構,丹臒相輝,碧光琉璃瓦覆蓋於頂。逝後以寺超然台為葬,移寺於西,自此一寺兩院。

元至元年間(1335—1340),清涼山僧人正宗卓錫東院,因其常衣白衲,人稱白衲庵。

明成化二年(1466年),僧人古香於上院建海日樓。後於弘治年間(1488—1505),寺被洪水淹廢。

明萬曆年間(1572—1620),寺得複興,由徐宏基題額為“永福禪林”。

清順治年間(1644—1661),僧靜昭卓錫複興。

清康熙十年(1671年),東皋心越禪師移住永福,五年後,應邀東渡日本,弘傳曹洞宗並創壽昌派禪法,同時傳授琴學與書畫篆刻藝術,在日本佛教及藝術界均享有盛譽。永福寺隨後漸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永福寺依原有規模重建,後又漸廢。

最近的修繕於2001年動工,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新建成的永福寺,與一般的寺院結構有所差別,並未嚴格遵守中軸線原則,而是沿著山勢,呈東南—西北走向,整座寺院依山而建,逐級升高,四個錯落有致的院落似獨立似相連,共同構成具有園林結構和特色的寺院風貌。這四個院落分別是:

普圓淨院:由於永福寺在吳越國時期又名普圓寺,因此重新修繕時第一院落便以此名。院落主殿為觀音寶殿,院內左首建築為客堂,主要負責僧眾和信眾接待工作,也是寺院日常工作及佛事活動的主要場所。

迦陵講院:主要殿堂為梵籟堂,兼做法堂及佛教音樂廳兩用,為永福寺佛法宣流地。院內側建築為文景閣,為佛教書法繪畫藝術的活動場所。下首為藝明齋,供流通閱覽佛教文化藝術圖書及作品之用。

福泉禪院:永福寺內有金沙、白沙二泉,明代有福泉亭建於院內。該院格外幽靜,頗通禪理,故名福泉禪院。院正麵建築為藏經樓,樓下一層為會客廳,側麵建築為祖師紀念堂,名為闊堂,乃心越禪師師父大文禪師之號。

資嚴慧院:永福寺後山古名資嚴山,吳越時以山名寺,故名資嚴寺。院落光明暢達,堪表智慧,故名資嚴慧院。院內主建築為大雄寶殿,內奉本師釋迦牟尼佛及迦葉、阿難兩尊者銅像。前方建築為福星閣,供奉福神等護法諸神。

這些院落之間,原有的古樹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又新植了修竹、灌木叢和爬藤植物,使得整座寺院也呈現出古寺林幽樹茂的感覺。在這些院落之間還點綴著一些茶林,更為永福寺增添了無限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