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節 國際雜糧產業現狀(1 / 3)

雜糧是指除了水稻、小麥、玉米與大豆等大宗糧食以外的種植麵積相對較小的多種糧豆薯類總稱。主要分為雜糧類(如高粱、穀子、蕎麥、大麥、糜子等)、雜豆類(如綠豆、芸豆、紅小豆、豌豆、黑豆等)、薯類(如馬鈴薯、紅薯等)和油料類(如芝麻、芸芥、紫蘇、油葵、核桃等)。

雜糧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功能因子,營養價值高,既是傳統口糧,又是現代保健珍品。其品種繁多,營養豐富,是未來農業及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

雜糧在大多數國家多做輔食、配料以及飼料原料,相關的精、深加工業不發達,對其研究較少。主要有雜糧食品(蒸煮、焙烤、膨化、發酵)及雜糧飲品等,是有些國家開發功能性食品、綠色、有機食品的重要原料。薯類高產穩產、營養成分豐富,其加工業不局限於加工環節,而是以發展優質專用品種、深層次加工和研究為重點。

雜糧是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發展雜糧產業應該立足國內消費,著眼國際市場,因地製宜地開發雜糧係列加工食品、精深加工產品及其副產物。

一、雜糧類

(一)國際高粱產業現狀

高粱廣泛地分布在熱帶幹旱和半幹旱地區,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飼料作物,溫帶和寒溫帶也有種植。在印度、非洲大陸的許多國家,是維係人們生命的重要糧食作物。

近年來,國際高粱深加工研究發展很快,除傳統的用高粱作主食、釀製白酒和啤酒、做飼料等外,還對高粱的多種加工用途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如:用甜高粱莖稈造酒,用飼草高粱作青貯和青飼料,用高粱生產酒精,用高粱殼提取色素,用高粱籽粒提取澱粉,生產高粱麵包、高粱甜點等。高粱深加工發展前景看好。

(二)國際燕麥產業現狀

燕麥是禾本科燕麥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糧、飼兼用作物。

雜糧產業現狀燕麥是人類八大糧食作物之一,分為有稃(穎)型和裸粒型兩大類,世界各國以有稃型為主。全世界每年生產燕麥430多萬t。世界最大的燕麥生產國是俄羅斯,其燕麥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0%以上,其他主要生產國有美國、加拿大、中國、澳大利亞及歐盟各國等。這些國家所產的燕麥既用作加工食品也用作動物飼料。由於醫學專家和營養專家研究證明燕麥具有降低機體膽固醇的功效,所以近幾年,歐盟、俄羅斯、日本對燕麥都列有專題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燕麥的種植麵積約為113.3×104hm2。我國以裸燕麥(又稱蓧麥)為主,其產量約占燕麥總產量的90%以上。主產區集中在內蒙古自治區的陰山南北,河北的壩上、燕山地區,山西的太行、呂梁山區,雲、貴、川三省的大涼山、小涼山高山地帶亦有種植。其中內蒙古地區的種植麵積最大,占全國燕麥種植總麵積的40%左右。全國有200多個縣(旗)生產燕麥,單產可達到3750kg/hm2。

(三)國際小米產業現狀

小米的種類較多,包括粳性小米、糯性小米、黃小米、白小米、綠小米、黑小米及香小米等,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小米及其加工產品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亞、中國香港和台灣地區等華人居多的國家和地區有著廣泛的市場需求。近年來,小米乳等深加工產品在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深受青睞。

小米在食品加工、醫學、化工中均有應用,並有很大潛力。對小米殼的加工還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四)國際蕎麥產業現狀

蕎麥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波蘭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法國、加拿大和美國也是重要生產國。蕎麥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蛋白質含量16%~22%,平均19%,脂肪2%,並含少量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除人類食用外,也常用作家禽和其他牲畜的飼料,英國人認為蕎麥特別適合於用作雞飼料。在東歐,人們將蕎麥去殼,如稻米一般煮食,稱為蕎麥飯。蕎麥粉不宜做麵包,但在美國及加拿大,將蕎麥粉單獨或與小麥粉混合製作烤餅,稱為蕎麥餅。