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在死神的威脅下創造動力——“炸藥大王”諾貝爾(2 / 2)

1863年,諾貝爾按照自己的想法不斷地改造傳統的黑炸藥和硝化甘油,不知不覺中做過了數百次實驗。終於有一天,實驗室裏爆發了“轟”的一聲巨響,屋裏濃煙滾滾,櫃子、桌子全被拋得遠遠的。許多人驚惶失措地跑來,大聲地喊著“諾貝爾完了,諾貝爾完了”!可是,諾貝爾從煙霧彌漫的瓦礫堆中爬起來,用沾著血汙的手拍著破碎的工作服,高興得熱淚盈眶,狂呼:“我成功了,我成功了!”這就是他完成的第一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發明,即所謂的“諾貝爾專利炸藥”。

初獲成功之後,接踵而來的卻是巨大的挫折。因為這種新炸藥雖然威力巨大,可是其安全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1864年9月3日,他的海倫坡實驗室在製造硝化甘油的時候發生了爆炸,當場炸死了5人,其中包括諾貝爾的弟弟。諾貝爾的實驗室被夷為廢墟。他的父親也因為悲傷過度,患了中風,導致半身癱瘓。這次悲劇讓附近的居民對諾貝爾的研究和實驗室萬分恐懼,強烈反對諾貝爾在那裏製造硝化甘油。結果,諾貝爾隻好把設備轉移到斯德哥爾摩附近的馬拉倫湖,在一隻船上製造硝化甘油。

在諾貝爾前進的道路上,真是荊棘叢生。當時,世界各國買了他製造的硝化甘油,經常發生爆炸:美國的一列火車因炸藥爆炸,被炸成了一堆廢鐵;德國的一家工廠因炸藥爆炸,廠房和附近民房變成一片廢墟;“歐羅巴”號海輪,在大西洋上遇到大風顛簸,引起硝化甘油爆炸,船沉人亡。這些慘痛的事故,使世界各國對硝化甘油失去信心,有些國家甚至下令禁止製造、貯藏和運輸硝化甘油。這種艱難的局麵,一次次的失敗、打擊,都沒有讓諾貝爾屈服,他始終堅信能發明出一種既安全又有威力的新炸藥,深信完全有可能解決硝化甘油不穩定的問題。一年過去了,諾貝爾在反複試驗中發現:用一些多孔的木炭粉、鋸木屑、矽藻土等吸收硝化甘油,能減少容易爆炸的危險。最後,他用一份重的矽藻土去吸收三份重的硝化甘油,第一次製成了運輸和使用都很安全的硝化甘油工業炸藥。這就是1867年改進後的炸藥。1875年,諾貝爾又發明了威力更大的膠質炸藥。3年後,諾貝爾把少量的樟腦,加到硝化甘油和火棉炸膠中,發明了無煙火藥。直到今天,在軍事工業中普遍使用的火藥都屬於這一類型。無煙火藥比黑色火藥的爆炸力大得多,而且爆炸時燃燒充分,煙霧很少,所以人們稱它為無煙火藥。

諾貝爾一生在死神的威脅下為人類向大自然索取動力,研製的炸藥使世界的築路、開礦行業等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到了晚年,諾貝爾患有嚴重的偏頭痛和血管痙攣,深受病魔的折磨,於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言,絕不帶著“軍火商”的名字離開世界,希望自己的發明造福人類。把一生心血創造的財富都獻給了人類的諾貝爾,葬身的墳墓卻樸素無華,碑上沒有諾貝爾的肖像,也沒有浮華的雕飾,更沒有關於他在人類曆史上寫下的輝煌!可以說,每一個知道諾貝爾的人,站在他的墓前,都會因這種至極的樸素在心靈中產生巨大的震撼!

關於諾貝爾,我國許多版本的教材都入選了他的事跡,如國標蘇教版語文第九冊、北師大版語文第十二冊都有介紹他的文章。他不僅把自己的畢生精力全部貢獻給了科學事業,而且還在身後留下遺囑,把自己的遺產全部捐獻給科學事業,用以獎掖後人,向科學的高峰努力攀登。今天,這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最高科學大獎。僅此一項,就足見這位偉人的精神境界,從中也可窺見他成功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