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範蠡:春秋末期越國軍事謀略家(1 / 1)

春秋末期軍事謀略家、政治家,越國大夫。字少伯。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當楚國聯越製吳,越國興起於吳國後方之時,入越任大夫,與大夫文種為越王句踐重臣。

相鄰不相容的吳、越兩國,因吳王闔閭兵敗身死於槜李之戰而使矛盾激化。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日夜勒兵以攻越,句(勾)踐欲先吳未發而進擊。範蠡以越國準備不足,實力尚弱,諫阻句踐攻吳,不為句踐所納,以致越軍慘敗於夫椒(今太湖中西洞庭山,一說今浙江紹興北),殘部退守會稽山(今紹興東南),被吳軍所困。

值此危急存亡關頭,範蠡出以屈求伸之謀,主張卑辭厚禮向吳請和,如吳不許,則越王親至吳國為質。句踐如謀而行,得避亡國之禍。範蠡隨句踐入吳為臣仆三年,備嚐屈辱之苦。獲釋歸國後,悉心治軍,與治政的文種共輔句踐興越滅吳。卑事吳王夫差以驕其誌,逢迎吳國佞臣伯以亂其謀,暗中積聚力量,結好齊、晉、楚,並導吳北進中原,終使吳國因連年對外用兵而衰耗,越國休養生息而強盛。

三十八年,得知吳王夫差率精兵北上爭霸,國內空虛,建議待吳軍進至黃池(今河南封丘南),遠離國境,回救不及之時,乘虛襲吳,並與句踐共謀分兵兩路出擊,自己率師一部沿海溯淮以絕夫差歸路,保障句踐所率主力進襲吳都,殲吳守軍,迫夫差求和(見姑蘇之戰)。四十二年,乘吳國大旱成災,兵疲民困,防務鬆弛之機,發兵攻吳,大敗吳軍,占領吳國大片土地(見笠澤之戰),使吳、越力量對比發生根本性變化。

周元王三年(前473),越軍圍困吳都已達三年之久,夫差遣使求和,句踐欲許,範蠡認為,越國有幸不被吳國所滅,長期屈辱,誌在滅吳,豈能失此良機而縱敵貽患,促使句踐定下決心,最終破滅吳國。功成隱退入齊,自稱鴟夷子皮。傳說後又移居陶(今山東定陶西北),改姓朱,稱陶朱公,經商致富。

一生善觀大局,長於謀略。認為戰爭乃不得已而用,好戰必禍反及身,隻有“因天地之常”,順“天時”,重“人事”,才能進行戰爭;在戰爭中,既要堅持“後則用陰,先則用陽;近則用柔,遠則用剛”(《國語。越語下》)的原則,又要適可而止,靈活運用,隨形勢變化而確定對敵之策。《漢書。藝文誌》著錄《範蠡》兵法二篇,此書已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