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抗清第一人——袁崇煥(2 / 2)

就在這京師中人心惶惶的時候,袁崇煥騎了一匹馬,孤身一人出關去考察。兵部中忽然不見了袁主事,大家十分驚訝,家人也不知他到了哪裏。不久他回到北京,向上司詳細報告關上形勢,宣稱:“隻要給我兵馬糧餉,我一人足可守得住山海關。”他的豪語使朝中大臣們印象十分深刻,所以得到朝廷的支持,不久袁崇煥即到了山海關。

後袁崇煥申請由自己帶兵五千進駐在山海關北麵200裏的寧遠,經考察寧遠地勢,袁崇煥主張築城寧遠。朝廷中的大臣都反對,認為寧遠太遠,守不住。大學士孫承宗是個有見識之人,親自出關巡視,了解具體情況,接受了袁崇煥的看法。1622年9月,孫承宗派袁崇煥與副將滿桂帶兵駐守寧遠,這是袁崇煥領軍的開始。袁崇煥到後,當即大張旗鼓、雷厲風行的進行築城,立了規格:城牆高三丈二尺,城雉再高六尺,城牆牆址廣三丈,派祖大壽等督工。袁崇煥與將士同甘共苦,善待百姓,當他們是家人父兄一般,所以築城時人人盡力。次年完工,城高牆厚,成為關外的重鎮。這座城牆是袁崇煥一生功業的基礎。這座城牆把後金重兵擋在山海關外達二十一年之久,如果不是吳三桂把後金兵引進關來,不知道還要阻擋多少年。

對於防守遼東,擊敗後金,袁崇煥有其極其獨特的戰略思想,這些戰略思想後來成為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一部份。

當時的明王朝可說是一條千瘡百孔的大船,風雨飄搖,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遼東邊患是這條船上最大的漏洞。遼東軍費,稱為“遼餉”,明初每年隻用白銀40多萬兩,萬曆年間增至200多萬兩,天啟年間增至300多萬兩,再加上各級官員層層貪汙,老百姓負擔奇重,民不聊生。袁崇煥認為,長此以往,等不到後金軍隊打進關來,各地官逼民反,激成民變,明王朝就會垮台。也就是說,明王朝不會在軍事上被後金打垮,卻會在經濟上被龐大的軍事拖垮,以後曆史的發展正是如此。袁崇煥又認為:後金表麵上雖然強悍,實際上也很脆弱,他們經濟落後,物資缺乏,日常生活所需,要靠邊境貿易或者掠奪得來。如果斷絕邊境貿易,采取以守為攻,積極防禦的戰略,使他們掠奪不到任何物資,他們就會支持不住。用不著勞師費餉,發動大軍出征,隻在邊境建造堅城,長期固守,以逸待勞,就能以最少的付出取得最大的戰果,得到最後的勝利。

他所提出的的恢複大計,在當時是獨一無二的,可以說是言人所不能言。他並不光是紙上談兵,而是既能坐而言又能起而行。1626年初他固守寧遠,迎擊努爾哈赤的圍城大軍,取得遼東戰場上的首次大捷。努爾哈赤因傷致死,其子皇太極繼位。次年5月,皇太極親領大軍圍攻寧遠、錦州,袁崇煥據城力守,又擊退敵人的進攻,取得寧錦大捷。這連續兩次大捷,正是袁崇煥本著以守為攻的戰略原則所取得的。且不說他料事如神,至少可以說他頗有遠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