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中小學教育概述

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聯邦在教育管理方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1992年7月頒布的《俄聯邦教育法》(下文稱《教育法》)重新構建了俄國民教育體製的組成部分:把原來的普通教育、中等專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高等教育四部分,歸並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兩大部分。其中,普通教育分為三個階段:初等教育(小學)、基礎普通教育(初中)、中等普通教育(高中)。

俄羅斯中小學教育為11年,少數地區試行12年製。按中國普通教育的學製劃分,在俄11年製普通義務教育中,小學為4年,中學5年,高中2年。

一、俄羅斯小學教育介紹

俄羅斯現行的小學教育為4年製,即1~4年級(原教育體製為3年)。開始接受小學階段教育的學生,年齡一般在6~7歲之間。根據俄聯邦教育法的規定,小學階段學生在國立、私立教育機構內免費接受國家標準普通教育;對於那些在政府認可的、實施普通教育大綱的非國立教育機構接受教育的公民費用由國家予以補償。

小學階段的教學按照三種教學體係實施,即傳統教學體係、讚可夫新教學體係、艾·達維多夫強化性教學體係。三種教學體係采用三種課本。一般地說,多數小學采用傳統教學體係,少許學校選用讚可夫教學體係,隻有一些教學實力較強的學校才選用艾·達維多夫強化性教學體係。

俄羅斯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是建立兒童的個性,顯現能力和整體發展,培養學生的學習願望和學習能力。旨在通過學校教育,學生可以獲得學習活動中的技能、技巧,學習讀、寫、算,掌握理性思維、文明話語和行為的基礎,以及個人衛生和健康的基礎。在課程管理方麵,按照俄聯邦的法律,民族、地方課程納入教學的框架內,占全部課程的22%。此外,國家課程與學校課程的比率分別是70%與8%。小學教育階段,國家不向各種類型的學校提供統一的教學計劃、教材和教參,國家隻提供一套示範性教學計劃、大綱、教材和教參給學校作參考。這些材料將保障俄羅斯教育的基本水準,有利於大多數學校的工作,又不影響教師的創造。這種教學計劃的草案如下:

E俄羅斯中小學教育特色與借鑒luosizhongxiaoxuejiaoyuteseyujiejian

E第一章俄羅斯中小學教育概況luosizhongxiaoxuejiaoyugaikuang

4年製小學的基礎教學計劃(草案)

年級課程一二三四民族-地方課程占的比重

語言與文學閱讀8888

數學4444

認識周圍世界222230%

藝術122230%

勞動教育222230%

體育222230%

選修1222

總計20222222

國家提供的教學計劃(草案)根據4年製學生年齡小的特點,加大了認識周圍世界、藝術(含音樂、美術)、體育等直觀性強、動手較多的課時數。以小學一年級為例,上述課程再加上勞動教學課,課時數占周必修總時數的42%。例如,認識周圍世界課,學校經常安排室外課,組織學生參觀遊覽,接近大自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經濟教育逐漸走入了俄羅斯人的生活。俄羅斯從小學階段起就開始實施經濟教育。小學階段的經濟教育主要是通過其他各基礎課程來實現的。專家們建議從1年級的下學期開始學習經濟學,1~2年級的學生主要學習與個人和家庭有關的經濟學知識。3年級主要學習和了解學校的經濟生活。4年級學習本地區的經濟狀況、地區企業等。目前在薩馬拉、下諾夫哥羅德、聖彼得堡等城市已有20多種專門為小學設置的經濟課。

在學校的作息製度上,一般是每天學生早晨8時30分到校開始上課,中午2時放學,共計6課時,學生都在學校食堂用午餐,午餐費用每月大約60~80盧布(注:1美元=25盧布)。下午2時以後學生可以根據興趣愛好參加學校或市區少年宮的社團活動。放學後,學生可以自願參加名為“兒童補充教育”的校外、課外教育。

小學階段,學生通常沒有家庭作業。每門功課在學年結束時都要進行考試和測驗。最高分為5分,最低分為2分。小學每學年教學時間不少於30周。根據教育法規定,兒童通過4年小學學習後將直接升入初中學習。

俄羅斯小學教師一般由中等師範學校、師範學院、師範大學培養,學習專業課程、綜合性的教育心理課程和教學實踐。教師工資低於一般工作人員的水平。

二、俄羅斯初中教育介紹

俄羅斯的初中教育為5年製,即5~9年級。開始接受初中教育的學生年齡一般在11歲左右。與小學教育相同,這個階段在全民教育標準範圍內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且均為免費教育。如果在私立學校就讀,家長為子女所付的費用在一定範圍內還可以得到政府的補償。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們一般都在所住小區的學校就讀。

初中階段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個性基礎,建立道德情操和價值取向。國家不製訂統一的教學計劃,學校參考國家教育部指定的小學、初中、高中示範教學計劃,根據學校的現實條件、學生的特點、師資狀況自主製訂教學計劃。現在俄羅斯所實施的學校教學計劃分為四種類型:學科科目型、劃分教育範圍型、主體-水平型、劃分核心部分型。俄羅斯初中教學計劃普遍使用的是學科科目型,其主要職能是傳播係統的知識和學科教學。

在課程設置方麵,初中階段的內容趨於綜合化。開設的課程有:俄語、文學、外語、數學、曆史、社會、地理、生物、物理、化學、藝術、體育、勞動、信息學等。社會學科類課程包括:祖國曆史、通史、給學生談法律、人與社會、現代文明基礎、當代世界、公民常識、世界經濟和社會地理、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藝術類課程包括藝術、音樂、世界文化藝術及各種反映地區特點和文化傳統的整體化課程;同時,還開設了補充課程:生態學、倫理學、韻律體操、發展課等。學校在安排課程時,注意消除傳統教學計劃中偏重於自然科學,社會學科、外語和藝術類學科重視不夠的不平衡現象,並且根據年級特點循序漸進學習。

初中階段的經濟教育是根據《普通公共教育機構1~11年級不間斷經濟教育大綱》進行的,其主要目的是把學生作為經濟活動中的主體,在新的經濟條件下不斷完善他們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按照課程設置,5年級學習家庭經濟學,6年級學習某獨立經濟機構的經濟學(比如學校),7年級學習周邊環境經濟學,8年級學習個人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