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10月,美國總統特使威爾基(Wendell L.Willkie)訪問重慶,他在與蔣介石夫婦會麵時建議宋美齡訪問美國,並藉此機會向美國朝野宣揚中國軍民抗日的決心。威爾基認為,以宋美齡的才氣、智慧、語言能力以及出眾的魅力,一定能夠說服美國國民支持中國的抗戰。此時宋美齡離開美國已有二十多年,她當然很想重回故地;另一方麵,宋美齡患有各種疾病,也需要前往美國治病。然而宋美齡訪美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希望贏得美國國會及一般民眾的好感,從而支持中國抗戰。
宋美齡此次訪美獲得極大的成功,她在美國國會以及其他場合的演講,使美國朝野上下對她的風采發出由衷的讚揚,同時也讓美國人民進一步了解到中國人民堅持抗日的決心,因而此次訪美也成為宋美齡個人生涯中最光輝的時段。
宋美齡是11月26日晨抵達美國佛羅裏達州West Palm Beach的,她的兩個弟弟宋子良和宋子安親自到機場迎接,當天轉往紐約,隨即便入住哥倫比亞大學的醫院,美國總統羅斯福(Franklin D.Roosevelt)特別派他的代表霍浦金斯(Harry Hopkins)陪同宋美齡到醫院,其後羅斯福的夫人也經常到醫院看望,可見美方極為重視宋美齡的來訪。此時宋美齡雖住在醫院,但卻多次與霍浦金斯和總統夫人會麵,交換兩國間的情報,並不斷向蔣介石彙報談話的內容。
宋美齡在哥倫比亞大學醫院住了整整11個星期,直到1943年2月12日方出院。這時她的身體已漸漸康複,而她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為了準備這一講稿,蔣介石曾多次致電(僅13日一天就接連發去三份電報),對演講的內容及原則予以具體指示。對此宋美齡表示:“所告卓見非常感佩,妹向國會及各地演詞,當予分別遵照電示,總以維持我國家尊嚴,宣揚我抗戰對全世界之貢獻,及闡明中美傳統友好關係為原則;私人談判,當曉諭美國當局以我國抗戰之重要性;公開演講,則避免細節,專從大處著眼,以世界眼光,說明戰後合作之必要。”
2月17日,宋美齡一行(包括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董顯光、隨從秘書孔令侃以及孔二小姐等)由紐約乘火車抵達華盛頓,車站內外,萬頭攢動,彩旗飄揚,當地市民熱烈歡迎她的到訪。第二天,宋美齡以中國第一夫人的身份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講。國會大廳座無虛席,宋美齡更是神采奕奕,與剛到美國時滿麵病容相比,簡直是判若兩人;而她那略帶南部口音的標準英語以及幽默的語言,更打動了所有議員的心扉,博得了一陣陣掌聲。隨後,宋美齡便開始了她在北美大陸被稱之為“征服美國”的演說行程。6月29日,宋美齡乘坐來美時同一架飛機啟程返國,於7月4日抵達重慶,此次訪美曆時七個多月。
有關宋美齡訪美的經過,舉凡中美關係史或抗日戰爭史的著作都有較詳細的介紹,眾多海內外出版的宋美齡傳記更將這方麵的內容列為重點,而台灣國民黨黨史會亦曾將宋美齡訪美期間與蔣介石的往來電報以及重要演講加以編輯,其中《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第三編《戰時外交》第一冊就收錄了多份宋美齡致蔣介石的電報,成為研究這段曆史最重要的史料。然而筆者在宋子文的檔案中發現了幾封涉及宋美齡訪美的電報,雖然內容並不完整,亦較為零散,但因未見公布而鮮為人知,故特為摘錄,以供關心和研究這一問題的學者參考。
宋子文是在1940年6月以蔣介石特別代表的身份前往美國從事外交活動的,其間他積極遊說美國的政界和商界,洽商借款。太平洋戰爭爆發後,1941年12月27日,他又被任命為外交部長,但是宋子文並沒有回國,而是繼續長駐美國,因為他的主要任務還是尋求美國的軍事與財政援助。
宋美齡雖然是宋子文的胞妹,她出訪美國的任務亦與其兄大致相同,但兄妹二人之間的關係似乎並不如想像般那麼融洽,特別是宋子文一直視對美外交為其禁臠,因此最初他並不讚成宋美齡訪美。然而宋美齡的決心已定,宋子文亦無可奈何,隻能與美方聯絡,要求美國空軍準備專機到重慶接送,但是宋子文對她到訪的來由總是有些猜忌,為此他不惜動用他的情報關係,多方打探宋美齡訪美的真正目的。
1971年宋子文在美國去世後,他的家屬將其保管的文件交給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珍藏,但有部分資料長期並未對外開放,直到2003年10月宋美齡去世之後,這部分檔案方陸續予以公布。在這中間,第58箱主要珍藏的是宋子文的私人文件,其中有一些電報可以看出他與宋美齡兄妹之間不為人知的關係。
宋子文檔案中收有幾份電報,發電人為古達程。關於古達程這個人的背景目前還不是很清楚,從各種零星的檔案資料中得知他在30年代初曾擔任過全國經濟委員會駐滬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宋子文是該委員會的創辦人和實際負責人,全國經濟委員會後來撤銷時,宋子文曾親自寫信,為駐滬辦事處的人員安排工作,其中就包括古達程),後在行政院任職,抗戰期間曾在蔣介石侍從室任秘書(侍從室少將組長唐縱在日記中提到過此人),因而他能接觸到蔣介石的往來電報。從宋子文與他之間的往來電報來看,古應是宋子文安插在蔣身邊的線人。古達程曾不斷地向宋子文報告重慶官場的異動以及蔣介石的一些動向,其中亦包括宋美齡訪美期間與蔣介石來往的數份電報。
1、古達程來電(1943年4月22日)
致夫人電如下:
史迪威、陳納德今日飛美,兄與史談話紀錄,已托其帶上。史此次奉召回美,對陳納德甚懷疑。此人如有神經病然,甚難共事也。
1943年春,羅斯福與邱吉爾計劃在華盛頓召開一個代號為“三叉會議”(Trident Conference)的軍事會議,重點討論歐洲西西裏和亞洲緬甸的戰役,因此要求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Joseph W.Stilwell)和飛虎隊隊長陳納德(Claire L.Chennault)前來參加。這封電報透露出史陳之間的矛盾頗深,而蔣介石對史迪威的不滿之情更是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