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馬納爾灣(1 / 3)

馬納爾灣在印度東南部和斯裏蘭卡西部之間,東北以拉梅什沃勒姆島(Rameswaram)、亞當橋(鏈狀沙洲)和馬納爾島為界,是印度洋上的海灣。寬130~275公裏,長160公裏。接納印度的坦布拉帕爾尼河和斯裏蘭卡的阿魯維河以及其他河流。在斯裏蘭卡沿岸盛產珍珠。每年有2個月采珠期,約有1萬人從事采珠業。

(一)鄭和的斯裏蘭卡

錫蘭即今之斯裏蘭卡,是個與中國有傳統友誼的國家,大約在紀元一世紀初,兩國就有了交往。鄭和在七下西洋中,曾多次訪問錫蘭,並在那裏立碑刻石,著名的“鄭和錫蘭碑”成為中斯兩國人民友誼的曆史見證。然而,差不多與此同時,又發生了“阿烈苦奈兒事件”。這就使得明代中國與錫蘭關係撲朔迷離、言人人殊了。事情的原委,到底如何呢?

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到達錫蘭山國時,該國王亞烈苦奈爾對鄭和等人態度傲慢,語言無禮,而且還想加害鄭和等人。鄭和發覺亞烈苦奈爾居心叵測,不懷好意,遂告辭出來。鄭和第三次下西洋回國時,又經過錫蘭山國。亞烈苦奈爾虛情假意將鄭和等人讓到驛館中歇息,唆使其子納顏向鄭和索要金銀珠寶,鄭和等人當時未給,納顏等人不滿,悻悻而歸。

亞烈苦奈爾暗中布置,調集5萬兵馬,計劃劫掠鄭和的船隊,並在鄭和等人返回的路上,架設滾木擂石,妄圖阻斷鄭和去路,欲置鄭和等於死地。鄭和臨危不懼,指揮若定,分析敵情,料定敵人一定會錯誤的估計形勢,認為我方兵力少、又在國外作戰,士兵們有怯戰的心裏,有可乘之機。

鄭和決定將計就計,當機立斷,分兵兩路抗敵。一路派小股部隊繞道潛回總部駐地,通知船隊上的士兵做好準備,一旦敵人劫船,要頑強死守,不得有失。另一路由鄭和親自率領2000多人,趁敵人攻打船隊,城內兵力空虛之機,按原路返回,出其不意攻城,一定會穩操勝券。鄭和攻城部隊,人數雖少,但個個驍勇善戰,不久城被攻破。鄭和生擒亞烈苦奈爾國王及其家屬頭目。後來敵人大部隊回師救援。鄭和與敵人苦戰數個回合,大敗敵軍。鄭和這次用兵,完全是自衛行動。

鄭和押解俘慮回朝,將俘慮交給大理寺處理。明成祖考慮再三,以亞烈苦奈爾愚昧無知、受部下奸人挑唆犯下罪惡為由,從輕發落當堂釋放,發放路費衣食等物回國。對於那些恃強淩弱的國家來說,鄭和此舉無疑是個警告,起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1、錫蘭

(1)馬歡《瀛涯勝覽》中的錫蘭山國

自帽山南放洋,好風向東北行三日,見翠藍山在海中。其山三四座,惟一山最高大,番名按篤蠻山。彼處之人巢居穴處,男女赤體,皆無寸絲,如獸畜之形。土不出米,惟食山芋、波羅蜜、芭蕉子之類,或海中捕魚蝦而食。人傳雲:若有寸布在身,卽生爛瘡。昔釋迦佛過海,於此處登岸,脫衣入水澡浴,彼人盜藏其衣,被釋迦咒訖,以此至今人不能穿衣,俗言出卵塢,卽地也。

過此投西,船行七日,見鶯歌嘴山,再三兩日,到佛堂山,才到錫蘭國馬頭名別羅裏。自此泊船,登岸陸行。此處海邊山腳光石上有一足跡,長二尺許,雲是釋迦從翠藍山來,從此處登岸,腳踏此石,故跡存焉。中有淺水不幹,人皆手蘸其水洗麵拭目,曰“佛水清淨”。左有佛寺,內有釋迦佛混身側臥,尚存不朽。其寢座用各樣寶石妝嵌沉香木為之,甚是華麗,又有佛牙幷活舍利子等物在堂。其釋迦涅盤,正此慮也。

又北去四五十裏,才到王居之城。國王係鎖俚人氏,祟信釋敎,尊敬象牛。人將牛糞燒灰,遍搽其體,牛不敢食,止食其乳。如有牛死,卽埋之,若私宰牛者,王法罪死,或納牛頭大金以贖其罪。王之居址,大家小戶每晨將牛糞用水調稀,遍塗屋下地麵,然後拜佛。兩手直舒於前,兩腿直伸於後,胸腹皆貼地而為拜。

