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湖畔徘徊,城南遺韻(1 / 3)

在杭州最具風情的道路評選中,南山路一直以高票入選,這條彙聚了眾多民國老建築、特色酒吧、畫廊、酒店、故居的林蔭大道,有著太多讓人喜愛的理由。但是最重要的,依然是它兩旁充滿著人文內涵的景致吧。一邊是有著雷峰夕照、柳浪聞鶯、花港觀魚等著名景點的波光瀲灩的西湖,一邊是有著南宋遺韻的層疊山巒。

到西湖來遊玩的人,常常會有時間不夠的情況,因為西湖太豐富,要在一兩天內裏裏外外都走遍幾乎不可能,除非隻是想繞西湖一圈簡單地看一下。但若要較為深入地遊玩,有兩種方式或者說兩條線路是常被推薦的:一條便是第一章裏提到的“西湖北屏”,從斷橋開始,沿著白堤,一路走過浙江省博物館、樓外樓、西泠印社,然後去嶽廟和曲院風荷,這些相對集中的景點,可以說囊括了西湖北邊的精華;另外一條就是南山路,從一公園開始,走過湧金門、柳浪聞鶯、雷峰夕照、花港觀魚,然後可以到太子灣公園看看。這兩條緊靠西湖湖岸的線路,通過蘇堤相連。可以說,西湖內圈的精華,這兩條線路半分天下。

當然,有些人喜歡劍走偏鋒或者對西湖早已熟稔,想看看西湖外圍的一些風光和人文景觀,那麼西湖群山中的寺廟、茶室、遺址都是不錯的選擇。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至今仍有遺韻。南山路以南的鳳凰山周圍,有南宋官窯遺址、南宋皇室禁苑遺址等,而吳山腳下新近開發的南宋禦街,也以當時的禦道走向及發現的相關遺址為依托。所以,城南是深度遊玩西湖不可忽略的地方,這裏還有梁祝傳說發生地萬鬆書院、中國絲綢博物館、南宋官窯博物館、景觀奇特的八卦田和玉皇山等。

柳浪聞鶯:春光如畫裏

柳浪聞鶯:前身是南宋皇家的禦花園——聚景園,曾占據非常大的麵積。現在的柳浪聞鶯,主要有聞鶯館、友誼園、聚景園、南園等區域。公園布局開朗,百柳成行,千柳成煙,友誼園還有大片的櫻花林。柳浪聞鶯為“西湖十景”之一。

西湖周邊公園眾多,若從自然景觀來辨認的話,柳浪聞鶯無疑是最好辨識的一個。一進公園大門,萬千柳條營造了一個綠色的世界,視覺上相當舒適。暖春時節,這裏的景色用草長鶯飛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所以有了柳浪聞鶯的美名,並成為“西湖十景”之一。

然而,現在聽來頗有意境的名字,與它最早時期的景象卻完全是兩回事,可以說,這裏是充滿曆史滄桑之地。柳浪聞鶯的前身是南宋皇家的禦花園——聚景園。宋高宗傳位給養子宋孝宗之後,自己退居德壽宮做太上皇。宋孝宗為了給宋高宗郊遊時有個好去處,便在西湖邊擇地營建了這座非常大的禦花園。據史籍記載,當時的聚景園麵積相當大,北起湧金門,南至清波門,還包括今天的小瀛洲、三潭印月等水域。聚景園內萬景彙聚,會芳殿、瀛春堂、攬遠堂,芳華、華光、桂景、灩碧、瓊芳、彩霞、寒碧等亭閣以及柳浪橋、學士橋等,都在這個禦花園內。當時,在這座園林裏,可以說一應俱全,還能劃船登島,覽湖光山色。隻是這類園林,必然會麵對“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結局,待到南宋後期,隨著朝廷的沒落與消亡,便也逐漸荒廢。據說元兵南下後,這裏被遷居的回民當做了墓園,一片荒蕪的跡象。到明代中葉,當年蔚然大觀的柳浪聞鶯勝景,隻剩下柳浪橋、華光亭兩處破舊陳跡可供人憑吊往昔的如夢煙雲。明代詩人陳贄在《西湖百詠·聚景園》詩中曾發出歎息:

聚景依稀有舊蹤,阜陵曾養此園中。

花光柳浪名還在,鳳輦霓旌事已空。

金井梧桐愁夜雨,碧闌芍藥怨春風。

如今倚杖閑回首,霜葉離離映水紅。

一直到明嘉靖時期,原來在玉皇山南麓的表忠觀被鎮守浙江防範倭患的總督胡宗憲遷到這裏,重塑吳越錢氏三世五王像,即錢鏐、錢元瓘、錢弘佐、錢弘宗、錢弘俶,這裏才又開始出現興盛的跡象。遷移後的表忠觀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錢王祠。當然,現在的錢王祠也早已不是當初的模樣。清代,柳浪聞鶯逐漸得到恢複,康熙帝多次南巡,來到西湖時,曾為錢王祠題書了“保障江山”的匾額,並建立了功德崇坊,把其列為增修“西湖十八景”之一。當時纂修的《西湖誌》是這樣描述的:“俯臨湖麵,沙堤平坦,垂楊披拂,望如煙絲。”由此可見,當時柳浪聞鶯這一帶即有大麵積如煙絲的楊柳了。

民國以來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前,戰亂頻仍,據說到1949年時,柳浪聞鶯僅存景名碑、石牌坊、石亭子和沙樸樹各一,表忠觀舊屋一區及祠前方池兩口。清波門至湧金門一帶的居民,幹脆把整個柳浪聞鶯一帶就叫做墳山窠。

