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戴笠也做媒?(2 / 2)

克蘭也是戴笠的老朋友,此次他秘密訪問中國,主要是想出麵挽救正處於危機狀態的中德關係,因此受到國府高層的極大重視。雖然戴笠平日不大願意參加這類應酬,但既是朱家驊出麵邀請,宴請的又是克蘭,於情於理他都無法拒絕。

克蘭此次來華並沒有下榻旅店,而是住在他的老朋友齊焌的家中。齊焌當時擔任軍事委員會秘書,兼任德文翻譯,與戴笠算是同事,彼此之間關係也不錯,因此晚宴之後,戴笠就親自護送克蘭回住處,熟人相見,言猶未盡,大家又坐下來閑聊。這時齊焌又將剛剛回國的胞弟齊熨介紹給戴笠認識,當然是希望他日後能多加關照。

戴笠仔細端詳了一下齊熨,發現他“體格儀表均可,且頗誠樸”,而且“方由德學士敏土製造,得博士頭銜回國,今年32,留德已17年”,在德國期間齊熨曾參與中央鋼鐵廠籌備處計劃和克虜伯工廠的設計等工作,此刻剛剛回國,擔任重慶兵工署第二十四兵工廠工程師。再經細談,方知他尚未結婚,克蘭和齊焌趁這個機會就張羅著要戴笠幫忙介紹對象。

此刻戴笠馬上想到的就是貝夫人所托之事,在他看來,齊、貝兩人的家庭既門當戶對,彼此的年齡、相貌也挺相配,“故弟認為機不可失”,因此就問齊熨找對象有哪些條件。“熨固怕羞,不肯遽答”,隻是由他的哥哥代為表達,戴笠一聽,“覺條件不苛”,因此就將貝家大小姐的性情、品學及愛好等情形大致作了一番介紹,克蘭與齊焌聽了極為滿意,齊熨也未表示反對,隻是提出能否先看看貝小姐的照片。

兩天後,戴笠就手書一信寄往香港,將此事原委一一道出,並征求貝氏夫婦的意見:“未悉兄與嫂能答應否,對方提出如是要求,未悉合理否”,最後戴笠還在信中加以解釋:“因弟是生平第一次為人作媒,根本是一門外漢也。哈哈。”

戴笠生平的第一次做媒不知最後成功與否,但至少我們知道日後他對做媒這事還挺關心的,最為人所知的例子就是他為至交胡宗南作媒之事了。順便說一句,齊熨後來曾擔任國民政府經濟部資源委員會北泉酒精廠廠長,抗戰勝利後受資源委員會委派前往東北接收,任資源委員會遼寧水泥公司協理,1948年初調任台灣水泥公司協理,嗣後加入嘉新水泥公司,任總工程師,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