王居之側有一大山,侵雲高聳,山頂有人腳跡一個,入石深二尺,長八尺餘。雲是人祖阿聃聖人,卽盤古之足跡也。此山內出紅雅姑、靑雅姑、黃雅姑、靑米籃心、昔剌泥、窟沒藍等一切寶石皆有。每有大雨衝出土,流下沙中,尋拾則有。常言寶石乃是佛祖眼淚結成。

其海中有雪白浮沙一片,日月照其沙,光采瀲灩,日有珍珠螺蚌聚集沙上。其王置珠池,二三年一次令人取螺蚌傾入池中,差人看守此池,候其壞爛,則用水淘珠,納官。亦有偷盜賣於他國者。

其國地廣人稠,亞於爪哇。民俗饒富,男子上身赤膊,下圍色絲手巾,加以壓腰。滿身毫毛俱剃淨,止留其發,用白布纏頭。如有父母死者,其須毛卽不剃,此為孝禮。婦人撮髻腦後,下圍白布。其新生小兒則剃頭,女留胎發不剃,就養至成人。無酥油牛乳不食飯。人欲食飯,則於暗處潛食,不令人見。平居檳榔荖葉不絕於口。

米穀、芝麻、菉豆皆有,惟無大小二麥。椰子至多,油糖酒醬皆以此物借造而食。

人死則以火化埋骨,其喪家聚親鄰之婦,都將兩手齊拍胸乳而叫號哭泣為禮。

果有芭蕉子、波羅蜜、甘蔗、瓜茄、蔬菜,牛羊雞鴨皆有。

王以金為錢,通行使用,每錢一個,重官秤一分六厘。中國麝香、紵絲、色絹、靑磁盤碗、銅錢、樟腦,甚喜。則將寶石珍珠換易。王常差人賚寶石等物,隨同回洋寶船進貢中國。

(2)費信《星槎勝覽》中的錫蘭山國

其國地廣人稠,貨物各聚,亞於爪哇。國有高山,參天之聳,山頂產有青美盤石、黃鴉鶻石、青紅寶石,每遇大雨,衝流山下,沙中尋拾得者。其海傍有珠簾沙,常以網取螺蚌,傾入珠池內,作爛淘珠為用而貨也。海邊有一盤石,上印足跡,長三尺許,常有水不幹,稱為先世釋迦佛從翠藍嶼來登此岸,足躡其跡,至今為聖跡也。山下有寺,稱為釋迦佛涅真身,在寺側臥尚存,亦有舍利子在其寢處。氣候常熱。俗樸富饒,米穀足收。地產寶石、珍珠、龍涎、乳香,貨用金、銀、銅錢、青花白磁、色段、色絹之屬。男女纏頭,穿長衫,圍單布。

永樂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捧詔敕、金銀供器、彩妝、織金寶幡,布施於寺,及建石碑以崇皇圖之治,賞賜國王頭目。其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我正使太監鄭和等深機密策,暗設兵器,三令五申,使眾銜枚疾走,夜半之際,信炮一聲,奮勇殺入,生擒其王。永樂九年,歸獻闕下。尋蒙恩宥,俾複歸國,四夷悉欽。

詩曰:地廣錫蘭國,營商亞爪哇。高峰生寶石,大雨雜泥沙。淨水宜眸子,神光臥釋迦。池深珠燦爛,枝茂樹交加。出物奇偏貴,遺風富且奢。立碑當聖代,傳誦樂無涯。

2、斯裏蘭卡

斯裏蘭卡島

(1)光明富饒的樂土

斯裏蘭卡原名“錫蘭”,語意為“光明富饒的樂土”。斯裏蘭卡擁有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和獨特迷人的文化氛圍,被譽為“印度洋上的珍珠”。去過斯裏蘭卡的人都知道那裏的空氣中滿是濃鬱的香料味道,這片樂土的魅力則憑借香氣的彌漫,罩於古城神殿,寺廟森林之上。而美麗的蝴蝶和鳥類以及充滿生氣的動物更使得這塊土地充滿異域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首都科倫坡是斯裏蘭卡古老的城市之一,國樹鐵木樹和睡蓮在街道上隨處可見,椰子樹高聳直入雲霄,鬱鬱蔥蔥之中,各種宗教寺院和基督教堂交相輝映,整座城市散發著迷人的氣質。位於科倫坡維多利亞公園南側的國家博物館是科倫坡的主要景觀之一。這裏是斯裏蘭卡最大的文物收藏地,陳列著各個曆史時期的珍貴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明朝三寶太監下西洋時在斯裏蘭卡建立的紀念碑,碑頂端刻著中國的圖案和文字。

(2)印度洋上的明珠

斯裏蘭卡,全稱斯裏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舊稱錫蘭,是個熱帶島國,形如印度半島的一滴眼淚,鑲嵌在廣闊的印度洋海麵上。“斯裏蘭卡”在僧伽羅語中意為“樂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稱,被馬可波羅認為是最美麗的島嶼,因為它有美麗絕倫的海濱、神秘莫測的古城、豐富的自然遺產以及獨特迷人的文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