今日的柳浪聞鶯,早已麵貌一新,一入公園便能感受到萬千柳絲的翠浪層層,這些千姿百態的垂柳,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呈現出各種麵貌,春日初到時嫩綠如薄紗,似明非明;夏日雨後青翠如屏障,遮天蔽日。在霧蒙蒙的日子裏,穿梭在這片柳林,更能體會到非凡的妙境,恍如置身童話世界。如若煙花三月來此,在那望不到盡頭的柳浪裏,時而傳來婉轉清脆的動聽鳥鳴,等你尋跡而去,又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了,給人增添了無盡的遐思。明馬洪在《南鄉子·柳浪聞鶯》一詞中描繪過類似的景致:

翠浪擁層層,千樹垂楊颭曉晴。兩個黃鸝偏得意,和鳴。疑奏鸞簫與鳳笙。

金彈莫相驚,正是蘭舟送客行。似惜春光如畫裏,閑情。欲別頻啼四五聲。

這便是柳浪聞鶯最典型的特色。為了突出公園觀柳聞鶯的這一景觀特征,公園又新建了聞鶯園,這是公園的中心和主體。聞鶯園亭廊相接,曲折有致。在此品茗小憩,一麵眺望湖光山色,觀賞垂柳飄舞,一麵聽得近處鳥兒們此起彼伏、抑揚頓挫的婉轉歌喉,確實佳趣無窮。

柳浪聞鶯除了有大片的垂柳之外,還是一個賞櫻的好地方。在景區中部,聞鶯閣的東麵,有一塊名為友誼園的紀念性園區,在綠草如茵的草坪上,引種了一批日本櫻花,在櫻花簇擁下,是一座3.1米高的“日中不再戰”紀念碑。這座碑是1963年6月和9月,分別在杭州柳浪聞鶯和日本岐阜公園建立的反對侵略戰爭的紀念碑。反映了兩國人民反對戰爭的良好心願。櫻花綻放的季節,很多市民和遊客都會趕到這片大草坪來賞櫻,一陣春風,落英繽紛,留得遊人在此不斷攝影留念。

聞鶯館西側,是柳浪聞鶯重建時填平水蕩沼澤而營造的大草坪,草色青翠,與蕩漾的西湖碧波爭色。大草坪北側,是遷建來此的康熙禦題柳浪聞鶯景亭碑;南側種植了一片高大的喬木樹林,與草坪、柳岸及湖光山色構成層次豐富的生動圖景。近年來,柳浪聞鶯的大草坪還迎來了音樂節等活動的舉辦,第一屆和第二屆西湖音樂節就在大草坪上舉行,全國各地的時尚青年會聚柳浪聞鶯,整個景區也生機勃勃起來。

公園北部最早錢王祠所在的位置,現已改建成江南私家園林風格的庭院,沿用了“聚景園”的舊稱。園內亭台樓榭,假山泉池,小橋流水,矮牆漏窗,奇花異草,各據其位,合為勝景,全園曲徑通幽,別有天地。

公園東南部則辟為群眾遊園文娛活動的場所,杭州市民和八方遊客晨間鍛煉、假日休閑常常會聚到此。每到夏秋季節,這裏又是消暑納涼的“夜花園”,歌舞、戲曲、電影,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特別是夏日的夜晚,市民自發組織了各種彈唱會,消遣的同時也吸引了眾多的遊客。

雷峰塔:傳說動情,夕照成景

雷峰塔:原叫西關磚塔,也叫皇妃塔,始建於北宋開寶八年(975年)。這裏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的發生地,是法海鎮壓白素貞的地方。舊塔曾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9月25日下午突然傾圮,曾轟動一時。現塔於2002年建成,塔基以上呈八麵五層,通塔淨高71米,依山臨湖,頗為壯觀。雷峰夕照為“西湖十景”之一。

在西湖的諸多景點中,若非要排出最知名的景點,雷峰夕照和斷橋殘雪很有可能當選。這都得益於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白蛇傳》及1992年版的《新白娘子傳奇》電視劇。這個傳說故事,讓雷峰塔和斷橋美名遠揚,很多人初到西湖就會問:“那座鎮壓白娘子的雷峰塔還在不在?”仿佛不到雷峰塔等於未到西湖一般。

傳說發生在宋朝的時候,修煉成精的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她的前世恩人,化作凡間女子來尋找許仙。與她相伴的還有青蛇小青。在一個春雨綿綿的日子,她們在斷橋與許仙相遇,白素貞與許仙同船共渡,暗生情愫。後來白素貞嫁給了許仙。婚後,位於江蘇鎮江金山寺的和尚法海發現了這件事情,他告訴許仙,白素貞乃蛇妖。許仙起初並未相信。但是,終於他還是按照法海的辦法在端午節的時候讓白素貞喝下了雄黃酒,白素貞頓時化成原形,把許仙給嚇死了。白素貞為了要將許仙救活,不顧性命危險去天庭盜取仙草。後來許仙又被法海騙至金山寺,希望他與白素貞分開。白素貞為了營救許仙,和小青一起與法海在金山寺鬥法,鬧得水漫金山,荼毒生靈,因此她觸犯了天條,生下孩子後被法海收入缽內,最後鎮壓於雷峰塔下。後白素貞的兒子許士林長大得中狀元,到塔前祭母,文曲星駕臨感動神靈,法力失效,寶塔坍塌。

這個故事被傳唱了千百年,在1992年被翻拍成電視劇,一時萬人空巷,至今仍不斷被重播。很多人為許仙和白娘子敢於追求真愛的情節動容,也為許士林的孝心感動,可謂感人涕零,深入人心。一同被記住的還有西湖畔的這座雷峰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